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都风土人情的唐诗(成都将再现红墙黄瓦的古诗美景)
有关成都风土人情的唐诗(成都将再现红墙黄瓦的古诗美景)深挖文化内涵 红墙记忆园再现古诗意境怎么建?“柳从黄瓦街头发,花向红墙巷口看。”在东马棚街东下4栋棚户区改造地块,青羊区首个小游园、微绿地“红墙记忆园”初步建成,现正进行最后的文化标识以及休闲座椅打造等收尾工作,预计9月底前建成。建成后将重现少城红墙巷景观,成为一条展现少城过往的文化展廊。汪家拐街道的包家巷万达公寓西北侧、文庙西街汇夏少城西侧2个点位也即将建成。少城片区将打造红墙记忆园;金沙片区将传承古蜀文字为特点建设主题园;新城片区将结合“花重锦官城”建设建设苏坡芙蓉园,让市民与一代文豪东坡先生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诗词大会……成都将再现红墙黄瓦的古诗美景,期待!
花向红墙巷口看
柳从黄瓦街头发
清寂堂诗中明媚的闺里风光
即将被鲜活再现
“柳从黄瓦街头发,花向红墙巷口看。”在东马棚街东下4栋棚户区改造地块,青羊区首个小游园、微绿地“红墙记忆园”初步建成,现正进行最后的文化标识以及休闲座椅打造等收尾工作,预计9月底前建成。
建成后将重现少城红墙巷景观,成为一条展现少城过往的文化展廊。汪家拐街道的包家巷万达公寓西北侧、文庙西街汇夏少城西侧2个点位也即将建成。
少城片区将打造红墙记忆园;金沙片区将传承古蜀文字为特点建设主题园;新城片区将结合“花重锦官城”建设建设苏坡芙蓉园,让市民与一代文豪东坡先生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诗词大会……成都将再现红墙黄瓦的古诗美景,期待!
怎么建?
深挖文化内涵 红墙记忆园再现古诗意境
在小游园、微绿地的规建设计中,成都着重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一园一主题、一地一特色”。“初步形成了三国文化、少城文化、古蜀文化和东坡文化等文化分片。”
点位打探
→ 少城片区
凸显“少城”历史文化,将再现有着历史渊源的少城红墙巷景观,着力打造蕴含历史记忆的文化绿廊,通过种植柳树、黑色景墙等方式重现“柳从黄瓦街头发,花向红墙巷口看”闺里风光;承载成都历史变迁的少城古城墙,将以空间整合、增花添彩、重塑记忆等手段重塑城墙记忆。
→ 金沙片区
一个展现古蜀金沙文化的文字园也将清波路与蜀鑫路交叉口建成。“比甲骨文还古老、成熟的文字将在这里找到承载宣传空间。”
→ 苏坡片区
在光华东三路与培风路的交叉口,设计了苏坡芙蓉园,有苏轼画像、苏轼诗词、苏轼雕塑以及诗词竹简、诗词表演广场——在这里可以与一代文豪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诗词对决。
→ 小关庙片区
将充分展现三国文化。
变啥样?
结合慢行系统 将建儿童趣味跑道
小游园、微绿地要实现“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比如,古蜀思乐园就将建设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传播更多的环保知识↓↓↓
建设儿童趣味彩虹色跑道,让孩子们在阳光草坪之间自由奔跑……↓↓↓
同时,将结合城市慢行系统的打造,引导居民采用“步行 公交”、“自行车 公交”的出行方式。目前,该区正在对少城片区进行城市慢行系统设计。针对该片区的4个小游园、微绿地,将有机与小街区规制衔接,融入城市慢行系统进行设计打造。
这些小游园、微绿地还将配备充足的照明、座椅等便民设施,有条件的还将配置公厕。
@成都的小伙伴
你们家将再现红墙黄瓦的古诗美景哦~
“
爱吃火锅,更爱喝茶,不爱没有阳光的天空;爱摆龙门阵,爱打望,不爱没有田园的水泥森林。爱这座城,她发展最快;恋这座城,她生活最慢。爱熊猫,也爱表达;爱互动,更爱分享。我是小微,在成都,爱成都!
”
在下面留言,和小微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