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失败集锦胆小者勿入(颠覆常规认知的纪录片)
极限运动失败集锦胆小者勿入(颠覆常规认知的纪录片)目前豆瓣评分高达9.1:以及美国剪辑工会奖的纪录片最佳剪辑、国家评论协会的五佳纪录片等等。不过也有一些含金量很高的奖项让人惊喜,比如本届最佳纪录长片的获得者:相比其他差强人意的提名,《徒手攀岩》就显得能打多了。这部被誉为“攀岩片”史上最佳的影片,早在拿小金人之前就获得过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纪录片,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观众选择奖。
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了,《绿皮书》和《罗马》均不负众望分别斩获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
阿方索·卡隆也凭借《罗马》拿到了最佳导演的小金人,成功凑齐“墨西哥三杰”的小金人奖。
但是总体而言,本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还是太弱,不仅诸如《黑豹》一类ZZ正确的片子,从入围当天就被网友嘲上了天。
而且早在颁奖之前,就有人断定,这一届奥斯卡,就是小年中的小年。
不过也有一些含金量很高的奖项让人惊喜,比如本届最佳纪录长片的获得者:
《徒手攀岩》相比其他差强人意的提名,《徒手攀岩》就显得能打多了。
这部被誉为“攀岩片”史上最佳的影片,早在拿小金人之前就获得过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纪录片,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观众选择奖。
以及美国剪辑工会奖的纪录片最佳剪辑、国家评论协会的五佳纪录片等等。
目前豆瓣评分高达9.1:
徒手攀岩,指的是攀岩的一种形式,一种户外的极限运动。
它和普通攀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有无“保护措施”。
徒手攀岩不能够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进行攀登,全程能使用的装备只有攀岩鞋和增加手掌摩擦力的粉袋。
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名列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列。
这样的运动对攀岩技巧要求极高,同时也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
而这部《徒手攀岩》到底有多能打呢?
许多人甚至表示,这样的主角 经历,拍成纪录片可惜了,要拍成电影,那刺激才是翻倍得爽。
但我倒是觉得,不必拍成电影,即便是现在纪录片的样子,就已经足够震撼了。
而且纪录片的真实感是电影替代不了的。
就像有网友说的,《徒手攀岩》完全是全程手心捏着汗看完的,如果有什么影片能把人直接看出“恐高症”,那就是它了。
“恐高症”的形容实在太贴切,我看的时候也是,一度以为自己都快升到了“跳楼机”的顶端,就差自由落体了。
而且这还不是纪录片的全部,《徒手攀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刺激。
还有让我们普通观众,更深入也更正确地,重新认识了一次攀岩运动。
比如:
贝伊墙,难度7C ,差点掉落一次,两脚肌肉胀痛……路段二:主要靠右脚,摇踩上去,用好双脚,右手反扣住岩石;路段九:切忌向下爬;路段二十六:略向后倾扣住角,左手用好寸劲儿,右脚后退一步站在低檐上,左脚脚尖朝墙,尝试站起来,左手去抓大耳朵型岩壁,换脚,踩在大一点儿的檐上。……这不是什么旁白解说,而是《徒手攀岩》的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尔德写在本子上的笔记。
每一座墙的难度系数、每一个路段的路径分析、训练时的不适调整……
以及整个攀爬过程的详细规划,包括先抬哪只脚踩向哪一块岩石、岩石的大小和光滑度、脚着力点的位置如何改变、何时换手和换脚、何时尝试站起来和起跳等等。
每一个步骤亚历克斯都有详细的记录。
这个记录的精确程度相当于:
我们走在路上,在开始走之前,就必须想好先迈哪只脚,要迈向前方的几厘米处。以及落脚点周围有没有路面不平,如果有,凸出或凹下了几毫米;如果没有,光滑程度是多大,至不至于造成滑倒之类的损伤。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还没有,路面都分析完了,你还得分析自己的脚力。
踩上去用多少的力,这个着力点应该重点放在脚趾的哪个部位,这时候你应该抬右手还是左手,以及抬向哪里、多高。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顶级工程师的大型勘探测绘现场,你不仅要记录、还要记住。
曾经我们以为的攀岩,就只是“玩命”和“刺激”,是极限运动员们“不要命”、甚至“无脑”的尝试。
但《徒手攀岩》在颠覆这种错误的“常规认知”,它告诉我们,极限运动也是理智的、是有准备的,是学霸级选手才敢挑战的事情。
因为任何一步失误、或一次着力点没用对,你都可能丧命。
而《徒手攀岩》的主角亚历克斯,无疑就是这些学霸级选手里面的传奇。
亚历克斯,5岁开始接触到攀岩而后爱上,19岁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学,放弃高学历转而开始尝试做一名专业的攀岩运动员。
或许是天生的基因,加上“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优秀”的特质。
亚历克斯年仅二十几岁就因为参加"光明之路攀爬"挑战赛,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不使用安全绳、徒手爬上墨西哥"光明之路"的人。
它高达762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悬崖之一。
2017年,亚历克斯又征服了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酋长峰。
酋长峰高达900多米,岩体与地面成垂直状态,岩壁光滑难寻着力点,是许多攀岩运动员一生都望尘莫及的圣地。
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是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上酋长峰也是一生都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但亚历克斯却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征服了这座魔鬼,成为了攀岩界的传奇。
用美国著名攀岩者汤米·考德威尔的话来说就是,这相当于无保护攀登领域的“月球着陆”。
整部《徒手攀岩》,就是围绕着亚历克斯的准备前后,来记录了其爬上酋长峰的这一“月球着陆”过程的。
和以前我们接触过的很多极限运动类的纪录片都不同,《徒手攀岩》不再把重点放在攀爬过程上,用惊险和无止境的高危镜头来刺激观众。
而是用了接近四分之三的篇幅,来介绍亚历克斯在攀登酋长峰之前的准备过程。
最后亚历克斯爬上酋长峰的整个过程 ,其实只占了20多分钟。
但因为前面大篇幅的铺垫,最后的那20分钟反而显得更惊险刺激了。
就像网友说的,越是了解这项运动,你才会越是知道它有多难。
就光说攀登酋长峰的这个想法,在亚历克斯心中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准确说来,亚历克斯一直都想徒手爬上酋长峰,但真正有这个想法并开始做准备是从2007年开始的。
也就是说,从2007年做准备,到2017年真的爬上了酋长峰,中间亚历克斯历经了10年。
这期间,亚历克斯不仅把房车开到了山上,每天在这里吃饭、睡觉、生活,只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酋长峰的地形和天气状况。
还坚持每天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尤其是指力训练,动辄就在货车门上的指力锻炼器上悬挂个一下午。
然后还定期去酋长峰进行“试爬”,尝试过很多条路线,只为了搞清楚有哪些线路可以顺利登顶?每条线路的难度系数又分别是多大?
以及每条线路在哪个节点会有怎样的困难等等。
每一次“试爬”,亚历克斯都会清理好路线上的所有干扰元素,哪怕是一块碎石、一根光滑的小草、或一块即将脱落的石皮……
无数次攀爬、无数次修改笔记,让每一条路线都在心里熟悉熟悉再熟悉。
而且除了酋长峰本身,天气因素对攀爬的影响也很大,除了我们能想到的风雨雷电,还有太阳。
对的,就连阳光也会影响攀岩运动员们的攀爬效果。
因为在光滑的岩壁上待上好几个小时,如果被正午最烈的太阳直接照射,对体力、耐力、光线等等方面都有极大影响。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外界因素对体力的消耗,亚历克斯在正式攀爬当天甚至要半夜3点就起床,赶在太阳升起之前爬过大段路线。
在看《徒手攀岩》之前,我们大多数人对极限运动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误解”,认为他们可能只是在玩命博关注,或把危险当噱头来吸引注意力。
但在看了纪录片之后,我们会明白,一个真正的攀岩运动员,他在攀岩之前做的准备是惊人的。
为了尽可能地保障安全,他们早在“台下”就付出了巨量的心血和努力。
他们并不是不要命,他们也知道这样的运动要么成功、要么死。
但他们也只是刚刚好,生来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极限”梦想而已。
而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唯有去做。
唯有冒着生命的风险,从死神的手里不断争取自己梦想的地盘。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梦想太偏执,恐怕也只是我们理解得太片面罢了。
就像片中的亚历克斯,从纪录片我们发现,他从小性格就与常人不同,略显自闭,不喜欢交朋友,不会和父母说爱,学习成绩极佳,有一个同样自闭的父亲等等。
甚至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亚历克斯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感觉。
爱情对于亚历克斯不是最重要的,它远远不如攀岩重要。
但这不是亚历克斯主观认定的,而是他的情感刺激“客观”决定的。
对于亚历克斯来说,爱情给予他的刺激,远远不如攀岩来得强烈。
片中甚至有医生有亚历克斯的大脑做了一次核磁共振,发现给予同样的刺激,其大脑杏仁核却完全没有反应。
也就是说,普通事情是刺激不了亚历克斯的,他需要的刺激,比平常人强度更大。
这也从生理上科学解释了亚历克斯酷爱攀岩的原因,这种热爱驱动着他不断去做,就连高强度的锻炼也从不觉得累。
这时候再回头看某些媒体曾经对“亚历克斯徒手攀岩”的相关报道,用了“外国人少是有原因的”这样的标题,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的,都是对当事人自己“作死”的嘲讽,倒显得不够尊重了。
当然,这世界上确实存在很多“玩命”博关注的人,但《徒手攀岩》让我们认识到:专业的运动员和他们不同。
它在揭秘极限运动的逻辑。
对那些和亚历克斯一样的人来说,极限运动不是噱头,而是梦想,是生命的全部。
就像亚历克斯自己说的:
我不愿意做一个幸运的攀岩者,而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攀岩者。哪怕它与死神只有一线之隔。
如果不去做,即便活着,也如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