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参加日本阅舰式(首射失败两度推迟后)
韩国为什么参加日本阅舰式(首射失败两度推迟后)这一成就对韩国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重大,但其未来的路依旧任重道远。韩国《朝鲜日报》指出,接下来此次发射还将面临最后一个难关,就是能够将全部四颗小卫星全部成功送入太空,这一任务完成才算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这也是韩国第一次发射成功,要实现发射任务的常态化,才真正意味着掌握了这项技术。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观看了发射的全过程,表示这是过去30年努力的结晶。虽然这是在尹锡悦任期内的重大成就,但韩国网友却认为韩国前总统文在寅的努力功不可没。文在寅执政期间,要求美国终止了与韩国商定的《韩美导弹指南》,韩国技术、安保主权外流的局面才得以改变,也就为“世界号”的研发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韩国政府先是与俄罗斯共同研制了“罗老号”火箭,该火箭全长达到33.5米 直径2.9米,能够将1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距离地面3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中。火箭的第一级由俄罗斯制造,长度25米,第二级由韩国制造长度为2米。
韩国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不甘落后于世界前列。近年来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太空项目,但受制于自身技术力量,这些项目的进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罗老号”、“世界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就是很好的例子。2012年,朝鲜将“光明星3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给韩国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6月21日下午4时,韩国的航空计划终于传出好消息,“世界号”终于在韩国南部的罗老宇宙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发射升空后,一二级火箭、整流罩成功分离,在进入700公里的预定轨道后,又成功完成“箭星分离”。在发射的第42分钟,位于南极的世宗基地接收到了来自卫星的信号,标志着“世界号”卫星成功入轨,此次发射任务实现初步成功。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部长李钟浩在一小时后正式确认了这一消息,认为这是韩国“里程碑的瞬间”。韩联社称,这是韩国首次利用自研运载火箭发射自主研制的卫星,发射任务的成功使韩国成为第七个拥有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虽然卫星发射技术对中美俄等航空大国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但这对韩国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韩国此前把1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均依靠国外的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发射地也不在韩国本土。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韩国政府先是与俄罗斯共同研制了“罗老号”火箭,该火箭全长达到33.5米 直径2.9米,能够将1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距离地面3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中。火箭的第一级由俄罗斯制造,长度25米,第二级由韩国制造长度为2米。
可以看到“罗老号”其实是俄韩混血,并且从火箭制造长度来看,主要研制方为俄罗斯,韩国的参与程度有限。俄韩之间的之间的配合也不是非常默契,中间经历协议、技术等原因导致发射失败和推迟,直到2013年才成功发射。虽然该火箭是在韩国本土发射的,但核心技术并不在韩国手里。
“世界号”才是韩国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研制,该火箭设计全长为47.2米,可将1.5吨重量的卫星送到最高800公里的轨道。这一项目在2010年启动,投入了250多名科研人员,耗资约2万亿韩元,但研发过程也像“罗老号”一样并不顺利。在2021年第一次发射失败后,又在2022年两度推迟,最终在6月21日这天才成功发射。
韩国现任总统尹锡悦观看了发射的全过程,表示这是过去30年努力的结晶。虽然这是在尹锡悦任期内的重大成就,但韩国网友却认为韩国前总统文在寅的努力功不可没。文在寅执政期间,要求美国终止了与韩国商定的《韩美导弹指南》,韩国技术、安保主权外流的局面才得以改变,也就为“世界号”的研发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一成就对韩国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重大,但其未来的路依旧任重道远。韩国《朝鲜日报》指出,接下来此次发射还将面临最后一个难关,就是能够将全部四颗小卫星全部成功送入太空,这一任务完成才算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这也是韩国第一次发射成功,要实现发射任务的常态化,才真正意味着掌握了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