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敏感自卑的人要怎么自救(敏感人群这样做)
过于敏感自卑的人要怎么自救(敏感人群这样做)高敏感度的人感受力强,能够感知到事物微小的变化,在和他人相处中,非常注重礼节,在团队中是非常好的协助者,所以高敏感度的人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把负面的如焦虑、抑郁、自卑等特点规避掉,变成正向的能量,岂不是扬长避短,成为人生赢家?换言之就是说,很多高敏感度的人是天生的,并不是病态,或者不好。高敏感人群,我惹谁了?心理学博士伊莱恩·艾伦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群当中大概会有20%的人,他们大脑天生就是异常敏感的。正是因为这点,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会有很强烈的反应,对别人的情绪也会产生更强的生理反应,比如说高敏感的人受到外界刺激时比普通人更容易生气。伊莱恩在一本畅销书《高敏感度人群:别被世界打垮》中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有一类人,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会把不接纳自己,在意别人的眼光,完全当做一种自卑的产物,或者原生家庭受到否定的产物,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是因为自己是高敏感度的体质而不自知。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驼背已经很严重,看着她曼妙的身材,漂亮的脸蛋,却因含胸驼背,非常减分。遗憾之余,问及原因,才知道在她青春期发育时,因特别敏感,对于别人的眼神、偶尔的一两句评语总是耿耿于怀,于是总是弓着腰,驼着背,含着胸走路。
久而久之,时间长了,竟然改不过来,成了终身的遗憾。问她当时是有什么顾虑,她坦言,当时这样走路,就是希望刚刚发育的胸脯不再那么惹人眼。
电视剧《祈望》中的小女孩,为了避免同学议论自己正在发育的胸部,用胶带在自己的上身缠绕无数圈,只为把自己的胸部裹起来。
这就是典型的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能直面正视自己,总是将别人的看法放在第一位。
高敏感人群,我惹谁了?
心理学博士伊莱恩·艾伦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群当中大概会有20%的人,他们大脑天生就是异常敏感的。正是因为这点,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会有很强烈的反应,对别人的情绪也会产生更强的生理反应,比如说高敏感的人受到外界刺激时比普通人更容易生气。
伊莱恩在一本畅销书《高敏感度人群:别被世界打垮》中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有一类人,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会把不接纳自己,在意别人的眼光,完全当做一种自卑的产物,或者原生家庭受到否定的产物,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是因为自己是高敏感度的体质而不自知。
换言之就是说,很多高敏感度的人是天生的,并不是病态,或者不好。
高敏感度的人感受力强,能够感知到事物微小的变化,在和他人相处中,非常注重礼节,在团队中是非常好的协助者,所以高敏感度的人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把负面的如焦虑、抑郁、自卑等特点规避掉,变成正向的能量,岂不是扬长避短,成为人生赢家?
那么如何才能放下敏感,学会接纳自我?
第一个方法是:告诉自己,我没有那么重要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那年天冷了,母亲用小姨不穿的一件衣服改小变成我的一个袄子,尽管已经改小,穿在我的身上,依然像个大氅,尤其是大红的颜色,血淋淋的,好像在宣示我和别人不一样。
上学时总觉得别人都在看我,尤其是上早操时,会觉得操场上所有人都在看我,笑话我,放眼望去,总觉得自己是整个操场上最显眼的那个人,内心的自卑感不由得蹭蹭地往上升。
心理学上把这种“别人都在看我”的心理叫“聚光灯效应”,说的是我们总是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总觉得自己是舞台中央的主角,是聚光灯下的高光人物。
其实自己哪里有那么重要?
事实就是这样,可能谁也没有注意到你,你关注的点,别人并没有关注到。就像别人根本没有在意我穿的什么衣服,就算看到了,也只是看一眼而已,转眼就忘记了。
而我,却把这种子虚乌有的眼光存留在内心,进行自我伤害,自我否定。
所以,当我们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感到焦虑、自卑、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时,不妨告诉自己:我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我只是太关注自己而已。
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关注度,这时只要提醒自己,别人对你的注意力,其实只有你想象的一半还要少。
第二个方法是:停止自我诅咒,做自我肯定的练习
知乎上有人说,一个朋友用年终奖为她的母亲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主要是心疼母亲腰不好,还总是要打扫卫生。
当这位朋友拆完包装,喜滋滋地准备给母亲演练如何操作时,母亲坐在沙发上,双手抱在胸前,很生气地数落她:“你们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广告宣传什么就买什么。你平时要是知道节俭,少买点这些没用的东西,都攒钱买下一辆车了!”
她听后,直愣愣地说了句“那我退回去。”转身回到房间,关了门,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哗啦啦就下来了。
这位朋友其实一直想讨好母亲,也在内心里渴望得到母亲的肯定、夸奖和赞扬,但是始终得不到,因为这样,也总是觉得是自己不够好,自己不会讨人喜欢,难免生出自卑,也难免会自我诅咒,自我否定。
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到自己,活得小心翼翼不像自己,不敢靠近别人,也不愿意让别人靠近自己。
甚至别人的一个眼神,就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双方发生争执,即便自己被伤害,也会内疚地去道歉;事事为别人考虑,心很累,心理压力也会越来愈大。
其实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压力。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因为某些事情,留下伤痕,伤口愈合后,还不忘总是提醒自己,这无异于给伤口上撒盐,这种行为就是在进行自我诅咒。
停止自我诅咒,就是要找到让自己产生伤痛的事情,仔细分析,到底应不应该停止诅咒,肯定自我。
比如那位母亲,她不耐烦的表情、不近人情的语言未必就是对女儿的不认可,也不一定就是认为孩子有错,只是她习惯了目前的生活方式,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也心疼女儿总是花钱,攒不下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母亲或许看到别人都开着车去上班,而自己的女儿却依旧天天搭公交,自己又没有能力给孩子买车,心疼女儿,所以说话难听了点,并不代表她不爱你,也并不代表她不认同自己的女儿。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换个角度,看到积极正能量的一面,而不是自我诅咒,把所有的问题都大包大揽在自己身上,对自我进行伤害。
笑话!别人的一个眼光,就能将我们打垮?做梦去吧!
信念是人生的火把。点燃相信自己的火焰,相信自己,认同自己,肯定自己,才可以活出精彩的自我。
巴菲特说:把别人的评论当作无足轻重的事。
明代唐寅更是把别人的眼光当作不能洞察世事的笑话,所以才有了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豁达。
停止自我伤害,按下自我疗愈的按键,肯定自我,认同自我,没有什么比我们自己看重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了。
放弃自我诅咒,学会自我肯定,当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时,不妨提醒自己:做自己的事,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