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Karol 没有因成为设计师而对日日相对的设计产生厌烦,他找到一种在工作之外发挥设计能力的方法,就是为自己喜欢的电影设计“野生海报”。在个人主页,Karol 放了许多海报作品,几乎与自己做的产品设计不相上下。#惊魂记#异形#爱月之人Karol Rogoz并不是电影从业者,他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主要从事产品包装设计,从茶叶罐、洗手液这样的小东西到手表、音响、自行车等大件,Karol做起来通通得心应手。

《绿皮书》

昨天,奥斯卡最佳电影《绿皮书》的一张海报在网络走红。比起官方海报,只要看过电影,一定会对这张海报发出由衷的赞叹,它是对电影剧情的绝佳映照。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1)

☀ Karol Rogoz

这张海报正是出自波兰设计师 Karol Rogoz 之手,他的这张“业余海报”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海报并无主角出现,只有一辆缓缓行驶的绿色小汽车 ,它正要穿过湖中央,湖水碧绿,桥面黑白交错,待汽车开过,黑与白如被合上的拉链相交,化为钢琴的黑白琴键。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2)

#异形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3)

#爱月之人

Karol Rogoz并不是电影从业者,他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主要从事产品包装设计,从茶叶罐、洗手液这样的小东西到手表、音响、自行车等大件,Karol做起来通通得心应手。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4)

#惊魂记

Karol 没有因成为设计师而对日日相对的设计产生厌烦,他找到一种在工作之外发挥设计能力的方法,就是为自己喜欢的电影设计“野生海报”。在个人主页,Karol 放了许多海报作品,几乎与自己做的产品设计不相上下。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5)

#巴瑞(电视)

只要看一眼Karol做的海报,差不多就能懂得电影的主旨,这可不是奉承话,Karol 虽然不常用电影主角的形象,他会将剧情中最有记忆点的道具或是情节巧妙改编成设计语言,打个比方,如果他要为《还珠格格》做海报,小燕子和紫薇可能不会被选中,“淑芳斋”倒极有可能出现在海报上。不出现人物形象给观看者想象留白是Karol的设计很有意思的地方。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6)

#狂牛

令人一眼便记下,当然不止用能唤醒记忆的场景,海报颜色上,Karol倾向于沉稳的用色,大面积使用单色,观者看过去感觉像被温热的颜色包裹,不会让五颜六色或者复杂的主角弄到眼花撩乱,在五花八门的图片流中得以喘息,所以,大家在微博上看见《绿皮书》的海报会觉得那么惊艳,那么清新脱俗。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7)

#帕特森

当然大面积用单色也有可能会不好看,在豆瓣网友举办的最丑海报大赛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一张海报被判定为“丑”,即使大面积用了蓝色,因为过大的主角和生硬的字体导致海报缺少了一些韵味和美感。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8)

(缺少美感不值得放大观看)

Karol很注意这个问题,除了前面说到不会用过多过大的主角设计,采用高度概括电影形象的概念,Karol在选择字体时亦是非常小心,如果英文字不太合适,他就会找其他字体或者语言来配合,《海上钢琴师》的海报,因为海报以黑色打底,他就没有采用辨识度更高的英文,而是波兰语字体令海报的文字部分多了些动态感。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9)

#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的海报与绿皮书的海报如出一辙,都有悠悠散开的意境在里头,令人回味无穷,Karol海报的意境通常会不讲透,不会给你一个直接的形象摆在那里,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正义化身蝙蝠侠,在设计蝙蝠侠的海报时,Karol给了他一张狰狞的面目,似笑非笑,还有点像他的老对手“小丑”。引得人浮想联翩,封面上的人到底是好是坏?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10)

#蝙蝠侠

如果意境太简单粗暴,海报的美感也会受到影响。《海啸奇迹》荣登上文提到的最丑海报比赛第一名,评选者觉得电影原本一家人抱在一起的的海报就挺好的,寓意灾难后的重聚,但是这一版的海报可能想表现灾难后的混乱场景主题,结果海报设计倒是真的非常混乱。

绿皮书唯美剧照(那张转发破万的绿皮书海报是谁做的)(11)

(缺少美感不值得放大观看)

被判定为不好看的海报可能也没那么差,毕竟要考虑商业性和一些杂七杂八层面的事情,在大趋势下,牺牲审美在所难免。不过,既然Karol的海报能够仅凭美这一点就打动大家,引得过万转发点赞,下一次把电影海报做好看一点,说不定就火了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