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惠州推动丰产增收)
惠州市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惠州推动丰产增收)从2013年至2022年,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三农”工作,围绕抓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0年来,惠州各地各部门严守耕地红线,加快良田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动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惠州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 村民 蔡潭桂:这片土地原来是撂荒了,自己感到都很心痛。现在就把这里开发了,看到这里一片绿油油的,又带动村民有工作,这次的产出、产量也不错,觉得心里很高兴。品种、技术改良是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惠州还强化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建立柏塘山茶种苗培育基地,繁育小叶紫芽茶苗、柏塘山茶苗等特色茶种,辐射带动茶农改良品种,增产增收。与此同时,惠州还与省农科院实现深度合作,将一流的农科技术,通过院地合作源源不断地为惠州农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产品生产品质提升。科技赋能种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农机农艺、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稳定之本、安全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十年来,惠州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让中国饭碗不仅端得更稳,成色也更足。
金秋时节,惠阳区平潭镇,青绿的水稻田里开始冒出一株株的稻穗,预示着即将迎来的丰收。农技人员正手握着“五广丝苗”,仔细查看长势,并提醒管理人员要加强田间管理。
五广丝苗是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是2022年惠州市扶持粮食科研项目引进的新品种之一。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种子推广部部长 单泽林:今年以来,我们引进了400多个粮食作物品种,在全市开展表证示范,建立39个粮食作物示范基地,繁育分发了8.8万公斤的优质稻种子,示范面积达到4.4万亩,示范基地品种比普通品种都要高产10%以上,还兼顾到优质,这些品种在我们惠州都非常受欢迎。
品种、技术改良是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惠州还强化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建立柏塘山茶种苗培育基地,繁育小叶紫芽茶苗、柏塘山茶苗等特色茶种,辐射带动茶农改良品种,增产增收。与此同时,惠州还与省农科院实现深度合作,将一流的农科技术,通过院地合作源源不断地为惠州农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产品生产品质提升。
科技赋能种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农机农艺、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今年上半年,惠州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应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预期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9.47%,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51%。
要确保粮食安全,耕地是根本。近年来,惠州扎实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粮食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任务范畴和全市乡村振兴“九大攻坚”行动。截至9月,全市完成撂荒耕地复耕面积4.39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23%。
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 村民 蔡潭桂:这片土地原来是撂荒了,自己感到都很心痛。现在就把这里开发了,看到这里一片绿油油的,又带动村民有工作,这次的产出、产量也不错,觉得心里很高兴。
从2013年至2022年,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三农”工作,围绕抓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0年来,惠州各地各部门严守耕地红线,加快良田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动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惠州特色粮食安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