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怎么防御东京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死伤无数)

日本怎么防御东京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死伤无数)战后,不断有日本人要求李梅为大轰炸死难得的日本平民公开道歉,日本政府为死难的平民修建了纪念公园,纪念碑,每年都有许多民众去悼念死难的平民,李梅将军直到弥留之际也依旧是拒绝道歉的,他一生也拒绝到访日本。不错大轰炸死难的确实很多是日本平民,有罪的日本政府和军人,但是反过来说,日本政府的官员和日本军人不正是从日本平民中选拔而来的吗?他们不就代表日本平民的意愿吗?这样你们还觉得日本平民没有罪吗?还觉得死得太无辜吗?恶人还需恶人磨,可以说平民的基因是坏的才能产生这木多刽子手和战犯。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在欧洲战场的优异表现,李梅早已成为军中的网红了。此时的李梅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飞机和合适的机场。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领导终于发话了,老李呀,别再欧洲被服厂绣花了,来远东吧,这里有更大的流量平台,让你带的货也是最先进的轰炸机。李梅心里明白,东风终于来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李梅将军凭借一己之力,让23万日本人葬身火海,造成了58万伤亡,将包含东京在内的96座日本城市焚毁过半,导致上百万人无家可归,伤亡人数竟超过了后来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广岛和长崎,同时,严重地破坏了日本的军事工业和军事设施,直接加速了日本战败的过程。这个人就是柯蒂斯.爱默生.李梅,一个让日本人永远谈虎色变的名字。他对东京的火攻在战后也一直饱受争议,更是被日本人称之为鬼畜。但李梅一直拒绝道歉。

日本怎么防御东京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死伤无数)(1)

日本怎么防御东京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死伤无数)(2)

李梅将军出身普通,却立下了不世之功,37岁时就成为美国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并在晚年差一点成为美国副总统,他的事迹很好的证明了我们常说的两句鸡汤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以及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1906年李梅出生于俄亥俄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没有矿,而又朝中无人进入西点军校是不可能的了,李梅只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了预备役。先记住土木工程这四个字,这将会在轰炸东京行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努力,李梅在参军两年后终于成为现役飞行员。31岁之前的李梅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直到193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没被调往第二轰炸机大队开始转飞轰炸机。

日本怎么防御东京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死伤无数)(3)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在六艘航母和350余架飞机的突袭下,美军被这闷头一棒打得狼狈不堪,不仅损失了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和188架飞机,更是付出了3000多的伤亡,两个月才缓过劲来。这对一向趾高气扬的美军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而作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的李梅对日本不讲武德的偷袭行为感到不齿的同时,他的使命感也让她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他发誓一定要让日本人付出百倍的代价。无奈,美国当时却没有可以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飞机和合适的机场。

在罗斯福的一再坚持,李梅的同僚杜立特也不会寒酸到从陆军航空队中勉强凑齐了16架B25、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冒险从航母上起飞去执行,被称作自杀任务的杜立特空袭,结果却只给日本挠了挠氧氧,飞机还不得不迫降到中国。当时李梅正在欧洲战场与德军鏖战,他自知复仇的时机不成熟,但却也没有闲着。她先是亲自组建并训练了第305轰炸机大队,李梅的作战风格无疑是勇猛而富有冒险精神的。在执行某次任务之前,李梅向机组人员发布了一条令人胆战心惊的命令,不许采取规避战术动作。这一命令让他的编队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和更小的伤亡,也让他声名鹊起。也许战争中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他随后更是凭借自己掌握的理工科知识,经过潜心研究和概率计算,对轰炸机的编队形式和轰炸技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革新,这其中就包括交错式飞行编队里没将这些都写进了飞行战术手册。可以说,有勇有谋的李梅不仅在欧洲战场,取得了骄人战绩,同时也为大规模轰炸东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在欧洲战场的优异表现,李梅早已成为军中的网红了。此时的李梅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飞机和合适的机场。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领导终于发话了,老李呀,别再欧洲被服厂绣花了,来远东吧,这里有更大的流量平台,让你带的货也是最先进的轰炸机。李梅心里明白,东风终于来了。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海战中的节节胜利,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比如马利亚纳群岛被美军控制了,合适的机场有了。而另一方面,飞机也有了,那就是B29空中堡垒远程轰炸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轰炸机B29,长30米,翼展40米,航速600公里,每小时飞行高度可达1万米,其他飞机连摸都摸不着,最大航程达到了变态的6000公里,最大载弹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九吨,妥妥的空中大杀器。与之相比,杜立特之前开的那就是玩具。1944年底,再炸残了德国之后,李梅被调到太平洋战区,指挥驻中国、缅甸、印度地区的第20轰炸机联队。他也终于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那个任务,轰炸东京。数十万日本人恐怕还不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丧钟已经敲响,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要说一般人此时肯定有点迫不及待了。但李梅可不是一般人,他先搞了几次小范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李梅除了有聪明而又冷静的头脑之外,还有认真的态度,你没认真地作了分析和总结,第一,日本的军工生产很多都是小作坊,比较分散,而日本的云层比较厚,气流也不稳定,高空轰炸,弹着点离散太大,命中率低,在德国用的那套日间精确轰炸战术并不适用,第二,日本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并且消防人员和消防设施严重不足,用燃烧弹比炸弹来的效果要好。别忘了,李梅可是学土木工程的。第三,白天日军的防空火力较强,夜间由于日军缺少炮瞄雷达,防空火力基本形同虚设,第四,要想保证轰炸的效果,载弹量还必须加大。

于是李梅很快调整了作战方案,第一,改日间高空精确轰炸为夜晚低空俯冲轰炸,第二,改高爆弹为凝固汽油弹和白磷弹,第三,拆掉所有机炮和配但并限制油量,进一步提高载弹量,第四,先在预定目标使用照明弹,接着用单机投放燃烧弹,拉出一个火十字,再让机群覆盖并向周围延伸。不得不说,李玫的作战方案有清晰的思路,又有非常高的可执行性。一切准备就绪,让日本人永远记忆犹新的那一天终于到了。1945年3月9日至十日,334架B29从关岛直扑东京,实行轮番地毯式轰炸,投下两千余吨燃烧弹,每枚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东京市中心温度瞬间升到了1000度以上,形成了火灾旋风。这样的高温下,市区内所有可燃物包括人体都会烧着,联合水都会瞬间蒸发,就算不被烧死,因为剧烈燃烧瞬间消耗掉了氧气,也会马上让人窒息而亡。有几处大火燃烧四天才慢慢熄灭,远在250公里外的太平洋上仍可看到冲天火光。据事后统计,此次轰炸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被全部摧毁,同时将东京市中心41平方公里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不这一句共炸死、烧死8万。另外并有十万人被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大火之后,接到上布满了残缺不全已经烧焦的尸体,空气中充斥着难闻的气味。日本政府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将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而美军仅仅付出了九架飞机被击落了五架重伤的代价。接下来,李梅又继续指挥美轰炸机群对名古屋、大阪、神户等96座城市持续了三个月的轰炸,一共出动飞机3.3万架次,投掷弹药16万吨,将整个日本变成了一片火海,造成了23万日本人死亡以及35万人受伤。东京更是前后被轰炸了四次,成为一座鬼城。李梅的轰炸作战,直到燃烧弹的库存被打光才告一段落。为了打击日本的信心,在轰炸之前,李梅还会空投传单,预告下一个将被空袭的城市。这无疑在日本民众之中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大量城市居民选择逃离城市,整个日本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连续的轰炸摧毁了日本的大部分军事设施、兵工厂,严重地动摇了战争基础,日本逐渐无以为继,走向战败。

日本怎么防御东京大轰炸(东京大轰炸死伤无数)(4)

日本曾宣称1亿玉碎,美国做过估算,如果要攻占日本本土来迫使日本投降,需要付出100万伤亡的代价,这个是美国无法接受的。李玫的火攻和后面的两颗原子弹无疑避免了这巨大的伤亡。李梅通过此战报了珍珠港的一箭之仇,美国也进一步向世界宣示,敢惹美国者都不会有好下场,美国是有仇必报,而且是加倍奉还。客观上也巩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按说日本遭受了这么大的伤亡,其中很多还是平民,可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日本人不值得同情呢?首先,战略轰炸本就是日本创立,作为侵略者的日军在1932年凇沪抗战时对上海闸北贫民区的轰炸,以及1933年对重庆和成都的轰炸,那才真的是灭绝人性。其次,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马尼拉大屠杀和菲律宾虐杀美军战俘事件,犯下了人神共愤的滔天罪恶,早就让各国人民厌恶至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战后,不断有日本人要求李梅为大轰炸死难得的日本平民公开道歉,日本政府为死难的平民修建了纪念公园,纪念碑,每年都有许多民众去悼念死难的平民,李梅将军直到弥留之际也依旧是拒绝道歉的,他一生也拒绝到访日本。不错大轰炸死难的确实很多是日本平民,有罪的日本政府和军人,但是反过来说,日本政府的官员和日本军人不正是从日本平民中选拔而来的吗?他们不就代表日本平民的意愿吗?这样你们还觉得日本平民没有罪吗?还觉得死得太无辜吗?恶人还需恶人磨,可以说平民的基因是坏的才能产生这木多刽子手和战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