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追风筝的人(宝藏书单追风筝的人)
书籍推荐追风筝的人(宝藏书单追风筝的人)为保证阅读效果,我尽量减少剧透,只给没读过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富家子弟和穷朋友之间报恩与赎罪的故事,非常精彩,有空可以看看。而《追风筝的人》,这本由阿富汗人写的,介绍阿富汗本国文化的书,却没有被仇恨埋没。它于2003年6月在美国得以出版,并且广受读者好评。今天想推荐给大家的书,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这本书就是出生在阿富汗的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写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相当畅销,读者很多。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本书其实生不逢时,其成书于美国的“911事件”期间。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美国世贸中心,造成代表美国金融形象的地标建筑轰然倒塌,这一事件使美国和阿富汗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民间甚至产生了国与国的民族仇恨。
祝你在阅读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大家好,欢迎来到智汇阁,我是阁主心若。今天,我继续在自己宝藏书单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大家,祝大家在阅读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我和大家一样,平时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消遣和娱乐。特别是读小说和散文,大多会在工作之余用于放松。
不过,读得多了,我意识到,文学真正的价值,远非这么简单。文学是一种通用的,能够向世界介绍本国文化、定争止纷,促进国与国合作的渠道。
今天想推荐给大家的书,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这本书就是出生在阿富汗的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写的小说《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
这本书相当畅销,读者很多。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本书其实生不逢时,其成书于美国的“911事件”期间。2001年9月11日,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美国世贸中心,造成代表美国金融形象的地标建筑轰然倒塌,这一事件使美国和阿富汗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民间甚至产生了国与国的民族仇恨。
而《追风筝的人》,这本由阿富汗人写的,介绍阿富汗本国文化的书,却没有被仇恨埋没。它于2003年6月在美国得以出版,并且广受读者好评。
为保证阅读效果,我尽量减少剧透,只给没读过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富家子弟和穷朋友之间报恩与赎罪的故事,非常精彩,有空可以看看。
附上书友美人鱼写的书评:
我用一天时间就读完了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写的非常流畅。
这本书讲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阿富汗的阿米尔少爷和仆人哈桑的故事。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通过友谊、逃避、背叛、救赎四个阶段,为我们写了阿富汗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历史现状。
《追风筝的人》,几年前的记忆就是俩个孩子放风筝,觉得索然无味。这个书便一直放在书架上,没有再打开的欲望,直到一位好友推荐,还有前段时间阿富汗政变引发的对这个地区的关注,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阿米尔和哈桑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也是阿米尔对哈桑儿子索拉博的感情。哈桑对阿米尔的感情让我泪流满面。即使被最爱的伙伴陷害后,他都不愿意让他难堪。在他学会认字后,他写给阿米尔的信,说着家长里短,也表达了对阿米尔的思念,他希望阿米尔一切都好,他太重视他们之间的友谊。阿米尔战胜懦弱,在战争中的阿富汗,从儿时劲敌阿塞夫手里救出索拉博,完成自我救赎。阿米尔爸爸,通过一系列的善行来救赎自己对儿时伙伴阿里、哈桑母亲的侵害以及对哈桑不能承认的无奈。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做错事。爸爸、阿米尔、哈桑、阿里……,书中有太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让我们选择“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来读吧!
我今天想重点讲的,是文学的重要性。我前面提到文学是一种通用语言,并不是说某部书用英语来写,别国的人因为学过英语可以读懂;而是说,好的文学作品,饱含人类情感上的共识。这种共识是通用的,可以打破国家和民族间的仇恨。
塔利班诞生于阿富汗,他们跑到美国去搞恐怖袭击,美国人只会认为是阿富汗人不对,所以当时美国民间对阿富汗抱有巨大的恨意。而《追风筝的人》这本“生不逢时”的小说,就诞生在这种国家和民族仇恨最深的时刻。
不过,随着这部书在美国甚至全世界开始广为流传,美国人不再妖魔化阿富汗人,把阿富汗人看成一帮纯粹的恐怖分子,反而可以正视阿富汗人的文化传统,了解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的冲突,了解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甚至明白要把恐怖分子和普通阿富汗民众区别对待。
《追风筝的人》为什么能让人放下仇恨,变得冷静呢?,是因为其中的赎罪与报恩故事,向世界传递了阿富汗文化中宽容和厚重的一面。这种根植于人性中的情绪力量感染了美国人,化解了普通民众间的误解。
作者在序中写道:阅读这本小说,使读者对阿富汗人有了具体的认识,他们再也不把我的祖国看作仅仅是一片不幸、麻烦不断、灾难深重的土地,对此我深感光荣。
希望我们也能多出一些有国际视野的作家,用文学这种通用语言传达善意、弥合冲突与矛盾吧。
今天就讲到这吧,开始喜欢这部书了吗?去读读吧,希望你也能爱上它。
以后再找机会跟大家分享其他好书,我是智汇阁的阁主心若,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