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城落后,日军在旅顺展开大屠杀,对城内进行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遇害人数达二万人以上。结果,日军仅用不到一天时间,付出426人的伤亡,就拿下这座重兵把守的要塞,清军则付出3600多人的伤亡。10月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同日日军在庄河花园口登陆,11月9日,攻占金州,10日攻陷大连湾,至此清军在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日军陆军总司令山县有朋11月21日,旅顺要塞陷落。其实清军在旅顺的防御工事,经营10余年,耗费白银数千万两,修筑得十分坚固,而且驻守兵力达14700人。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1)

数千日军集结鸭绿江沿岸,而对面的清军则是混乱无度的状态。

山县有朋当即下令:“全军渡河!”

就这样,10月25日,日军在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成功,在受到清军虚弱的抵抗后,日军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被迫撤出阵地。

日军攻陷虎山后将司令部移于虎山。

10月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同日日军在庄河花园口登陆,11月9日,攻占金州,10日攻陷大连湾,至此清军在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2)

日军陆军总司令山县有朋

11月21日,旅顺要塞陷落。其实清军在旅顺的防御工事,经营10余年,耗费白银数千万两,修筑得十分坚固,而且驻守兵力达14700人。

结果,日军仅用不到一天时间,付出426人的伤亡,就拿下这座重兵把守的要塞,清军则付出3600多人的伤亡。

城落后,日军在旅顺展开大屠杀,对城内进行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遇害人数达二万人以上。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3)

旅顺大屠杀

日军的野蛮行径,就连李鸿章见到这种情况也很害怕,他想让丁汝昌率领剩下的北洋舰队出来阻止日军的海陆同攻,但是受到丁汝昌的坚决反对,从而使得北洋水师继续困守在威海卫港内。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4)

旅顺大屠杀

12月24日,镇远号退入威海卫时触礁,经抢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海作战,管带林泰曾引咎自尽。

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共25000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山东荣成龙须岛登陆。

1月30日,日军攻陷威海卫南岸炮台。

2月3日,日军攻陷威海卫城,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书丁汝昌劝降,被丁汝昌拒绝。

2月10日,定远号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随后刘步蟾生吞鸦片自杀。

2月12日,丁汝昌在绝望中自杀。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5)

丁汝昌

2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在英国籍海军军事顾问建议下,由最年轻管带、日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长萨镇冰向日军献降,济远,广丙,镇中,镇东等10舰为日军所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萨镇冰驾驶康济舰并载着丁汝昌等六人灵柩离开刘公岛。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6)

日军所绘的威海卫之战

海军遭此大难,陆军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辽东的日军佯攻辽阳,光绪皇帝中计,亲自下令围攻海城的清军主力救援辽阳,结果日军迅速调动兵力,进攻清军交通枢纽牛庄,企图围歼被孤立在牛庄的清军主力。

最终双方主力爆发田庄台决战,清军由宋庆领导有20000人,日军由山县有朋领导有6000人。双方大战一场,宋庆在清军主力被围歼前下令撤退,但还是付出了2000人阵亡,上千人伤残的代价,而日军仅阵亡16人,伤144人。战后清廷被迫议和。

1895年4月17日,清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7)

日军所绘的迎接李鸿章来马关

由于当时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对外舆论宣传特别好,营造出“日本以弹丸小国为了维持正义而反抗庞大的清国”,西方国家都以为日本是正义的一方。

但是参加过黄海海战的美国人马吉芬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和无耻,因此他负伤回国后,在美国报刊上撰文并各处演讲,将他所亲见亲历的北洋海军的战斗情况介绍给大众,但被当时的舆论当作疯子,认为是他头部的战伤使得他精神错乱。

1897年2月12日,马吉芬自杀,穿着一身北洋海军军服,盛殓在铺盖着黄龙旗的棺柩中下葬。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痛了很多中国人的心。

当时,有三个先进的中国人各自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文选择革命、而张謇选择实业。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救国。

张謇曾言:“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于是张謇放弃在朝中的高官厚禄,放弃了状元的身份,毅然返乡兴办实业,史称“实业救国”。

在张謇的带动下,很多中国人都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比如荣氏兄弟、侯德榜、简照南等人。

而张謇,被后世尊称为“状元实业家”。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8)

张謇

清日甲午战争后,东北已经没有战事了,袁世凯奉命随军撤回天津。

这时,大臣胡燏棻聘德国人为教官,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式陆军—定武军;不久胡燏棻被调职,奕劻、翁同龢、李鸿章、荣禄联名保荐袁世凯练兵有功接办。

之所以保荐袁世凯,除了想拉拢袁世凯以外,其实在朝鲜期间,袁世凯也曾有练兵之举,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得到朝廷允许后,1895年11月19日,袁世凯奉旨督练新式陆军。

袁世凯先后派人到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招募2250名步兵,300名骑兵,再加上4750名定武军。新军练成后,作战兵力达7000人,另有长夫、伙夫、马吏3800人;设有步兵5营、炮兵1营、工程兵半营;有重炮18门、快炮24门、马炮18门;此军成为中国近代首先采用西方陆军编制的军队。

袁世凯这次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的练兵,史称“小站练兵”,这股兵力后来成为清末陆军主力,也是将来袁世凯纵横四海的家底,也是北洋军阀的雏形。北洋军阀大多也出自新军当中,如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曹锟、冯玉祥、孙传芳、张勋等人。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以德军为蓝本,制订一整套近代陆军的招募制度、组织编制制度、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以及粮饷制度等内容的建军方案,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军、淮军的旧制。在军事装备上,袁世凯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

小站练兵培养了一大批近代新军事人才,加快了旧军队的淘汰,促进了清军的近代化。

袁世凯善于笼络人心,事必躬亲,重视官兵福利,亲自监督发饷,避免贪污舞弊,重视军人的装备是否齐全,士兵非常爱戴、感念。

他也善用洗脑方法,每日操课前后,军官都有“三问”,第一问:“我们吃谁家的饭?”所有士兵齐声回答:“袁宫保的饭!”。二问;“我们穿谁家的衣?”齐答:“袁宫保的衣!”第三问:“那我们为谁家死,为谁家出力?“齐答:“为袁宫保死,为袁宫保出力!”士兵们皆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敬若神明。竟达到了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的程度。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9)

小站练兵时期的袁世凯

这里插一下朝鲜闵妃的结局。

甲午战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终止清朝与朝鲜的藩属关系。

后来日本在的东北亚势力扩张,使日本与俄国矛盾激化。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清朝付出了3000万两赎辽费

朝鲜高宗和闵妃在意识到东北亚势力格局变化之后,转而联合俄国对付日本。

1895年7月6日,闵妃在美国顾问李仙得建议下推翻朴泳孝亲日内阁,并且组建亲俄内阁。日本意识到闵妃对其在朝利益的威胁后,于10月8日,日本公使三浦梧楼与朝鲜亲日派发动宫廷政变,唆使日本浪人和400名日本守备队员,打着云岘君的旗号,攻入景福宫杀死闵妃,并焚尸,推翻亲俄内阁,史称“乙未事变”。

事变后,日本强迫高宗李㷩贬闵妃为庶人,被李㷩强烈拒绝。

1897年,高宗李㷩称帝后,追赠她为明成皇后,并于当年11月21日为她举行国葬,葬于东大门外之洪陵。

李㷩还派人前往清国南京,考察明朝初年高皇后(马氏)的孝陵,参酌其规制修造洪陵,后因发现高皇后陵“以文玉雕镂,计我国库一年经人之数,尚不及什一之费”只好从简修建洪陵。

即使如此,洪陵也是“前后靡费百亿,为国朝山陵之冠”,足见高宗李㷩对闵妃之情。

话说回来,正当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之际,清廷内部出现了大事件。

这就是课本上必讲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兴办京师大学堂等举措,光绪皇帝在百日内发布了百道新政,引的守旧派人人自危。

守旧派跑到颐和园去向慈禧太后哭诉“皇帝要断发易服,这是要去大清的命根子了”“辫子可是大清之根本,中华之象征啊......一提到辫子,那大清都是人人自豪呀”“辫子没了,还怎么活呀”。

这些话慈禧太后听了,也很生气,但是总不能皇帝还没亲政两天就把他撤了吧,就说再忍忍。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10)

光绪帝

尽管如此,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依旧发生了激烈争斗,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自然就成了重要人物,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

早在小站练兵期间,袁世凯积极为维新变法奔走,他加入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强学会,与康、梁等维新派过从甚密。

1898年9月16日,光绪皇帝听从康有为建议,召见袁世凯,两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交流非常成功,光绪皇帝赏赐他为候补侍郎,让他好好干,练好兵。

到了次日,康有为接到光绪皇帝密诏,密诏中光绪皇帝认为自己皇位不保。于是康有为派谭嗣同前往游说袁世凯,要他举兵勤王。

趣史新说袁世凯(中华通史外传袁世凯大传)(11)

康有为

当晚,谭嗣同与袁世凯秘密在京郊法华寺见面,谭嗣同要求袁世凯率领敢死将士数百,保护光绪皇帝登上午门,杀掉荣禄,进攻颐和园铲除太后一党。

那鬼精鬼精的袁世凯会同意谭嗣同的要求吗?请看下一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