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新消息(诗经你知道吗)
诗经采薇新消息(诗经你知道吗)我们知道,传颂最广的一首说“愁”词,是辛弃疾的名篇《丑奴儿》,年少轻狂,不知道什么是愁的时候,爱上层楼说愁,可等到看尽人情冷暖,尝遍世间疾苦后,却只是淡淡道一句:天凉好个秋。这就是“反话”,或者说是反常意思的表示。所以,要说的并不是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而是说话时的态度。小女孩会对喜欢极了的男孩子说“你讨厌死了”。小男孩面对喜欢极了的女孩子也不去温柔呵护,反而会时不时去欺负一下对方。
什么是“反话”?
就是你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
为什么会不一致?因为强烈想表达的东西,并不是直抒胸臆就能把这种相配套的情绪传达出来的。
就和出拳时要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更有爆发力是一个道理。
所以,要说的并不是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而是说话时的态度。
小女孩会对喜欢极了的男孩子说“你讨厌死了”。
小男孩面对喜欢极了的女孩子也不去温柔呵护,反而会时不时去欺负一下对方。
这就是“反话”,或者说是反常意思的表示。
我们知道,传颂最广的一首说“愁”词,是辛弃疾的名篇《丑奴儿》,年少轻狂,不知道什么是愁的时候,爱上层楼说愁,可等到看尽人情冷暖,尝遍世间疾苦后,却只是淡淡道一句:天凉好个秋。
或许,只有在这样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方式里,才能真正表达灵魂的欲求。
东晋名家谢安在一次家庭聚会时,问他的子侄们,《诗经》里哪一句诗你觉得最美?
侄子谢玄回答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诗,出自《小雅·采薇》,这是一首伤到极致却并不哀的歌。
在我看来,这首诗最终只表达了一个情绪,那就是——我心伤悲!
读这首诗不能急躁,要不然,就会错过作者一层层累积起来的意思表示。
《诗经·小雅·采薇》全诗一共6章,可以分割成3层内容。
1.野豌豆苗承载的哀伤第一层内容是1~3三章,采用比兴的手法,说的是戍役在外的士兵挖野菜的故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重章叠词,反复咏叹思乡的感情。
采薇,薇,就是野豌豆苗。薇亦“作”止、“柔”止、“刚”止,是说了野豌豆苗从刚发芽,到抽出柔软的丝,再到豆苗僵硬变老的过程。用段落描写来推进文章时间,如同电影里日升月落的镜头,把一年年的心忧和时间的煎熬放在一起,让人更觉得难过。
靡室靡家,没有家没有归途,是因为作者是兵卒,猃(xian)狁(yun)犯我中华,要保家卫国,只能先舍弃自己的小家。
什么时候打跑猃狁,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小日子。这是一个士兵为家为国的觉悟。
有此觉悟,才会忧心烈烈,饥寒困苦也在所不辞。
家,代表的是个人舒心的日子,国,代表的是与自己相关的所有人能安乐生活的日子。
猃狁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周朝的北部,是北狄人,即汉时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
为了争夺资源,猃狁人一直在和华夏争斗,纠缠到汉武帝打败匈奴。
而在周朝的时候,一个普通士兵,是看不到战争尽头的。王事靡盬(gu 音古),这个盬字,是休止、停止的意思,何时结束战争,没有人知道。
这一层用“我行不来”结束,我行不来,我回不了家,是深深的无奈。
2.小兵抗责任的肩膀很痛第二层是四五两章。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这两章描述了军队作战的紧张。先秦时期,战车强的国家军事力量就强大。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就在君子之车上。戎车就是战车、是坦克,思归之情在这里暂时转为斗志昂扬的豪气。一月三捷,可以说得豪气干云了。
四牡,是四匹公马,一驾驷马,君子、小人、马、车,用一切能聚集的力量去抗争。
小人,指的是士卒。小人所腓,就是士兵们倚着战车向前冲锋陷阵。
我们中国象棋里的兵卒,只能一直向前冲,过了河就回不了头。而当战事敉平后,回想的时候可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已经取得了胜利。
这两章的描写中,充满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小的士卒决定不了自己的前途,只能向前向前再向前冲,责任感通过行路、驾车、胜利的过程就直白地摆在读者眼前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中文就是奇怪,哪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最简单最动人的句子也无需翻译。这几句就有这个味道。
我每次读这几句的时候,脑子里总会自动播放马頔的那首《南山南》。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第一句“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的意境何其相似?
你不是你,你是我的思想,我的乡愁,我的梦,或者可以说,诗里歌里表述的“你”,只是我向往的一个灵魂状态。
我也不是我,我是你的承载,你的根基,你的成败,我是“你”这个肉体的审视者。
诗里歌里的你我其实是一体的。是一个灵魂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所以,你越是在南方的艳阳里,我就越觉得大雪纷飞,而我也可以在想到你时,突然在北方的寒夜里感到春天的明媚。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他在这头,牵挂的人在那头。
李宗盛唱《山丘》,将自己的一生涓滴意念,唱进歌里汇成了河,他和他自己的意念各自一端,望着大河弯弯互相审视。
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对比性太强烈。
清代学者王夫之写了本《姜斋诗话》,专门评价诗词,说这两句诗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这种写法可以成倍地增加哀和乐的程度。
无论以乐为哀,还是以哀为乐,都是反着说感觉。
2020年2月10日,电影《小丑》以11项提名领跑第92届奥斯卡奖,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改编剧本等重磅奖项。
这部片子的小丑脸上常年画着笑容,谁又知道他心里的悲哀?
而《采薇》的终章是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八个字结尾。心的悲伤,只有大脑知道,其他人都是“莫知”的。
南山南和北海北,都是最远的极点,三千多年前的诗就已经这样运用修辞了,用小刀细细地刨开这样一层层地分析,你是否也感觉到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