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道德经第二章)无为: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违背了人类本性,背离自然意志,束缚心灵,丑化人性的事。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是顺应自然而为的意思。无为不但是道家提倡的处事态度,也是老子的一个哲学观,适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注释】【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是永恒的、绝对的,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世间的一切价值取向都是人为设定的,其中必然充斥着不同个体之间相异的主观判断,这就是引起人世间纷争的根源。
都知道什么是善,就不善了。同样,就有了善与恶以及中间无数细微的等级差别,就有扬善抑恶、隐恶扬善或隐善(对对手)扬恶,就要纷争,夸大或缩小,伪、饰这个善。而这是不善的。
所以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相比较而存在,谁也离不了谁的概念。要一个不要另一个。根本不可能。所以有道行的人,得道之人,不做那些虚妄的事情,不说那些无用的蠢话空话假话。不硬较劲而使事情自然做成,不声嘶力竭而使教化润物细无声。让万物自然发展运作,不越俎代庖。有了创造和成绩,并不据为己有。有了作为,并不依仗之端起架子。有了功劳,也不因而自傲膨胀。越是不争夺不膨胀,你就越有威望。越有公认的成就,越是否定不了,抹杀不了,歪曲不了,遮蔽不了。
老子的见解是超前的,从对于价值的思考进展到万物万象的相对性上来了。这也是一个提醒。老子提出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就是说,你只有不居功自傲,你的功劳才能被众人长期承认。这样的说法客观上接近放长线钓大鱼,接近吃小亏占大便宜,接近大智若愚,接近曲线为己。“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老子关于行“无为”之道的方法论。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无为: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违背了人类本性,背离自然意志,束缚心灵,丑化人性的事。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是顺应自然而为的意思。无为不但是道家提倡的处事态度,也是老子的一个哲学观,适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居:居功自傲。
是以:“以是”的倒装结构。因此之意。以,因为。是,这。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那么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那么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说有和无相互依赖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而存在,高和下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相互协调,前和后相互依伴,这是永恒不变的客观实际。因此,圣人以无为去处事,施行不言的教化。他任由世间万物振兴却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功成名就也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恒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