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小米的简单介绍(米脂小米就是局劲儿)
米脂小米的简单介绍(米脂小米就是局劲儿)入口,是香软的饭食,©米脂发布扎根于黄土高坡的大地上,传承着千年的文明,养育着一方儿女。
有一种情怀叫小米,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
一米一粟,
糅合着人文、时令、地域和风俗,
扎根于黄土高坡的大地上,
传承着千年的文明,
养育着一方儿女。
©米脂发布
入口,是香软的饭食,
穿肠,是顺滑的米粥,
会心,是无尽的乡愁,
用小米,裹起陕北人家的万般滋味,
贮藏在心底,连着念兹在兹的牵挂,
蓦然感动着,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清香。
小米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
也是岁月里心头上的乡情,
一方水土,一方食;
一方饮食,一方人;
一顿接着一顿的米香味,
见证一日又一日的幸福感,
米脂小米,就是局劲儿!
世间珍馐千万种
唯有小米入人心
©史飞
生活往往是在粗茶淡饭中缕缕生香,在慢慢时光中享受着美食的乐趣,拥有一份清浅和快乐,在这尘世的烟火中,留存那岁月里拥有过的满足感。
清代大诗人袁枚曾说:“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被誉为“五谷之首”,养颜养胃,最舒心不过一碗小米粥。
《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谷者,黍、稷、稻、麦、菽。稷,也称粟,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帝王奉祀为谷神,曰社稷。稷、粟者,带壳的叫谷子,脱壳的就是我们说的小米。
从古至今,小米始终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重要性,从先秦到唐初,粟米一直占据“王牌军粮”的宝座长达千年。抗战期间,人民军队靠着“小米加步枪”打跑了敌军,可以说,小米这个古老的作物穿越了上千年,为我们华夏民族的生根发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要说小米,那就不得不提米脂小米,它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品质优良,明清两代时作为上缴皇家之供品,被荣膺为中国“四大著名小米”。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县“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所以,就连县城都以之命名,可见其闪亮招牌。
米脂小米最养人
肤如凝脂赛貂蝉
时光如流水滚滚东逝,岁月如烟云轻轻散去。米脂古城犹如一位老人,用一种莫失莫忘的姿态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精魂,迎来送往,尘埃落定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交付于历史与记忆。
“一米一王一美女”,便是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一米”就是米脂小米,“一王”正是闯王李自成,“一美女”自然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所以说,米脂育大美,大美数不完。
米脂小米作为其招牌之一,颗粒圆大,色泽金黄,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虽不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却是日常饮食中健康美味的最佳选择之一。
《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的功效:“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为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小米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滋阴养血的功效,而且进补不激烈,润物细无声。
米脂也被称为“美人县”,这和米脂小米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小米粥在民间有“代参汤”的美誉,北方许多妇女在坐月子时,都会用小米粥来调养身体,营养丰富,质纯味正,香软可口,是平衡膳食、调节口味的理想食品,养胃更养人。
“米脂小米”这么好吃还离不开其传统的耕种方式,谷物种植在黄土高坡上,种植过程不使用化学肥料,坚持用天然农家肥,这样种植出的小米绿色、健康。不仅承载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发展,也传承了远古时代的朴拙与匠心。
御用贡品美名扬
千年古县亮名片
李白曾说: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人生里可能会遇见很多种美味,但在生命里盘桓不去的,可能不过是一口最寻常的小米饭,因为,有些味道,渗入了血液,就再也难以割舍,那就是初心的味道。
米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主要有峁、梁、沟、川,适宜种植谷子。距今至少已有4000-5000年的种植历史。2007年,被首届中国榆林国际荞麦节认定为谷子优势生长区,2019年,“米脂小米”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一粒米记录着千年农作物遗传的秘密,一粒米承载着千年的农耕传奇。一顿小米饭、一碗小米粥、一块小米糕、一袋小米锅巴......小米在变换着形态满足着我们的味蕾,刷新着自己的存在感,如今的米脂小米,也已远销全国,“谷”韵悠悠,米香浓浓,最忆还是那个味儿。
粟米,就像陕北的母亲,一边温柔地哺育,一边坚强地守护。它让这方水土上的人繁衍生息,护佑这里的文化延绵不绝。
作为一座逾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米脂窑洞古城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往昔;姜氏庄园用自己的厚重和庄严展现着窑洞四合院的魅力,李自成行宫如一条巨龙在盘龙山上卧着,杨家沟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着,金黄可人的小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座千年古县光芒闪耀,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