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其实,当人们走在昌乐路一带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里当年还有这么多的石桥。因为好多石桥几乎都成了阔大的“路”了,而桥的概念也已淡化了许多。这里是辽宁路与昌乐路路口,原来这里也有一座大石桥,经过城市道路改造,石桥已消失在历史之中。昌乐路上的昌乐河,就是曾经的杨家村河(清溪河),也是在老青岛地图上有标注的、最南部的一条河。这条路是“横跨”石桥最多的一条路,仅修建于德国占领初期的“百年石桥”就有五座。据《胶澳志》记载,德国人自1898年开始在青岛修筑桥梁,一直到1914年止,共修了700多座,其中大部分是因地制宜而建的石桥。这些石桥多数是采用崂山花岗岩而筑成的,小跨度的多采用立式桥墩,大跨度的则采用拱形泄洪涵洞。昌乐路上的这五座石桥是中小型石桥,虽历经百年风雨,仍“巍然矗立”如初。据记载,昌乐路上原有的五座石桥分别为:修筑在与青海路、华阳路、曹县路、辽宁路路口交汇处和昌乐路最南端,青海路桥长12米

昨天的老台东已经成了一个商业和文化味道很浓的新台东了,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老台东昌乐路上的“百年石桥”。

沿河大街

海泊河是青岛的“母亲河”,也是老台东地区工业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一条海泊河,竟像扇子一样,横亘在老台东的“大地”上,注入胶州湾。而老台东的一条长长的昌乐路,款款地与海泊河相伴而行,竟成了青岛历史上有名的“沿河大街”。当年,老台东的水上风光、城乡风情,昌乐路可算得上是一景。

五座石桥

昌乐路上的昌乐河,就是曾经的杨家村河(清溪河),也是在老青岛地图上有标注的、最南部的一条河。这条路是“横跨”石桥最多的一条路,仅修建于德国占领初期的“百年石桥”就有五座。据《胶澳志》记载,德国人自1898年开始在青岛修筑桥梁,一直到1914年止,共修了700多座,其中大部分是因地制宜而建的石桥。这些石桥多数是采用崂山花岗岩而筑成的,小跨度的多采用立式桥墩,大跨度的则采用拱形泄洪涵洞。

昌乐路上的这五座石桥是中小型石桥,虽历经百年风雨,仍“巍然矗立”如初。据记载,昌乐路上原有的五座石桥分别为:修筑在与青海路、华阳路、曹县路、辽宁路路口交汇处和昌乐路最南端,青海路桥长12米,宽14米;华阳路桥长13米,宽22米;曹县路桥长13米,宽14.5米;辽宁路桥长15米,宽22米;昌乐路南端的桥长6米,宽10.5米。

在这些桥中,以辽宁路桥为最长。然而令人感叹的是,辽宁路桥和昌乐路南端的这两座桥,已在现代城市的转型中被淘汰掉了。而另外三座石桥,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百年余热”。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1)

这里是辽宁路与昌乐路路口,原来这里也有一座大石桥,经过城市道路改造,石桥已消失在历史之中。

其实,当人们走在昌乐路一带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里当年还有这么多的石桥。因为好多石桥几乎都成了阔大的“路”了,而桥的概念也已淡化了许多。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2)

昌乐路与曹县路交界的石桥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3)

昌乐路与青海路交界的石桥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4)

昌乐路与华阳路交界的石桥栏杆,还保留着德国人设计的样式。

“栓马桩”

在探访石桥之余,还找到了沿河的数十根“拴马桩”。据这里的老人们说,昌乐路在百年前就是青岛的粮食、蔬菜和肉类等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5)

昌乐路上的这一排“拴马墩”,诉说着当年这一带的热闹。一些人力车夫也经常在这里休息。

旧时代,从胶州、李村、城阳和即墨等内地来的马车,多数是停靠在昌乐路上,因此进城来的骡马车,都会在这里拴系牲口、歇脚。尤其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九“萝卜会”期间,这里的青红萝卜堆得简直像小山一样,马车也排得密密的,像是河岸上的鱼干儿,那情景,让人老远地就知道这里有山会。

如上图文作者为文史专家王铎,发表于2004年5月。

END

随着王铎老师图文中的描述,去年曾专门来到昌乐路进行了一下探寻。可惜现如今昌乐河的石桥已经拆除干净,昌乐河大部分已在施工改造、马路拓宽的过程中销声匿迹 。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6)

网友“涧中细流”留言:

昌乐河曾有三个源头,一是大连山沿大连路经乐陵路益都路大港纬一路在大港纬五路汇入昌乐河;二是广饶路大沟支流,沿广饶路天幕城经峄县路在曹县路汇入昌乐路河,沿路有通山路桥和峄县路桥;三是榉林山沿明霞路桑梓路道口路昌乐路大港纬五路,在杭州支路汇入海泊河,是昌乐河的干流。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7)

读者“肖雨”留言:

小时候同学们一起顺着昌乐路河往南找,啤酒厂西侧,丝织厂内,横跨登州路的排水明渠,再往南就是消失了的延安路桥,源头是现在的京山炮台附近一个小小的水洼。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8)

读者“TX”留言:

老昌乐路文化市场的大河沟,旁边是水果批发市场,一到年节特别热闹,周边的人都会来这来采购蔬菜和水果,2000后来搞特色文化街,河道就封上了,给铺上了厚砖路,墙体改造成德建筑风格延续到现在的周六周日古董集市。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9)

行走在冬日的昌乐路上,很难与文字描述下的旧日光影联系起来,旧迹难觅,怅然而归。然路过某部队墙外,偶见铁栅内有数块石栏,或立于墙边,或伏于荒草中,疑似昌乐路河道的桥护栏,有待考证。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10)

青岛市玉山路(昌乐路老青岛的)(11)

消失的旧迹带走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能留住曾经的些许文字旧影,也算是一种遗憾中的补失吧。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