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蒋松案(蒋寒松案重揭中钢往事)

蒋松案(蒋寒松案重揭中钢往事)从违规借货到填窟窿谁应为当年这些资金的违规占用负责?其中又有多少如同蒋案一样隐藏着职务腐败?中钢往事的背后仍有无数待解之谜。判决书显示,蒋寒松身涉两宗罪,一是收受了下属单位中钢货运天津公司以资助购买高尔夫球卡为名给予的贿赂款40万元;同时,滥用职权违规借货给合作单位无法归还后,又安排下属公司签订虚假合同来窟窿,给集团造成56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蒋寒松最终获刑有期徒刑九年。此案金额不大,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中钢在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山西中宇)和河北纵横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河北纵横)上发生的故事如出一辙,足以让人管中窥豹,得以知悉中钢集团内部财务管理、流程管理上的混乱,以及决策的无序。实际上,中钢集团为混乱管理所付的代价绝不止“560余万元”。根据此前国家审计署的审计,2007-2009年度,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这个黑洞至少仍未补上,据财新记者了解,仅仅河北纵横对中钢

原中钢货运公司总经理蒋寒松受贿案的宣判,打开了一件几已尘封的中钢往事。

早在四年前,财新记者已经曝光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下称中钢集团)在与山西中宇等民营钢企合作时财务管理失控,导致内部出现超过40亿元的资金黑洞(详见《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32期“中钢被套40亿”)。第二年,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被免职,后安全退休。分管中钢炉料的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钢股份)副总经理李毅和分管中钢钢铁的中钢股份副总经理蒋宏也相继被免。

李毅、蒋宏和蒋寒松一样,都是中钢黄天文时期的风云人物。当年,他们备受黄天文器重,曾力图通过垄断钢铁行业的上下游来实现中钢大扩张战略,结果却在短短几年间将中钢拖入巨亏,时至今日,中钢集团仍在消化盲目扩张时期留下的债务黑洞。

6月18日,原中钢集团中钢货运公司总经理蒋寒松等来了终审判决。

判决书显示,蒋寒松身涉两宗罪,一是收受了下属单位中钢货运天津公司以资助购买高尔夫球卡为名给予的贿赂款40万元;同时,滥用职权违规借货给合作单位无法归还后,又安排下属公司签订虚假合同来窟窿,给集团造成56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蒋寒松最终获刑有期徒刑九年。

此案金额不大,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中钢在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山西中宇)和河北纵横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河北纵横)上发生的故事如出一辙,足以让人管中窥豹,得以知悉中钢集团内部财务管理、流程管理上的混乱,以及决策的无序。

实际上,中钢集团为混乱管理所付的代价绝不止“560余万元”。根据此前国家审计署的审计,2007-2009年度,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这个黑洞至少仍未补上,据财新记者了解,仅仅河北纵横对中钢的占款就有近16亿元还没有归还。

谁应为当年这些资金的违规占用负责?其中又有多少如同蒋案一样隐藏着职务腐败?中钢往事的背后仍有无数待解之谜。

从违规借货到填窟窿

2012年8月1日,“经中钢集团纪委通知,蒋寒松主动到检察机关接受调查”,供述了受贿40万元的犯罪事实。半个月后,他被正式逮捕。随后检察机关又发现了蒋寒松违规越权造成56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4年2月一审判决后,蒋寒松提出上诉。2014年6月2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事情缘起于一批化工原料精对苯二甲酸(下称PTA)。2008年6月,中钢集团旗下的中钢贸易公司将这批PTA交给中钢货运浙江公司保存并监管,中钢货运浙江公司把货放到了租赁的绍兴纵横聚酯有限公司(下称绍兴纵横)仓库内。

2008年10月,应北京纵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纵横投资)葛某的请托,蒋寒松在没有收到放货指令的情况下,越权违规指令中钢货运浙江公司将2921.6吨PTA出借给绍兴纵横使用。因经营不善,绍兴纵横未能按时全部归还。

“纵横投资和绍兴纵横是一家,两家公司在2008年都破产了,无法还上这笔钱。”一位接近中钢的权威人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了防止违规借货一事败露、避免受到责任追究,2008年12月,蒋寒松再次越权违规指令中钢货运天津公司出资500万元,帮助中钢货运浙江公司弥补亏空。随后,中钢货运天津公司向天津开发区盛泰贸易有限公司借款人民币500万元,汇入中钢货运浙江公司指定的账户。

为了偿还借款,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中钢货运天津公司先后与6家公司签订了五份虚假的蓬盖布买卖合同、12份虚假的仓储代理协议和1份虚假的运输合同,以支付货款、代理包干费、运输费等形式,还了540万元。

判决书称,中钢货运最终损失的500余万元资金,都是因为蒋寒松违规越权指令操作导致,蒋应对此承担刑事责任。

蒋寒松出生于1955年。加入中钢集团前,他和中钢集团原董事长黄天文一起就职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下称五矿集团)。2003年黄天文从五矿集团去职,前往中钢集团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蒋寒松不久也离开五矿集团,来到中钢集团。

按照中钢集团的用人原则,年满50岁的人一般不会再提拔。蒋寒松是个例外。2007年,已过50岁的蒋寒松从中钢贸易公司被破格调任中钢货运公司任总经理,成为黄天文手下干将之一。

帮助蒋寒松填窟窿的中钢货运天津公司,同时也是蒋寒松私人的钱袋子。2009年10月,中钢货运天津公司的时任总经理刘某,以资助买高尔夫球卡为名送给蒋寒松40万元,蒋寒松委托他人将钱换成了欧元和美元,用于出国考察时消费。

中钢集团的货运业务当年就曾遭受质疑。中钢货运将大部分货运业务交给在境外注册的两家小货运公司。2007年以前是与鹏荣国际有限公司(Glory Prans)合作;之后因中钢部分管理层反对,换成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货运公司海达船务有限公司(Sea Win Shipping)。

工商资料显示,鹏荣国际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万港元,自然人施伟东出资9999港元,占比49.99%,李天翔出资1万港元,占比50%,周艳萍出资1港元。反对者质疑中钢货运为何要与这么小的公司合作,甚至有人直指这两家公司有中钢公司高层撑腰。

据中钢内部人士透露,国家审计署调查发现,2008-2010年间,两家货运公司从中钢的业务往来中获得盈利近2亿元,但未明确是否违规。

“雷锋式”扩张

蒋寒松在纵横投资和中钢货运天津公司之间的一系列操作,与中钢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在山西中宇和河北纵横发生的故事一脉相承。只是后者造成的损失远不止500余万元。中钢因此至今没有完全恢复元气。

中钢集团在“以规模论英雄”的央企行列里排不上号,其从事的钢铁贸易又属竞争性行业,没有垄断资源可以利用。为了做大做强,黄天文上任后,将中钢集团定位为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即由中钢集团包下钢企的上游供货和下游销售。

但宝钢这样的国有大钢厂对这种包原料包销的所谓“中钢模式”不感兴趣。中钢集团只能选择扶持新建钢厂,同时大量与上游的原料供应商结盟,试图垄断钢铁原料的供应,进而成为价格制定者。这两个战场都需要中钢集团迅速上量,中钢集团于是不惜通过预付货款的形式,垫资帮助合作钢厂上高炉扩大规模。但要命的是,中钢集团与这些钢厂并无股权关系,甚至没有太大的管控权和话语权。

这种发展思路确实帮助中钢集团很快实现扩张,其总资产从2007年的6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10年的1000亿元,营业收入也从1200多亿元猛增至1800多亿元。

中钢集团与山西中宇的合作就是这样启动的。自2007年开始,山西中宇通过收取预付货款,大量占用中钢集团资金,后因管理不善无法交付产品。至2008年,中钢集团出现财务黑洞,山西中宇对其欠款达20多亿元;至2010年下半年,山西中宇对中钢集团的欠款已增至近40亿元。

一家铁合金生产商当时曾被中钢集团的宏图吸引,加入其上游联盟,后黯然离场。该企业负责人描述当年的乱象时说:“中钢希望把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和下游的钢铁厂都变成单纯的生产单位,由它来组织供货和销售,这对中钢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这些厂商跟中钢没有股权关系,只希望通过中钢来拿货或销货,而中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控制又不得力,最后就变成了比谁更乱来的游戏。老老实实按中钢指令做事的企业赚不到钱,那些走通了中钢下属公司门路的企业却可以从中钢捞到好处,能多拿单子,提前回款;或者钢企能大量占用货款和挤压上游原料厂商。”他说。

野心勃勃的中钢集团无力控制合作伙伴,也很难有效约束下属公司的行为,这给浑水摸鱼者留下了巨大操作空间。与蒋寒松所涉绍兴纵横不同的是,山西中宇并没有破产,2011年在中钢集团安排下,转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西立恒),对中钢的近40亿元欠债也在打折后由山西立恒承担。山西立恒接手时给中钢还一部分,剩余的分期付清。据中钢一位高管称,2013年山西中宇的欠款已“基本收回”,但河北纵横对中钢的占款还有很多未还。

蒋松案(蒋寒松案重揭中钢往事)(1)

中钢与河北纵横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沧州纵横项目。中钢的会议纪要中多次提到“纵横模式”,其构想是:中钢以“交钥匙”的方式(即包建厂房高炉等设备)建设完沧州纵横后,沧州纵横日常所需的原辅料、设备、配件供应、产品销售将继续由中钢旗下各专业公司承担,比如铁矿石由中钢贸易公司供应,焦炭由炉料公司负责,钢材销售由钢铁公司负责,中钢国际货运将参与原料、产品的物流配送,中钢设备公司则提供部分备品备件的管理服务。

2007年至2010年间,中钢为河北纵横累计垫资、预付款项超过100亿元。随着山西中宇问题的曝光,开始要求河北纵横加紧还款,截至2010年底,占款减至70亿元。

“截至2013年底,河北纵横占款还有15.86亿元。”上述中钢集团高管称。

这些巨大的财务黑洞却无人被追究刑责。“最多只是免职。”一位原中钢内部人士说。

2013年1月,国资委宣布免去中钢股份副总经理李毅和蒋宏的职务,并对中钢股份副总经理刘安栋、王文军、邵殿祥进行了诫勉谈话。中钢股份是中钢集团当年为上市而成立的公司,装入了集团的主要核心资产。这些人都是黄天文班底的核心成员。

“黄天文虽然被免职了,现在的薪水待遇还保留。”据前述中钢内部人士透露。

中钢自救

从2011年黄天文免职后,中钢一直在休养生息,通过压缩业务规模减亏。同时,业内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中钢要被重组的消息。接任者贾宝军保持低调。

根据中钢股份财报,从2010年到2012年公司连续亏损,2012年亏损14.68亿元。当年中钢股份还将中钢炉料股权划转至集团,使资产减值损失下降至5.57亿元。

2013年国资委完成中钢人事调整后,中钢情况有所好转。2013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为7.43亿元,其中投资收益12.80亿元,其主营业务仍在亏损,亏损额为7.22亿元。

“中钢实现扭亏为盈,主要还是因为缩减业务。”一位长期跟踪中钢集团的分析师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举例说,2013年中钢缩减了盈利较小的贸易规模,进出口商品的收入为43.74亿元,毛利润7.17亿元。

此前中钢集团曾引以为豪的铁矿石进口业务也在减少规模。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钢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194万吨,较2012年减少742万吨。

“在黄天文时代就是做大,进口要做第一,哪怕面临高库存风险。现在中钢加强了对库存和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前述中钢集团高管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中钢集团也在积极处置亏损资产。2013年中钢集团将中钢炉料和中钢集团滨海实业有限公司股权划给中国诚通控股集团。

“对民营企业占用资金问题,现在我们也在要求民营合作企业提供土地、生产设施等资产抵押担保,并对其物流和现金流进行控制,这对降低资金占款的回收风险有一定作用。”前述中钢集团高管称。

目前,中钢股份的收入从高峰时(2011年)的1800多亿元降至1300多亿元,与黄天文启动大扩张前的1200多亿元相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