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克里米亚半岛是苏联海军黑海舰队的大本营,而克里米亚的重中之重就是塞瓦斯托波尔,这可是苏联不遗余力建造的超级要塞,而且还是少有的双向防御的要塞,这也是苏联海军建设的一个特点了,造要塞造得比船好。通常来说,大多数海军的要塞都只是面向海洋防御,但塞瓦斯托波尔?它也面向内陆进行防御,即便你从要塞的背后发动进攻,那些可怕的要塞炮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对你进行炮击。很不幸的,罗马尼亚人就要顶着火炮发动进攻了。现在,罗马尼亚人确认了一件事,自己是真的被当二百五耍了,又一个硬骨头要扔给他们啃了…………典型例子就是敖德萨战役,当时进攻敖德萨的主力就是罗马尼亚人,德军投入的部队则没几个,所以说这作战压力全都到了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身上。罗马尼亚人的军队不可不谓之勇敢,但是罗马尼亚人的作战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比之苏军差了不知凡几。而他们的对手则是苏军骁勇善战的滨海集团军和黑海舰队的水兵们,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尤其是

如果说起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估计很多人都会说这是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毕竟塞瓦斯托波尔是一座坚固的要塞,乃是苏联海军黑海舰队的大本营,想要攻克那是谈何容易?不过德国名将曼施坦因果然是不同凡响,花了大半年的功夫就拿下了塞瓦斯托波尔,彻底解决了这个德军的心腹之患。此战,苏军损兵十七万有余,而德军伤亡则比较混乱,曼施坦因在不同记录里的说法不一,但基本都是伤亡2.4万人,战死者仅有万余人,显然这是一次大胜,他本人也因此晋升为元帅。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1)

然而,曼施坦因元帅可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自己率领的德军固然是损兵不过万余人,可和德军一同作战的罗马尼亚人就损失惨重了,足足折进去十万有余,当真是把罗马尼亚军队的精锐都赔了个干净。完全可以说,罗马尼亚人在苏德战争里,就是德国人手里的炮灰

倒霉的罗马尼亚人

要说这罗马尼亚人也是遇人不淑,好端端和德国人联兵进攻苏联,但是却总被德国人当枪使唤。虽然德国人是给罗马尼亚画了个大饼,表示罗马尼亚只要参加对苏联的战争,就会把苏联的土地分一部分给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人一听心说这买卖可不错,然后开开心心地加入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之中,可等到罗马尼亚人和苏军交了手才发现,这根本是个大坑。苏军虽然是被德军按在地上胖揍一顿,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收拾不了德军就算了,还收拾不了区区罗马尼亚人了?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2)

于是乎,战场上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特的画面,德军把苏军追得满地跑,而苏军急着后退的过程里还能抽出手打德国的仆从军,比如说罗马尼亚军队,那真是被按在地上往死里揍。这么一来可好了,罗马尼亚人本来是抱着打顺风仗的心情来参战,结果顺风仗没遇到,硬仗倒是遇到了不少。苏军各级指挥官似乎认定了一件事,团战可以输,罗马尼亚必须死!结果就是罗马尼亚人进攻的苏军阵地都是硬骨头,搞不好还可能被苏军圈进去狠揍一顿。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3)

典型例子就是敖德萨战役,当时进攻敖德萨的主力就是罗马尼亚人,德军投入的部队则没几个,所以说这作战压力全都到了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身上。罗马尼亚人的军队不可不谓之勇敢,但是罗马尼亚人的作战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比之苏军差了不知凡几。而他们的对手则是苏军骁勇善战的滨海集团军和黑海舰队的水兵们,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尤其是苏军黑海舰队的水兵们,那更是猛男中的猛男,打起仗来一个顶十个那种。让勇敢有余而本领欠佳的罗马尼亚人和他们打?脚趾头想都知道会怎么样了。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4)

结果从1941年8月8日一路打到10月16日,罗马尼亚人当真是被打得叫苦连天。虽然说在场面上好像是罗马尼亚军队包围了敖德萨,正气势汹汹地发动凶猛顽强的进攻(当时战报上写的是这么乐观),可战场的真实情况是罗马尼亚军队被苏军开着拖拉机改出来的坦克打的找不到北。真是死的要多惨有多惨,一度还出现过一支空降的苏军小分队在罗马尼亚人后方四处破坏,搞得罗马尼亚人吓了个半死一路向后狂奔六公里的场面。等到仗打完一看,苏军伤亡不过4.1万,其中大部分伤员都撤离了敖德萨,而罗马尼亚人却直接损兵近九万,战死和失踪者就近三万,剩下的全被苏联人抓去做了俘虏。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5)

可想而知,罗马尼亚人这战斗力到底是个什么水准,当真是遇到了连片的硬骨头,啃得门牙都要崩了。就这还不算完,德军就和糊弄二百五一样糊弄罗马尼亚人,对于罗马尼亚人的胜利和损失基本就没怎么提,好像罗马尼亚人死了白死一样。而罗马尼亚人的倒霉事情还不算结束,敖德萨开打同时期,德军还要求罗马尼亚人出兵克里米亚半岛,去攻击塞瓦斯托波尔。

现在,罗马尼亚人确认了一件事,自己是真的被当二百五耍了,又一个硬骨头要扔给他们啃了…………

曼施坦因的妙计

克里米亚半岛是苏联海军黑海舰队的大本营,而克里米亚的重中之重就是塞瓦斯托波尔,这可是苏联不遗余力建造的超级要塞,而且还是少有的双向防御的要塞,这也是苏联海军建设的一个特点了,造要塞造得比船好。通常来说,大多数海军的要塞都只是面向海洋防御,但塞瓦斯托波尔?它也面向内陆进行防御,即便你从要塞的背后发动进攻,那些可怕的要塞炮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对你进行炮击。很不幸的,罗马尼亚人就要顶着火炮发动进攻了。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6)

进攻克里米亚半岛的德军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1集团军,下辖有第30军、第49山地军和第54军,共计是9个师的兵力。不过这个集团军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实际还包括有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集团军里的集团军,这也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观了。德军第11集团军的指挥官是曼施坦因,他当时接到的任务其实是两个,第一个任务是要夺下整个克里米亚,第二个任务是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推进,去追击那些向东败走的苏军。老实说,就这么点兵力还要分兵?曼施坦因心里有点没底。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7)

没办法,曼施坦因手上的部队有限,满打满算也就是略高于苏军,而且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部队是罗马尼亚人。如果真的贸然分兵作战,很可能会落个满盘皆输的下场。可是命令总归是命令,说到底是必须要执行的,但怎么执行就是个问题了。而天才的曼施坦因盘算了一遍风险之后,决定只派出小股兵力追击向东败退的苏军,集中第11集团军的主力攻击克里米亚。(命令是命令,但执行的办法有很多种对吧?)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8)

按说这个做法挺冒险的,搞不好还可能让撤退中的苏军反应过来,导致苏军不仅不撤退还要发动反击。不过曼施坦因这个人很聪明,他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决定让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前面打头阵,他自己亲率德军主力在后面跟进,这样就算是苏军真的要反击,他也有可以调配的兵力用。当然了,至于罗马尼亚人会不会在塞瓦斯托波尔撞个头破血流,那就不在他曼施坦因的计算里了。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不是,哪的炮灰不是炮灰啊?

得了,罗马尼亚人现在又成了冲锋在前的人,而面前就是苏军驻守的塞瓦斯托波尔…………

炮灰向前冲

虽然很多战史资料里都说是德军在进攻里冲锋在前,然而实际上冲锋在前的都是罗马尼亚人。为了击溃苏军的战线,德军在9月24日发动了进攻,双方围绕克里米亚展开了血腥的攻防战。不出意外地,冲在最前面的都是罗马尼亚人,然后这些炮灰迎面就撞上了苏军设置在克里米亚的防线。罗马尼亚人确实十分勇敢,可打起仗来就是典型的无头苍蝇,士兵们往往是排着密集的队形发动冲击,结果自然会死了一地的罗马尼亚人。好在苏军自己也是兵力不足,再加上紧随其后的德军骁勇善战,所以10月28日苏军就被迫撤回了塞瓦斯托波尔。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9)

战役到了这一阶段其实就更不好打了,因为苏军已经以塞瓦斯托波尔为中心展开了防御,塞瓦斯托波尔不仅有12个永久要塞群,还有威力巨大、可以360度开火的305毫米双联装要塞炮。如果德军要硬冲这个要塞,那就真的是要用头去打啊,毕竟坦克再厉害也挡不住要塞炮的轰击啊?但是塞瓦斯托波尔该打还得打,如果不攻击的话,曼施坦因不好和上面解释。于是德军立刻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了攻击,冲锋在前的还是罗马尼亚人为主。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10)

在官方记录上,德军从10月31日发起进攻,到16日彻底把战线控制在了塞瓦斯托波尔外围,可再往里面去就不容易了。此后的时间里,曼施坦因发动了多次进攻,基本上都是牵制性和试探性的进攻,一路打到12月17日,曼施坦因才放弃进攻,原因是他真的没法拿下来。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在塞外斯托波尔外围进行牵制性攻击的多半都是罗马尼亚人,只有少部分才是德军部队,不用多说,死的肯定全是罗马尼亚人没跑,当真是被视为炮灰使用的。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11)

这之后发生了很多乱局,比如说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反攻成功后,又开始向克里米亚增兵,包括派出部队在在刻赤半岛增兵想要抄德军后路,所以说德军在数个月里也是疲于应付的状态。在这一连串战役里罗马尼亚人也是来回调动,参与了整个克里米亚地区的战斗。直到1942年5月21日开始用组装好的列车炮轰击塞瓦斯托波尔开始,罗马尼亚人都没从炮灰的命运中解脱出来,因为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顶着德军炮击还抵抗到了6月29日才算结束,罗马尼亚人临到最后还是做了炮灰。

曼施坦因拉斯加湖反击战(曼施坦因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损失轻微)(12)

结语

经此一战,德军夺取了塞外斯托波尔,彻底解除了苏联依托塞外斯托波尔起降轰炸机对罗马尼亚油田造成威胁的可能。按道理这对罗马尼亚是个好事,可是罗马尼亚人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损失就很严重了,虽然在不同战史资料里的说法有所不同,但都提到罗马尼亚人的损失在十万人左右,加上罗马尼亚人在敖德萨的损失,基本上打光了罗马尼亚军队的主力精锐。

最气人的则莫过于曼施坦因对罗马尼亚人的损失提都不提,满满都是把罗马尼亚人当炮灰的意思,好似德军很轻松拿下克里米亚一样,这就未免让人感染罗马尼亚遇人不淑,也让人不齿曼施坦因的为人了。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巨人的碰撞:苏德战争》

《失去的胜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