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随后,大郎的眼神随着阿母的一声“儿啊”,终于转了过来,二人见面,大郎第一句却是“阿母今日吃辛葱了吧!一看就是吃撑了,你在乡下养成的习惯,这十几年怎么还未改!”阿母一脸失望和嫉妒:“进了城也不知道回家,去什么点心铺子,给你新妇买点心也不知道给阿母带一份!”大郎提前归来,阿母满心欢喜迎接,却不料先看到的是新妇萧元漪,脸色立马敷衍,萧元漪也只一声淡淡的君姑,并未下马。正失望诧异间,大郎却是满心欢喜地给萧元漪献上专程去买的点心,萧元漪这才下马。母子二人的情感错位中,大郎对阿母及新妇的态度也再明朗不过。

《星汉灿烂》中的错位与滑稽

《星汉灿烂》一剧出场最惊艳也最具喜剧色彩的莫过于许娣饰演的阿母,大葱蘸酱吃得得意霸道,和隔壁老太太的比阔也是真实放肆,满满的邻家阿母的样子。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1)

她和新妇萧元漪的婆媳之战,一开场便高下立现。

第一回合 阿母完败新妇

大郎提前归来,阿母满心欢喜迎接,却不料先看到的是新妇萧元漪,脸色立马敷衍,萧元漪也只一声淡淡的君姑,并未下马。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2)

正失望诧异间,大郎却是满心欢喜地给萧元漪献上专程去买的点心,萧元漪这才下马。

母子二人的情感错位中,大郎对阿母及新妇的态度也再明朗不过。

阿母一脸失望和嫉妒:“进了城也不知道回家,去什么点心铺子,给你新妇买点心也不知道给阿母带一份!”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3)

随后,大郎的眼神随着阿母的一声“儿啊”,终于转了过来,二人见面,大郎第一句却是“阿母今日吃辛葱了吧!一看就是吃撑了,你在乡下养成的习惯,这十几年怎么还未改!”

阿母对儿子十多年未见的期盼,竟又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4)

“你这不孝子,要没有当年阿母在乡下务农耕田,怎么把你们三个兄弟拉扯大”在阿母的真情撒娇中,新妇择机开口:“君姑,将军在外征战多年,一直担心您的身体,如今看来,您力气不减当年,定是身体健康,我们也就放心了!”

“君姑,这十几年来,嫋嫋在家可否懂事,劳烦君姑费心了!”简短两句话,一来在丈夫面前表达自己对君姑的关心,二来成功转移丈夫注意力,新妇可不简单。

第二回合 阿母惨败孙女嫋嫋

看到才从庄子上接来的女儿,大郎程始无比心疼:“我在外征战,本以为嫋嫋在家有人照看,衣食无忧,谁想她,竟被养成这般!”

“大郎,你这话,是在责怪阿母了,果然,老了,遭人嫌弃了!儿啊!你这么多年不回家,一回来就给你新妇买点心,为你女儿鸣不平,可是阿母呢,我这么多年操劳下来,也是落了一生的病!”

阿母正要晕倒,却不料孙女嫋嫋抢先一步发晕。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5)

几句争论后,阿母晕倒,孙女嫋嫋也立马晕倒。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6)

阿母完败!

第三回合 葛氏大败姒妇

舅父被抓,阿母埋怨二媳葛氏办事不周,葛氏埋怨四女公子嫋嫋恶意报复,二人一唱一和,新妇萧元漪冷冷地一针见血:“胆敢窝藏罪犯,论罪当牵连同坐。”

阿母耍赖:“上次我让你拿两万块钱,给你舅母取新妇,你就是不肯,你新妇兄弟念书,使多少钱,你连眼都不眨一下,你新妇的兄弟是兄弟,你阿母的兄弟就不是兄弟吗?”

葛氏言语挑拨:“这别家的新妇,都是拿着娘家嫁妆补贴夫家,只我家姒妇,倒拿着夫家的银钱,去倒贴娘家。”

程始立马怼了过去:“那不是取新妇,是蓄妾纳婢,那些钱,是元漪陪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换来的,她用有何不可。”

眼见家中硝烟弥漫,一触即发,萧元漪却是不急不慌:“本都是一家人,何分娘家夫家,娣妇这样说,难道是嫌君姑经常拿钱补贴娘家吗?”

轻轻一句,在婆婆身边苦心经营多年,坏事干尽的葛氏和婆婆瞬间有了嫌隙。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7)

在住房上,葛氏以主屋尚未来得及收拾搬出归还为由,让萧元漪一家住在后院,萧元漪爽快答应。葛氏自以为得计,却不料马上被打脸,程始萧元漪立功归来,皇帝赏赐封侯,并住进万宅,自是没有葛氏的份。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8)

葛氏处处算计,萧元漪不动声色,却让她有计难施,屡战屡败。

再看萧元漪对舅父犯罪以及舅母无赖的处理,也是杀伐决断,大快人心!婆婆很快便被这个媳妇砍得枝叶凋零,唯大郎独尊,当然,大郎又唯新妇独尊,萧元漪无疑才是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

《孔雀东南飞》中挣扎和遗恨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孔雀东南飞》中的阿母与刘兰芝,《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共1785字。诗中塑造的是一对极具封建精神和色彩的阿母与新妇的形象。

首先,从自身品质上来说,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有才有艺,萧元漪“你阿母的学识,别说在乡里,就是在整个郡县那也是很有名的”(程始语);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萧元漪“随我征战多年”(程始语),刘兰芝“十七为君妇”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焦仲卿,萧元漪“这个萧元漪一个二嫁妇,有什么好的呀!大郎非她不娶”(阿母语)却是程始冲破母命世俗自己娶的。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从君姑态度上来说,刘兰芝的君姑对新妇的态度是通过刘兰芝自述可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横挑鼻子竖挑眼,万般不如意。委婉中,表现出焦仲卿这个丈夫对家中之事所知甚少,而当他知道真相时一切已无可挽回。萧元漪的君姑对新妇的态度则是她自己说出的,“随她阿母,令人生厌”但是不管如何厌恶,程始始终在萧元漪身边,阿母根本没有挑理的机会,即使硬留下孙女,并与葛氏合谋苛待孙女以报复萧元漪,也并未占到好处,反而被孙女处处使心眼整治,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装病撒谎耍赖一样都没有落下。

再次,从丈夫态度上来说,焦仲卿对妻子很满意,阿母要遣走刘兰芝,“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他马上百般解释、千番请求,希望能够缓解矛盾,甚至长跪发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然而面对阿母捶床大怒后,便只能“默无声”“再拜还入户”“硬咽不能语”,选择了面对现实,后来,当他听到兰芝再嫁的消息后,肝肠寸断“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并在归家后“长叹空房中”“渐见愁煎迫”。最后,随着兰芝投水,他“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留下千年遗恨和一声叹息。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看程始,既处处维护妻女,也不忘偶尔安慰阿母一下,调和关系。面对母亲埋怨,在母子意深情浓时娓娓道来:“男儿不就该如此吗?便是百年之后,阿母与阿父同葬,儿子们也得跟新妇同室而葬吧,总不能咱娘仨埋一块吧!”真诚巧妙地揭开千百年来丈夫加在阿母和新妇之间的那层糊涂面纱,孝顺是必须的,但是不能没有原则。接下来,程始甚至劝母亲改嫁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儿子这有些无厘头的做法也和阿母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耍赖卖乖相得益彰。最后得益的当然是新妇萧元漪,在这个家里,完全不用低眉顺眼,做事亦无任何后顾之忧。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11)

阿母护子千古一理,焦仲卿阿母面对儿子殉情的决心时,亦痛彻心扉,泪流满面“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母子离心,做法决绝!程始却正是抓住这一点,用各种方法与阿母斗智斗勇,只看结果,不重过程,家里虽是鸡飞狗跳,却最终能同心一气。

由以上可以看出,二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诸多区别。刘兰芝守旧,每日辛劳侍奉夫家,天地很小;萧元漪自由,征战辛苦却是随夫打仗,为国效力。刘兰芝依赖,在母家有糊涂阿母和暴戾阿兄,在夫家有蛮横君姑,身不由己;萧元漪独立,征战疆场颇有军功有能力资助阿弟,随身还带着一个贴身义妹青苁,应付自如。

两首《红酥手》中的无奈与哀怨

和刘兰芝相类似的,还有陆游之妇唐婉。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乃陆游表妹,多才貌美,二人婚后恩爱和睦,陆母却看不惯儿子因此沉溺于儿女之情。怕儿子荒废学业,陆母迫使二人分开。陆游则另筑别院,不时小聚。这一举动却被陆母发觉,竟以死相逼,终致唐婉被休。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陆游于沈园再见唐婉时,唐婉已再嫁赵士程。诗人追忆往事,感慨不已,提笔写下上文的《钗头凤》。唐婉来年再到沈园时,看到壁上题词,也含泪悲和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形容星汉灿烂人物的诗句(对比古诗词中的君姑与新妇)(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年秋,唐婉在郁郁寡欢中怏怏而卒。

也是留下一抹沉重的叹息!

不难看出,《星汉灿烂》一剧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君姑与新妇本无血缘关系,加之本身性格不合、气场不容,君姑作恶似乎理所应当,可是这恶却在儿子程始的诙谐化解以及孙女嫋嫋的推波助澜下,统统化为智商不在线的闹剧;新妇与君姑明显情感淡漠,再加上君姑对女儿嫋嫋的恶意教唆,得胜归来后大吵大闹或者埋怨悲愤都理所应当,可是这新妇偏偏冷静谨慎、谋划有略,面对婆婆各种无理取闹,完全是一种猫逗老鼠的心态。

如此,君姑的强横势气减弱,对新妇家庭及生活的影响力减弱;儿子的愚孝行为淡化,处理婆媳关系也更为理智和人性化;新妇的独立自主精神增强,处事能力提升,已成为丈夫家里家外不可或缺的臂膀!相比较《娘道》中儿媳的无底线低头,《星汉灿烂》中的处理方式或许更适合观众的现代胃口。

小知识链接:

阿母:始于汉代,是较为通俗性的对母亲称谓。

新妇:在《汉书》和《史记》中,“新妇”既有对新媳妇的称谓,也有对儿媳妇的称谓;用 “新妇” 泛指媳妇,则可追溯到六朝。

君姑:丈夫的母亲。

姒妇:姒,妯娌中年长的称为“姒”;同夫诸妾中年长的人称为“姒”。后弟之妻称兄之妻为姒妇。

娣妇:娣,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两个以上女子共嫁一夫,其中年长者称为“姒”,年幼者便称为“娣”。后兄妻称弟妻为娣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