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劲力十大表现(中看不中用之四问四答)
太极拳劲力十大表现(中看不中用之四问四答)4、 怎样修炼太极拳?3、 太极拳是否能实战和防身?最近收到许多网友的私信,友好与抛砖的均有之,归纳起来有四大类:1、 什么是太极拳?2、 太极拳有什么养生保健作用?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武术的两大拳种之一,另外一个是少林拳,其强身健体、涵养情操与技击价值世所公认,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这两年,关于太极拳的话题和视频,在自媒体上吵翻了天,确实有个别人,为了名利,在互联网上大吹牛皮,搞得大家伙真假难辨、良莠不分,假大师在全网飞,比如某保国、某雷雷、某芳等等。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没有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名胜等等。
加之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满天飞,导致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存在较大的质疑与分歧,包括太极拳,是否有保健价值?是否具备实战作用?
最近收到许多网友的私信,友好与抛砖的均有之,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1、 什么是太极拳?
2、 太极拳有什么养生保健作用?
3、 太极拳是否能实战和防身?
4、 怎样修炼太极拳?
这些问题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我尝试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答疑。在回答问题之前,有个情况先给广大网友和拳友介绍一下。
近几年,在国人质疑和怀疑太极拳,是否具有强身健体和技击价值的议论和声讨中,太极拳早已北上俄罗斯,融入内卫部队的搏击必修课;东渡日本,成为青少年搏击对抗、磨砺意志的选修课;在欧美、以色列等国家,太极拳实战迅速普及。
日本对少林拳和太极拳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我们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特别是对搏击技术的挖掘、整理、推广,我们与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向日本人学习取经了。
01什么是太极拳?
回答这个问题,需从三个方面讨论。
——太极拳的渊源。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王廷,他是明末的武庠生、清初的文庠生。所谓庠生,为秀才的自谦,也就是说,陈王廷是个双料秀才,文武双全。
方志记载:陈王廷天赋异禀,昼练武,夜习文,勤勉无双;年少成名、武艺高强,熟读百家、文武双全。生得面庞枣红、高大威猛、蓄有美髯、神态庄重。又喜枣红马,善用春秋大刀,人送绰号“二关公”。
陈年少时参加考乡武举,一马三箭,三马九箭,射了个'凤夺巢'。所谓'凤夺巢',是首箭穿靶心,后面的箭皆从靶心穿过。
陈从军前做响镖(武艺高强的镖师,经匪盗聚集地,敢自报名号,没人敢劫镖),经常出入山东,曾单枪匹马与千余强盗厮杀,抢了上风。后来只要闻其名,盗贼就偃旗息鼓、起锅拔灶。
后来,陈王廷考中了头名武状元,在比武的校场怒斩了贪腐的监考官,而后入伍从军,在战场之上出生入死、战功卓著,成为皇宠大将。
历史上记载:陈王廷是乡里的守备,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这既不符合逻辑,又与陈王廷晚年写的《抒怀》诗大相径庭。
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温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恃不求,听其自然。
在诗中,陈王廷开宗明义公开了自己“披坚执锐”的将军身份;概括了自己“扫荡群氛、几次颠险”的作战经历;受到“蒙恩赐”,也就是说自己曾经得到过皇上的嘉奖和恩赐。
陈王廷生于1600年,卒于1680年。推其20岁从军、65岁退休,期间经历了明天启、崇祯、永历三帝,征战40余年。
期间包括袁崇焕与皇太极在北京广渠门的己巳之战;抗击清皇太极五次进攻山东、河北的保卫战,史称清兵南略;明清在锦州的大决战;明与李自成在北京的大决战;南明保卫战等大大小小的战斗和战役,直到1661年永历帝在缅甸被吴三桂所杀,明朝彻底灭亡,陈王廷也心灰意冷了。
这就是陈在《抒怀》中描绘的: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
史载,陈王廷还统率清军剿过李自成。
当代研究者认为,陈王廷从来没有离开过温县,只做过乡兵守备(保安或民兵),这与陈的诗词丁点儿也不符,假如有如此境界的民兵,也可称得上天下第一保安了。至于说陈王廷手刃考官后,去登封当了山大王,就更加贻笑大方了,假设如此,他后来写的《抒怀》,岂不属于胡言乱语?
关于怎样创立太极拳?陈王廷在诗中写得非常清楚: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明清时期,中国武术达登峰造极。明末清初,战乱不断,作为战将和步战统帅,陈王廷率部抗击过彪悍的塞外清兵,征剿过凶残的李自成,讨伐过不可一世的吴三桂。拱卫过京畿、坚守过边防、远征过西南,浴血征战40年,能够保全性命,处之泰然,其武功世所罕见。
《黄庭经》:中国道家修炼气脉的经典著作,首创了上中下三丹田理论,陈王廷总结其步战经验,将内丹修炼和阴阳理论融会贯通,创立了太极拳,是太极拳的鼻祖,是陈氏太极拳的始祖!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所谓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的基本要素和动力,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和贡献,被当今世界科学界所公认,比如:没有阴阳理论,就不存在以二进制的人工智能。
在朴素而博大的阴阳哲学思想指导下,促进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诞生了中医和中华传统武术,包括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的文化基础。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曾经诞生过31种文明,但只有中华文明完完整整传承了下来,因为中国有易,有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
修炼太极拳,必须从学习阴阳哲学理论开始,这是空手道、跆拳道、巴西柔术、泰拳、综合格斗、MMA等,永远无法超越的。
中国的少林拳也是如此,必须由禅入门,修炼洗髓经易筋经,动静结合、内外兼修、阴阳转换是不二法门。
掌握了阴阳相济、互为动力和阴阳转换,就打开了太极拳的修炼的大门。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世界史上曾经出现过31种文明和26个强大的国家,除了中国,其余的哲学基础都是主张侵略与扩张,结局必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无一例外全被历史湮灭和淘汰,比如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等。
中华文明则主张“和”,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反对扩张、战争、侵略以及逞强好胜,释道儒皆如此。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皆信奉:文能治国,武可安邦,就是要培养、举荐、寻找积善为道、胸怀天下、文韬武略的人来治理国家。
中国人的武,是止戈,是天下太平,是和平养无限天机。基于这种思想 ,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跤等止戈为武的技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02太极拳的实战价值讨论
从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到第九代陈发科,在长达300年里,陈家皆以太极拳为生计和职业,或入伍从军、或做皇帝侍卫、或经营镖局、开设武馆,且代代出英豪,在冷兵器时代,无论在战场还是走镖的路上,靠的是功夫,而陈家历代传人,从未失手的记录,太极拳的实战作用,毋庸置疑。
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与少林寺仅一河之隔。在明清时期,陈家拳与少林拳经常进行友好切磋,互相学习、互有胜负。
解放后,国家曾多次挖掘、整理、推广传统武术,太极拳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搏击防身价值以及文化内涵,远超国外其它武术,比如: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巴西柔术、俄罗斯的西斯特玛、以色列军警术、泰拳等。
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传统武术的实用属性和职业属性已经被全民健身的社会属性取代。冷兵器时代的职业将军、镖师、武士等,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武林的概念成为历史,传统武术的练习方法绝大部分已经失传。
当下,人们以商业搏击赛事,与传统武术的杀人技相提并论,既风马牛不相及,也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太极拳的社会属性与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身健体,把太极拳当成太极操,受众多为中老年人,健身效果非常显著,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近7亿人。
二是爱好传统武术。主管机构是各级武术协会,人数无法统计,民间有师徒传承习俗,均以业余训练为主。由于方法失传,没有规则,缺乏系统训练,在教练、时间、场地、器械、医护、营养的方面,与国家散打队和搏击俱乐部条件天差地别,传统武术基本走向没落。
三是锤炼意志品质。这方面日本做得比较好,二战后,日本政府和民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引进非常重视,建立了很多机构。比如宗道臣少林拳法联盟,机构遍布全球,政府、民间机构在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扶持。
鼓励青少年进行对抗性训练,搏击进学校、进幼儿园,家长也跟着练,通过搏击对抗,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尚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
日本举办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搏击赛事,100%的青少年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50%的青少年学习搏击,其中30%以上练习少林技击术。
在世界搏击大赛中,日本人占据了半壁江山,且100%是业余爱好者,比如KO邹市明的快递小哥木村翔;横扫中国60公斤高手的综合格斗选手朝久裕贵。
日本对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视和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值得深思与反思。
关于太极拳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技击方面,比如美国的NBA篮球赛事,许多俱乐部把太极拳纳入基础训练。在高强度对抗中,通过引进落空、柔化刚发、沾黏连随等技术,避免受伤,增加得分率。
有些球员从此迷恋上了太极拳,提升了人生境界,比如篮球巨星科比说:太极拳让我在球场和人生中所向披靡。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等14部委局联合制定了《武术产业发展规划》,期待中国传统武术春天的到来。
03太极拳有何养生保健价值?
最早对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开展研究的机构,是英国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院。他们针对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降低政府和家庭医疗成本,对太极拳的作用,进行了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并得到了查尔斯王子的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定期练习太极拳对痴呆症患者的病情产生有益影响,可预防和逆转老年痴呆症,文章发表在顶级期刊《临床干预衰老》,被世界各国医疗杂志转载。
与此同时,英国教育部门将太极拳引进中小学,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抗焦虑的效果显著。
紧随其后,美国加州大学对太极拳治疗慢性病进行临床研究,对象是59岁到86岁患者,每周三节课,每次40分钟,获得惊人数据,指标逆转,100%的人免疫力细胞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指标改善尤其显著。
美国医疗机构还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太极拳对促进中老年运动平衡,效果突出,能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
钟南山院士率领团队,开展了太极拳对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的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华西医院将太极拳融入慢性肾病患者康复治疗,2019年启动“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性对照临床实验”,实施每天半小时健康计划,效果突出。
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正在积极争取,将太极拳的学习成本纳入医保,以提高慢性病患者(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肺病、骨病、抑郁症以及女性疾病)的生活、生存质量,降低政府和家庭医疗支出。
现在,国内外的医疗机构,针对太极拳治病防病,开展临床研究蔚然成风,研究成果也令人啧啧称奇。
太极拳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是世界文化遗产,必将造福人民大众。
04怎样修炼太极拳
当下练太极拳者,基本走进了误区,一是中老年人把学习套路与太极拳训练划等号,膝关节扭来扭曲,扭到了医院里;二是青壮年学习了几个套路就去练习推手,几十年也不见出功夫,以至于太极拳在自媒体上饱受诟病,一地鸡毛,道理很简单: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基本功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和入门功夫,比如少林拳的洗髓功易筋经;形意拳的三体桩;八卦掌的趟泥步;中国跤的石锁、皮条、大棒子、小棒子;流行千年的武举人考试,基本功是必考项目。
明清时期的武状元考试,基本功是第一科,包括开硬弓、舞大刀、举石担。弓有八力、十力、十二力,以十五力为限;刀重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石重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
具体的要求是,以最低限度计,硬弓必须三次开满,舞刀必须舞出前、后胸舞花,举石必须离地一尺,或是提到膝、胸部。外场及格可入内场。外、内场皆合格者即成为武举人。
会试于辰、戌、丑、未年在京城举行,竞争异常激烈、考试精彩纷呈。及第者由皇帝亲自面试,所以又称殿试,殿试一共取三人,第一名即称武状元,后面是榜眼和探花。从顺治到光绪大约150余年中,共选拔武状元109人,皆为文武兼备之精英。
太极拳有没有基本功?当然有,而且非常的完整、系统和科学。“百日筑基功”是太极拳基本功的第一步,是太极拳的入门必练功。
学习太极拳,必须从基本功入门,否则学不会功夫,或者搞坏了身体,得不偿失。套路仅仅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三个程序,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太极拳百日筑基功为陈式太极拳十代传人,冯志强大师总结完善。冯公幼习通臂、八极、少林、形意拳,青年随铁掌胡耀贞修习六合心意拳,最后拜师陈氏太极拳九代顶尖代表陈发科,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冯公毕生钻研、总结、创新、推广太极拳,孜孜不倦,德艺并臻,是中国武林百杰之一。他尤为重视基本功训练,将心意六合与太极拳融会贯通 ,总结出了“陈式混元太极拳百日筑基功”。包括:循经按摩功,练功十八法,缠丝功和无极桩,也称“太极拳入门四部功成”。冯公在世常讲:百日筑基功畅通经络、培根固元、练习精髓、养浩然气,不走弯路,谁练谁受益。
——循经按摩功
也称保健按摩功,冯公讲:循经按摩自上而下不放过任何穴位,常练打通人身经络。经络通、一身轻,此功为修炼太极拳的敲门砖。
该功自上而下分三节,三节通则节节贯通。
1、第一节分八个小动作,站立、坐卧均可练,即:
01干梳头:双手自然张开,十指同时放在发髻、稍用力向脑后推之玉枕穴。
02理眉毛:两个拇指肚同时轻按太阳穴,手心向下、两食指第一节放在印堂穴并同时刮眉毛找拇指。
03刮鼻翼:双手轻握拳、拇指尖按住食指第二节、拇指外侧同时上下轻搓鼻翼两侧。
04揉迎香:两手松握、食指尖同时按住睛明穴反正画圈。
05搓耳轮:两手拇指与食指同时捏住耳轮上部,轻轻往下搓,到耳唇再轻拽两下。
06鸣天鼓:两手后置,手心捂住双耳、十个手指相对,食指同时放在中指往下滑动轻轻敲击后脑勺。
07叩牙齿:双唇微闭,上下牙齿叩击49次,声音自己听见即可。
08洗面孔:双手相捧、自下而上往脸蛋两边画圈。
上述八个动作除了叩牙齿,其它都做9次。
人的头部汇集百穴,八个动作做完后焕然一新,此乃道家“陆地仙经”,每日晨起练一遍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2、第二节分7个小动作,均需自然站立,即:
01叩合谷:两手抬起约与带脉同高,手心朝向身体,合谷穴圆撑。两手同时向身体中线运动,合谷穴相叩9次。
02叩关穴:右手拳轮叩打左手内关穴、外关穴各9次;换左手拳轮叩打右手内关穴、外关穴各9次。
03叩曲池:右手拳轮叩打左肘曲池穴9次;换左手拳轮叩打右肘曲池穴9次。
04挑极泉:右手拇指轻挑左臂极泉穴9次;再用左手拇指轻挑右臂极泉穴9次。
05叩肩井:右手虚掌叩打左肩井穴9次;换左手虚叩打右肩井穴9次。
06开大门:两手轮流,沿身体中线、从天突穴开始往下搓,经璇玑、华盖、膻中、上中下腕、气海、关元,止于曲骨穴,各9次。
07叩中门:两手成窝状、同时轻叩大腿根(中门穴),9次。
以上为人体中节,中节通则承上启下,为练功之关键。太极拳有:拿住丹田练气功,哼哈二气妙无穷之说。
3、第三节为人体之根,根壮则身强。分7个小动作,即:
01叩环跳:左右手拳眼同时叩打环跳穴9次。
02叩肾俞:左右手拳眼同时叩打肾俞穴9次。
03叩命门:无极式站立,左右手拳眼先后叩打命门穴各9次。
04叩风市、足三里、悬钟:无极式站立,左右手拳眼同时叩打两腿外侧风市穴、足三里穴、悬钟穴各9次。
05叩胆经:无极式站立,左右手拳眼同时叩打两腿后侧自上而下的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各9次。
06叩冲门、血海、三阴交:无极式站立,左右手拳轮同时叩打腹股沟中间的冲门穴及两腿内侧自上而下的血海穴、三阴交穴各9次。
07轻提踵:俗称踮脚尖。9次,关键在于轻。
循经按摩功乃百日筑基功之首,不可不知、不可不练。练太极者多如牛毛,知此法的凤毛麟角。本文破除清规也是首次公开。
——练功十八法
也称混元内功,旨在培根固源,修炼内气、培养内劲、增强内功,是太极拳习练者通向高深境界的必经之路。
1、降气洗脏功:调节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降气松身功法。动作要领:
01自然松静站立片刻
02双手上捧,两手领臂自体侧缓缓上棚至头顶上方;
03两手下按:两手由头顶上方经脸前、胸前、腹前下按,一直到两腿膝部以下;
04意念: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性宫(囟门)进入体内,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用清澈的天地和合之气冲洗五脏六腑,并顺着两腿一直降至两脚涌泉。想通过脚心涌泉穴把体内浊气排出体外。如此反复9次后。
2.三丹采气法:是采收大自然混元气,修炼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功法三丹在人体的位置:上丹田是先天元神之窍,称为“上元窍”,位于两眼眉之间深处祖窍内;中丹田是先天元气之窍,为“中元窍”,位于脐内神阙穴之深处;下丹田是先天元精之路。称为“下元窍”,位于前阴与肛门之间会阴穴的深处。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三丹采气功,是以上丹田收采天阳之气主练“神”,中丹田收采天地和合之气主练“气”,下丹田收采地阴之气主练“精”,达到精盈、气足、神旺。
上丹采气功及动作要领:
01双手上采:两手缓缓自体侧分开向前上方搂采;
02合手采吸:双手中指相对内收,以祖窍穴采收天地混元气;
03降气归丹:由祖窍进入上丹田泥丸宫,再沿中脉下降至中丹田。
中丹采气功及动作要领:
01双手前采:自无极式开始,两手缓缓自体侧分开向前方搂采;
02合手采吸:双手中指相对内收,以神阙穴采收天地混元气。
下丹采气功及动作要领:
01俯身下采:自无极式开始,两手松开自体外侧俯身回搂采;
02先提后放:上一个动作不停,双手自体侧向前松放。
3.揉球功:是聚气调和阴阳、修炼气贯指梢的功法。动作要领:
01双手相合于胸前,手心相对,目视两手劳宫穴连;
02正转揉球:两手以劳宫穴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沿后上前下的立圈,以腰带手,转掌9次;
03反转揉球:上一个动作不停,转换方向转掌9次。
4.三丹开合功;是锻炼内气鼓荡、动中求静、内外合一、调和阴阳的功法。主练上、中、下三个丹田的开合。
上丹开合功及动作要领:
01两手相合于面前,目视两手劳宫穴连线处;
02两手以身带动缓缓拉开,意在外劳
宫,如拉丝一般;
03动作不停,两手劳宫穴缓缓内合,如此反复9次。
中丹开合功及动作要领:
01身体自然站立,双手松至脐部前略停,目视两手劳宫穴连线处;
02接上一个动作,双手劳宫穴缓缓拉开,意在外劳宫,如拉丝一般;
03动作不停,两手劳宫穴缓缓内合,反复练习9次。
下丹开合功:
01身体自然站立,双手下松至会阴穴前略停,目视两手劳宫穴连线处;
02接上一个动作,双手劳宫穴缓缓拉开,身体重心微微上提,意在外劳宫,如拉丝一般;
03动作不停,两手劳宫穴缓缓内合,身体重心微微下沉,如此反复9次。
日月旋转功:是修炼胸腹开合折叠转摩心、肺两脏的功法。日月比喻人的心、肺两脏。通过此功法的练习,可以让心、肺两脏气血得到充分的滋润。
动作要领:
01双掌抚胸:身体自然站立,双手上提抚胸片刻,再甩动两手,快速摩擦两掌、再贴抚两胸,以劳宫之热气熨摩心、肺,反复3次;
02接上一个动作,双掌由内而外,先上后下外旋至胸开背合的极点;
03动作不停,双掌向内合拢,松肩松肘,如此反复旋转9次。6.浴面功:是滋润、改善头面部微循环,开窍要,省大脑的功法。
动作要领:
01身体自然站立片刻;
02双手从身体两侧缓缓捧之面前;
03意念捧大自然之清气、氧气。之下而上清洗面部、头顶,手不挨皮肤,循环9次;
7、环行屈伸功:是修炼周天混元圈的功法。
动作要领:
正转混元圈环形屈伸功:
01脚分阴阳:右脚向右前方迈一步,成右虚三七弓马步,双手松提至丹田前;
02双手前伸:接上一个动作,双手走上弧前伸,重心前移成前弓步;
03双手后收:上一个动作不停,双手走下弧收至丹田,成后坐步,反复9次。
反转混元圈环形屈伸功:与正转混元圈环形屈伸功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如此反复9次。
8.单腿升降功:是疏导足三阴、足三阳经络的功法。其意是两手先沿右腿的外侧往下排病浊之气,复转到右腿的内侧自下往上采地阴之气进入下丹田;而后再走左腿的外侧往下排病浊之气,再复转到左腿的内侧采地阴之气进入下丹田。
动作要领:
01身体自然站立片刻,双手抱于腹前;
02右转下行:手随身体右转至环跳穴,然后顺右足三阳经下行至脚外侧;
03内转上行:动作不停,双手由右脚外侧转向内侧并顺足三阴经上行至耻骨前;
04左转下行:接上一个动作,双手自耻骨至左环跳穴顺左足三阳经下行至脚外侧;
05内转上行:上一个动作不停,双手自左脚外侧转向内侧并三阴经上行与腰平;
06转正还原:接上一个动作,身体右转,复归双手抱腹的动作,如此反复9次。
9、双腿升降功:是疏通足三阴、足三阳经络的功法。其意是引体内的浊气沿两腿三阳经向下,通过两脚涌泉穴排向地下;而后,两手再引导地阴之气由两脚的涌泉穴采进来,沿两腿的三阴经至会阴穴、尾阊穴、命门穴,而后进入中丹田。
动作要领:
01双手抱腹:与单腿升降功动作相同;
02外分下降:接上一个动作,双手外分,指尖向下,沿腿外侧诸阳经缓缓下降至两脚外侧;
03内转上提:上一个动作不停,双手沿脚背内转,顺腿内侧诸阴经缓缓上行至耻骨前,然后提至腰两侧,缓缓放下,恢复到双手抱腹式,反复9次。
10、带脉磨盘功
带脉磨盘功是修炼气通带脉转丹田的功法,分小磨盘功、大磨盘功两种练法。
小磨盘功及动作要领:
01提手平腰:身体自然站立片刻,两手上提与腰平;
02水平反转:双手领腰,依水平逆时针方向做磨盘旋转,反复9次;
03水平正转:与反转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再转9次。
大磨盘功及动作要领:
01双手贴腰:身体自然站立片刻,两手上提与腰平,缓缓旋转至腰右侧,意守丹田;
02贴腰左旋:接上一个动作,手不离开带脉,以身带手左转约270°;
03伸臂右转:上一个动作不停,双手臂伸直,以手领腰右转360°;
04收手贴腰:与动作1相同;
05反向磨盘:与动作2、3相同,方向相反,反复9次后收功。
11、乾坤开合功:是修炼丹田混元气与天地混元共同鼓荡的功法。在鼓荡中逐渐做到五心归元。本功法分天开地合与地开天合两个层次修炼。
天开地合及动作要领:
01交叉抱腹:身体自然站立片刻,双手左上右下交叉抱于丹田前;
02上分开天:接上一个动作,双手上举并渐渐向两侧打开,身体重心随之微微上升至最高时,从手开至最大;
03下松合地:上一个动作不停,双手缓缓下松内合,身体微微下沉,然后复归交叉抱腹,反复9次。
地开天合及动作要领:
与天开地合的动作相反,即先下分开地,上抱合天,反复9次。
12、归丹功:是将大自然清新之气收于丹田的功法。
动作要领:
01左手外开:身体自然站立,左手外开至身体左后侧,身微左转;
02左手收气:接上一个动作,左手自身体左后侧向丹田搂抱,收拢大自然之混元气,劳官穴贴于脐部。同时,右手外开身体右后侧,身微右转;
03右手收气:与左手收气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反复9次。
13、收功式:也是十八法最后一式,将天阳之气和地阴之气合二为一,收入、贯穿中丹田。
动作要领:
01身体自然站立片刻:
02双手缓缓升起、意念引地阴之气与天阳之气在中丹田交汇;
03再将融合之气通过中丹田进入小腹,贯穿之腰际命门,反复9次。
练功十八法历来为不传之秘,散落在冯公不同的著作当中,本文也是第一次系统整理,并首次全面公开。
三、缠丝功
缠丝功是太极拳的精髓,拳经曰:太极拳,缠法也。也是陈式太极拳区别与其它拳种的精妙之处。社会上虽有缠丝功流传,皆不完整,缺乏系统性。
冯志强所传缠丝功,均为陈式太极拳第九代掌门陈发科亲传,从眼部缠丝开始,到每一个脚趾全部涉及到,从上到下总共12种练法,与循经按摩功、练功十八法和站桩浑然天成,只有系统修炼,方能事半功倍。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四、无极桩功
桩功的修炼太极拳的基础,是养生和技击的入门功法。拳谚讲“百炼不如一站”。站桩能将人体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和延年益寿之功效。同时,能使习练者有效地调节植物神经,增强大脑皮层功能活动,令运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得到改善,提高反应能力和灵敏性,是训练高级神经系统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还能培养元气,放松身体,平衡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为技击打好基础。
太极拳的站桩功夫分为三层,包括无极桩、混元桩和技击桩。其中无极桩为太极拳桩功之基础,窍要在三调。限于篇幅,另文再详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太极拳名家范学天跟随冯志强大师系统学习太极拳,因其尊师重教、肯下苦功,深得冯师厚爱,20余年勤学苦练,尽得真传。冯老常对范学天讲:我可以手把手教你,但是你不能贪污,要把真正的太极拳传承下去。
2012年,冯志强先生仙逝,范学天老师秉承冯老遗训,开设范学天太极拳工作室,十年如一日,系统的推广太极拳,桃李芬芳,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