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前世今生(当西西弗斯不再推动石头)
西西弗斯前世今生(当西西弗斯不再推动石头)“与西西弗斯不同的是,年轻时我们努力推动石头上山,有着共同的方向。待时过境迁,许多人不再去推动命运的石头,而是直接变成了石头,以各自的方式崩塌而下。”当然,还有对往昔的怀念和感叹。 扉页正上方是一幅作者的手绘图《玫瑰与人》。在《自序》中,隐约可以找到对这幅图的解释。大胆承认生活的荒诞,在徒劳无功的挣扎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而我亦宁愿相信,以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我所往复推动的不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更是生命中的玫瑰。”
今天所读之书,来自我的朋友海的沉淀在“壹同学习”公众号的文章。
打开熊培云的《慈悲与玫瑰》,舍去封面宣传噱头不言,奔文稿去,一首小诗《忍冬花》,最先入眼。简以宁在《编辑手记》说,选这首开篇诗,几乎出于本能。
“它使我想起米沃什的《礼物》——曾经对我具有疗伤意义的诗: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 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生命如梦如花,坚强而脆弱,在记忆和时间的河流中,静静流淌,回味、憧憬,盛开与凋零。
扉页正上方是一幅作者的手绘图《玫瑰与人》。在《自序》中,隐约可以找到对这幅图的解释。
大胆承认生活的荒诞,在徒劳无功的挣扎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而我亦宁愿相信,以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我所往复推动的不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更是生命中的玫瑰。”
当然,还有对往昔的怀念和感叹。
“与西西弗斯不同的是,年轻时我们努力推动石头上山,有着共同的方向。待时过境迁,许多人不再去推动命运的石头,而是直接变成了石头,以各自的方式崩塌而下。”
熊培云是个爱看电影的人,并视其为写作与思考时的重要分析工具,“灵的补给”。“将领略他人的创造作为美的际遇,并心存感激。
“看上一部好片,就觉得这一天是值得过的。”
在书中,评论《血战钢锯岭》《海边的曼彻斯特》《驴得水》《一九四二》等多部电影,怀念90年代满大街淘碟的经历,感慨伊朗电影的不俗品质,感谢互联网带来无数优秀的电影,分析中国缺乏好电影的原因。
在一次专访时,当被问及触动心灵的电影作品,他提到了《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天使爱美丽》,笑言都是些自救与救他的电影。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当中,拯救是永恒的主题。
为什么谈论慈悲?
熊培云说,这既是因为慈悲乃人之本性,也因为它是他的心结。
他认为,完整的慈悲是既要慈悲地观照众生,也要慈悲地观照自己。唯有如此,才可能做到众生平等、无分别心。
真正的慈悲亦是对人对己的双向成全。既不无视他人的痛苦,也不逃避自己的人生责任。
熊培云说,“慈悲”与“玫瑰”,是两个压迫了他很多年的词汇。
慈悲是他人生的理想,然而他却没有全心全意按着这一理想生活,也没有活成最想要的样子。在焦虑与自责之中,一直在思考与写作,因为内心有玫瑰,埋着几粒慈悲的种子,向往优雅而美好的生活。
“我相信人的一生是身体下坡、灵魂上坡的过程。当我走到时间的尽头,我愿我的一生每一时有每一时的领悟,每一岁有每一岁的江河。”
身处大学,熊培云可以常去泡图书馆,并自诩为“我的庙宇”“我的乌托邦”。
那里敞亮宽阔,跟年轻人一起读书有回到大学时光之感。一个下午,守着个书架,闲翻近二十本书,如痴如醉。还可以从网上或外地访一些好书来读,较一般人更幸运。
而他的车,又恰如一家流动书店。后备箱里差不多都是书。多的时候,后排座椅也都铺满了书。
“年轻时想买房子,最需要的不过是一间装满了书的屋子。而今,房间里满是书,我反倒不知道如何与这些书相处。”
“和古今中外者对话,享受他人的思考,激发自己的思考,尽一个读书人和思考者的本分。如果能帮助或启发他人,与有荣焉。“
“那些不能写给今天的,就让它写给未来。”
书中有不少励志的句子,虽然这不一定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我改造并合成了一段话,向孜孜以求者致敬,向忙乱无措者提醒。
如果你真的决定投身于某个行业或某项事业,你就要认真起来。
你要慈悲地面对你的内心,善待自己的选择,按自己的方式,在自己尚能控制的时空里,绽放人生。
不要因为诅咒风雨而忘却兼程。
熊培云说,《慈悲与玫瑰》是写给每一个孤军奋战者的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加缪的致敬之作。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