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方言日常用语300句(榆林方言终极版)
榆林方言日常用语300句(榆林方言终极版)小编整理出来一系列方言词汇,看看你能害哈多少?小时候,领居家的大人们总是在说,谁家姑娘嫁到外地去了,回来的时候话音都变了,不会讲家乡话了,他们说的时候那个神情多多少少有点鄙视。其实那个时候我是不太懂的为什么大人要这么说,在我们眼里,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全世界了,对外面一无所知。后来上学学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听老师讲解懵懵懂懂的,当时也不太明白诗人的那种心情。后来上学,出去旅游,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了解,也听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方言,听来听去,还是觉得除了普通话,我还是更喜欢听自己家乡的方言。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以及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进行使用方言交流的人越来越少地道的方言严重退化,萎缩。汪涵说“普通话让你走的更远,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这句话戳中了
逢人渐觉乡音异,
却恨莺声似故乡。
熟悉的乡音让人想起故乡,
记住乡愁。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以及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进行使用方言交流的人越来越少地道的方言严重退化,萎缩。
汪涵说“普通话让你走的更远,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
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小时候,领居家的大人们总是在说,谁家姑娘嫁到外地去了,回来的时候话音都变了,不会讲家乡话了,他们说的时候那个神情多多少少有点鄙视。其实那个时候我是不太懂的为什么大人要这么说,在我们眼里,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全世界了,对外面一无所知。后来上学学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听老师讲解懵懵懂懂的,当时也不太明白诗人的那种心情。后来上学,出去旅游,对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了解,也听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方言,听来听去,还是觉得除了普通话,我还是更喜欢听自己家乡的方言。
小编整理出来一系列方言词汇,看看你能害哈多少?
初级版
“孩”(鞋)
“哈”(下)
“克”(去)
“嚎”(哭)
“拉”(哪)
中级版
“尔格”现在。
“多乎”什么时候。
“局劲”好,给力。
“栓正”干得漂亮,弄得好,也可以形容人好。
“扛硬”做事硬气,但有点二百五的含义。
“欢欢接”速度快点,快快的。
“样达”潇洒的意思。
“红火”形容热闹。
“年四”形容去年。
“排砍”形容挖苦别人。
“难活”形容生病。
“害不哈”不知道。
“脑杵的叮瓷”形容一个人陷入窘境。
高级版
“昏三葫芦”:和晕头转向意思差不多。
“毛拈拾掇”:形容人举止比较轻浮。
“醒醒晃晃”:形容人不稳重,有点小混混的样子。
“鼻塌憨水”:流着鼻涕和口水。
“呼兴打扇”:形容穿衣服不整洁,邋遢。
“嚎哇哭叫”;大哭大叫。
“黑天打动”:形容天黑了。
“淡咪脱笑”:形容老是面带笑容。
“猛个拉擦”:形容忽然间 猛然。
“急克半死”:形容说话结巴。
四季版
“好人蹭不住这把天”(因为天气原因让人受不了)
“还是窝在家豁凉快些”(待家里舒服)
“出克一趟参豁洋缸了”(出门一趟差点难受死)
“达爷爷呦,敢不敢哈点雨”(希望下点雨)
“天红杠杠接表叫我串”(天气太热,别约我出门)
“烧得我人脑上死水直淌”(热的流汗)
“冷的我鼻塌憨水”(冷的流鼻涕)
“风参活把我刮走”(形容风大)
终极版
看了一则关于“陕北人写的情书”的微博“青爱的,克多时没见你兰,不晓得你过得杂个。你记不记得俄兰,说句淘心窝子话,我克想你兰……我一哈就看上你兰,咱们都是农村娃娃,你心不高,我样普通,咱们凑合过日子吧。好兰,我就写这么些吧,一切尽在不言中,想你的夜,黑的是啥也看不见!”
榆林方言的特色是来源生活,贴近生活。
都是老一辈的人根据生活场景或者身边的事物总结出来的,到我们这一辈就是传承。
榆林的方言,您还害哈多少?忘了哪些?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并注明来源,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陕北故事投稿邮箱:904340982@qq.com
小编EMAxiaopan
感谢阅读,收藏、转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评论区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小编会认真看大家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让“陕北头条”更加完善、积极健康、正能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