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说英语单词学习(名师开讲英语学习离不开)
名师说英语单词学习(名师开讲英语学习离不开)■ “推敲”让语言输出更灵动在记单词拼写时,我们要学会认音标,根据音标读单词,再根据单词记拼写。推敲我们凭读音写的单词和原词不一样的地方,重点记忆即可。这样,每一次读单词的过程就变成了记忆单词拼写的过程,只要我们会读这个单词,就很难遗忘它的拼写了。在记忆单词意思时,我们需要推敲语境,尽量放到语篇比如课文或者阅读文章中去记忆情景和意思。如果不是语篇中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查词典的方式,推敲词汇的英文释义和大量例句。这样,每次看到这个词,我们就能联想到相关的情景,记忆就变得很形象了。在泛读和练习中见到比较好的词汇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积累和识记,构建自己的词汇库。在进行精读时,主要是教材和练习中的文章,分为三步进行。一是读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体裁不同导致文章的谋篇布局各异。二是读主旨。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通过略读的方式,读第一段、最后一段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能迅速帮我们找到文章的
陈思,武汉中学英语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英语学科带头人,百优班主任。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写诗,写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的时候,拿不定到底用“推”还是“敲”,经过反复推演,并与韩愈交流后,决定用“敲”字。“推敲”一词由此得来。其实,英语学习,也离不开“推敲”二字。
■ “推敲”让篇章阅读更精确
篇章阅读是语言摄入的途径之一,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在进行泛读时,阅读的篇章和渠道的选择需要准确推敲,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读一些外研社出版的双语读物或者名著小说或者China Daily上的新闻等。
在进行精读时,主要是教材和练习中的文章,分为三步进行。一是读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体裁不同导致文章的谋篇布局各异。二是读主旨。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通过略读的方式,读第一段、最后一段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能迅速帮我们找到文章的结构和主旨。而阅读记叙文时,我们则需要读完整个故事。遇到选标题的题目时,还可以采用反向推敲的方式——如果以此标题为题,我们写的文章和原文的重合度越高,这个标题就越可能是正确选项。三是读细节。阅读理解题有很多是考察我们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和推断的题目。我们切不可做“差不多”先生,认为选项和文章中某一句话高度相似,或者复现了文章中的某一个“高级”词汇,就匆忙做出选择。而应该将选项和原文进行认真比对和推敲,做出正确的选择。
■ “推敲”让词汇积累更高效
词汇的积累是我们听说读写的基础,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举个例子,进入新班级,我们很难通过简历把照片和姓名背记下来,就算记下来,也很容易遗忘。但是,如果接触一周,我们就很快记住了同学的姓名和样貌。这是因为我们通过接触,产生了很多可以复现的“语境”,通过周围人的重复,我们甚至可以轻易写出同学姓名中的生僻字。单词记忆也一样,记单词拼写就像是记姓名,记单词意思就像是认样貌。
在记单词拼写时,我们要学会认音标,根据音标读单词,再根据单词记拼写。推敲我们凭读音写的单词和原词不一样的地方,重点记忆即可。这样,每一次读单词的过程就变成了记忆单词拼写的过程,只要我们会读这个单词,就很难遗忘它的拼写了。在记忆单词意思时,我们需要推敲语境,尽量放到语篇比如课文或者阅读文章中去记忆情景和意思。如果不是语篇中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查词典的方式,推敲词汇的英文释义和大量例句。这样,每次看到这个词,我们就能联想到相关的情景,记忆就变得很形象了。在泛读和练习中见到比较好的词汇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积累和识记,构建自己的词汇库。
■ “推敲”让语言输出更灵动
英语是认识世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工具。我们学习英语也为了能用英语说出或者写出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对于英语初学者,利用英语配音软件,或者和同学模拟各种情景展开对话都是训练说英语的好方法。但是,为了让我们的英语表达更地道,根据不同场合或者说话对象,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达。这需要我们多练习,不怕出错,多思考,改进提升。
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人都有趋易性,往往会选择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我们则需要推敲词汇、句子和篇章。一是推敲词汇。要像诗人贾岛那样琢磨词汇的使用。以“say”为例,在不同的情景中,“说”的方式和功能不同。同学建议我说(suggest),我冲别人发火说(shout angrily),两人悄悄说(whisper)等。词汇使用越具体,语义表达越清晰。二是推敲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者补充细节信息对句子进行扩充,使语义表达或者画面描写更充分。我们也可以通过合并几个有关联的句子,引入从句或者句型,使语言表达更具有层次或变化。三是推敲篇章。写作前,根据体裁,推敲文章写作的谋篇布局。完篇后,通读文章,推敲词汇使用的多样性、句子间的衔接、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英语学习不应该是死记硬背,“推敲”让你的学习更精确、更高效、更灵动。
(文/ 武汉中学英语教师 陈思)
【编辑:张文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