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泪下的母亲的心声(这些活在字里行间的母亲)
催人泪下的母亲的心声(这些活在字里行间的母亲)最悲惨的妈妈“她很想停止她那么无力的脚步,向明澈的可以照见她身子的水底跳下去。”可她却不能跳,家里还有一个春宝在等着她,然而回到家中“身子和三年前一样短小的”春宝也因为陌生而躲开她。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黑暗的封建社会,女性在很多时候扮演的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尤其穷苦人家女性更是绝望,柔石就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位母亲春宝娘。为了生计,苦命的春宝娘撇下还要吃奶的儿子春宝,去给地主家做传宗接代的工具,成为真正的奴隶;生下秋宝后,身为娘的却只能被叫做婶婶,三年后又不得不分开。
又到母亲节了,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给妈妈?
呃,艺绽君(ID:bjvariety)不是要给你推荐什么母亲节必送的礼物,也不想再讲大家都熟悉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只是想和你一起聊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全都读过原著的请举手!读过故事梗概的不算呦~)
最无力的妈妈
春宝娘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黑暗的封建社会,女性在很多时候扮演的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尤其穷苦人家女性更是绝望,柔石就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位母亲春宝娘。
为了生计,苦命的春宝娘撇下还要吃奶的儿子春宝,去给地主家做传宗接代的工具,成为真正的奴隶;生下秋宝后,身为娘的却只能被叫做婶婶,三年后又不得不分开。
“她很想停止她那么无力的脚步,向明澈的可以照见她身子的水底跳下去。”可她却不能跳,家里还有一个春宝在等着她,然而回到家中“身子和三年前一样短小的”春宝也因为陌生而躲开她。
最悲惨的妈妈
祥林嫂
鲁迅:《祝福》
“嫁而守寡,寡而再嫁,嫁而再寡”,勤劳、善良、坚强的祥林嫂饱受命运的拨弄,就连唯一的孩子也被狼叼走了……
她原本是应该得到人们同情的,但在旁人心中却成了“伤风败俗”的女人,被鄙视、被抛弃,祭祀时的物品都不允许她沾手。
她希望人死后能有灵魂,这样她可以看到自己的儿子,她又害怕人死后有灵魂,自己会得到严厉的惩罚,在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后,祥林嫂最终悲惨地死去。
最纠结的妈妈
鲁侍萍
曹禺:《雷雨》
因为丈夫要和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才生下次子几天的鲁侍萍被赶出周家。虽然鲁侍萍会教育子女要自立自强,但总敌不过命运的拨弄,几十年后一切似乎又重新上演,甚至更为惨烈。她的女儿又在周家当仆人,爱上了周家大少爷,她同母异父的哥哥。要不要告诉这对可怜的年轻人一切真相,鲁侍萍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曹禺的这部戏剧处女作,已成为中国话剧经典中的经典,鲁侍萍自立自强、对儿女百般爱护的形象也成为经典。
最英雄的妈妈
冯大娘
冯德英:《苦菜花》
相比于旧时代忍辱负重的母亲,新时代的母亲更为独立自主,在许多抗日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又有了许多新鲜的母亲形象。
英雄母亲冯大娘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原本只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被时代洪流所裹挟,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不仅把儿女送上了抗日战场,最终自己也锻炼成长为一个有高度阶级觉悟和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举枪射死了汉奸王柬之。
最具反抗精神的妈妈
上官鲁氏
莫言:《丰乳肥臀》
当代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有了更多自我个性。在莫言的经典作品《丰乳肥臀》中,母亲上官鲁氏因为不能生育而备受折磨。当她得知不能生育的真正原因后,就不断物色“借种生子”的对象,将自己的身体交予不喜欢的人蹂躏,证实乡间荒诞的逻辑。
“贞洁烈妇就要挨打、受骂、被休回家;我要偷人借种,反倒成了正人君子。”她的这种反抗表面上是对上官家的报复,其实是对残害女性的封建礼教的反抗。
最侠义的妈妈
宁中则
金庸:《笑傲江湖》
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纷纷纭纭,人们记住的往往是大侠、美女,其中的母亲形象却常常被忽略,而宁中则是为数不多的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母亲,悲剧命运更是让人掬一把同情泪。
她是正教中最强好手之一,出嫁前江湖人称“宁女侠”,出嫁后多称“岳夫人”。宁中则既有美貌,又为人正派,慷慨大义,不为权势所逼,为了令狐冲多次和丈夫岳不群口角。可惜她嫁给了全书第一伪君子岳不群,后得知丈夫为人,女儿又不幸去世,加上爱徒令狐冲找到终生伴侣,心灰意冷、了无牵挂之下自杀身亡。
最贤良的妈妈
吴仙草
陈忠实:《白鹿原》
陈忠实先生已逝,但留下一部史诗《白鹿原》在人间。白鹿原上人物个个鲜活,女性角色也不遑多让,白嘉轩妻子吴仙草虽然不如田小娥那般充满活力和野性,但她的传统贤良却如定海神针一般给予家人力量和支撑。
尽管她知晓白嘉轩命硬,“克死”了六个老婆,还是听从了父亲对她婚姻的安排,腰里挂着六个“打鬼”的桃木棒槌奋不顾身地嫁给了白嘉轩。这一举动看似无怨无悔,却在赴汤蹈火的背后透着听天由命的无奈——“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幸运的是她不但没有像她的前六任女人一样短命,反而为白嘉轩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直到染上了瘟疫,不慌不忙地平静地离去。
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女性就是这样的,没有太多自我表达与生活奢求,甚至压抑自己本能的欲望,勤劳节俭贤惠,默默奉献,一切顺从丈夫、为了孩子。直到老了“熬成了婆”,她们才能成为家里德高望重的“母亲”,而备受重视。
对孩子的爱,大概是一个妈妈最基本的属性,而爱的方式有千百种,有时令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而有时却会以爱的名义造成伤害。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孔雀东南飞》里的焦母,《西厢记》里的崔母,现当代文学中也不乏这样的母亲。
最"双面胶"的妈妈
汪母
巴金:《寒夜》
电视剧《双面胶》因为对婆媳关系勾勒入骨而颇受关注,孰不知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巴金笔下就有这样的母亲。
汪文宣的母亲年轻守寡,将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儿子和孙子,愿意为儿子受一切苦。但作为一个旧式知识妇女,她不高兴儿媳分享儿子的爱,不甘心失去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看不惯儿媳新的生活方式,自觉不自觉地破坏儿子夫妻的感情生活。
婆媳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最终将她们都深深爱着的、却因为夹在中间而痛苦不堪的儿子汪文宣送进了坟墓。
最畸形的妈妈
曹七巧
张爱玲: 《金锁记》
曹七巧被认为是张爱玲笔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
她是可怜的,因为金钱被迫嫁给骨痨病人,卖掉了自己的一生;但她又是可憎的,长期的压抑和一次次的绝望让她的心理逐渐畸形,将一双儿女的未来也一并毁灭。
被“黄金枷锁”困死的她,“最后一点情欲也被黄金给榨干了”,身为母亲的她又用这黄金枷锁“也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艺绽君说
列举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母亲形象,也足以说明不同女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其实,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当下社会新闻中,既有割肝救儿的感人妈妈,也有前几天在南京蓄意遗弃两岁亲生女儿的狠心妈妈。
不管怎样,在人类社会中,母亲是伟大的,是值得子女终生感恩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母亲平凡而又无私,为子女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不计回报。当我们回想起来,每每忍不住要落泪吧。
在此,真诚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同时,艺绽君也邀请大家积极留言,表达一下自己对母亲的感恩寄语!
-END-
评论是一种分享
点赞是一种鼓励
转发是一种支持
本期作者:牛春梅
本期编辑:韩轩
订阅号:艺绽 · bjvariety
至 臻 文 艺 · 绽 放 如 花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 诚意奉献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违者将由北京日报社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