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亲子阅读的方法和建议(你真的知道怎么做么)

亲子阅读的方法和建议(你真的知道怎么做么)本期策划 我们试图通过父母的困惑、孩子的表现、专家的观察 探讨和回归阅读的本质。可问题是 将阅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 家长们真的懂得如何让孩子天然地爱上阅读吗?在满满一层楼的童书书架面前 父母们又真的懂得挑哪一本才最合适吗?孩子觉得读起来快乐的书 大人却觉得不入流 面对“实用”与“享受”的矛盾 又该如何平衡?这真令人彷徨。在英国的地铁上 总能看见把脸埋在温暖的围巾中 低头默默读小说的上班族;在法国的街头 随处都是就着一杯咖啡 在街心公园长椅上看书的老人;在日本的绘本馆 无论宝宝自由地挑到哪一本书 大人们都耐心地为他们解说甚至朗读;在美国的校园 几乎没有哪一门课不要求学生大量阅读 并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这真是令人羡慕的场景。但他们美好的今天 正是因为有着以阅读为人生第一课的昨天。越早尝到阅读甜头的人 无疑越幸福。曾经离我们很遥远的亲子阅读 在今天的中国也越来越受重视。每一个临睡前的夜晚 越

开哥说:新快报策划的这组关于亲子阅读的文章,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建议朋友们认真阅读体会。以记者视角对亲子阅读这一话题的探讨更有意义,远比所谓的专家们“纸上谈兵”要好得多。文章比较长,相信你有耐心读完,因为与孩子的成长历程相比,看一篇长文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篇文章换来对亲子阅读的真知灼见,非常值得。

说犹太人会将蜂蜜涂在书上 给新生的宝宝去舔 让他在生命的最初 就明白阅读这件事是甜的 阅读这种感觉是快乐的。

这个说法也许未经考证 但它却道出了阅读的真谛——让心灵收获愉悦。

■策划 / 杨澍 统筹 / 黄海昀 插画 / 廖木兴

在英国的地铁上 总能看见把脸埋在温暖的围巾中 低头默默读小说的上班族;在法国的街头 随处都是就着一杯咖啡 在街心公园长椅上看书的老人;在日本的绘本馆 无论宝宝自由地挑到哪一本书 大人们都耐心地为他们解说甚至朗读;在美国的校园 几乎没有哪一门课不要求学生大量阅读 并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

这真是令人羡慕的场景。但他们美好的今天 正是因为有着以阅读为人生第一课的昨天。越早尝到阅读甜头的人 无疑越幸福。

曾经离我们很遥远的亲子阅读 在今天的中国也越来越受重视。每一个临睡前的夜晚 越来越多的中国爸妈开始习惯将阅读的美好送进孩子的梦里。而学生的课外阅读 也随着中高考改革中语文的强势回归、作文的加大占比而逐渐被家长们捡回。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倡导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 使阅读无处不在。

可问题是 将阅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 家长们真的懂得如何让孩子天然地爱上阅读吗?在满满一层楼的童书书架面前 父母们又真的懂得挑哪一本才最合适吗?孩子觉得读起来快乐的书 大人却觉得不入流 面对“实用”与“享受”的矛盾 又该如何平衡?这真令人彷徨。

本期策划 我们试图通过父母的困惑、孩子的表现、专家的观察 探讨和回归阅读的本质。

4月2日是世界儿童读书日。但阅读绝不只是这一天的任务 希望孩子们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阅读日。阅读从不该是为了别人 而永远只是为了和自己对话 让内心有些温暖的倚靠。(李杨)

亲子阅读的方法和建议(你真的知道怎么做么)(1)

别把令人愉悦的自发的阅读 变成违背天性的被动的任务

父母要多找自己的问题

没有孩子是天生不爱阅读的 因为没有孩子天生不爱接近令他好奇的新鲜世界。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爱读书 或者只看“没营养”的漫画、小说 为孩子沉迷于电脑而从不碰名著着急?孩子的一切习惯正是家长的倒影。我们是否曾在有意无意间 用不恰当的行为和言语扼杀了孩子阅读的兴趣 使阅读由一件令人愉悦的、自发的事情 变成一桩违背天性的、被动的“任务”?你怎样 孩子便怎样。阅读的背后 本不应该藏有功利心。

■新快报记者 李杨

这样的场景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你学到了什么?给妈妈完整讲一遍”

6岁的强强正站在书店的儿童书柜前饶有兴致地翻看一本拼音书 妈妈却忽然凑过来:强强 书里讲的什么呀 给妈妈完整讲一遍 告诉妈妈你学到了什么?又认识了几个字呀?

一听到带有考试和盘查意味的问话 强强纯粹的阅读快乐倏地一声逃得无影无踪。剩下的时间 乖巧的强强们也许会耐着性子背书般地生憋硬挤 或哼哼唧唧;不大乖巧的强强们怕是会哭丧着脸 抛下书赌气跑开。

这样的场景 书店每一天都在上演。大一点的强强们甚至会被要求每看完一本书 甚至一个章节 就要写那“招人恨”的读后感。曾看见几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强强和女强强 在书店门口犹豫和抱怨着:最讨厌写读后感了 周周都要写。最后他们一致决定 去旁边的电玩室 “晚上回去上网找一篇抄一下就行了。”

也许 强强没有硬生生去记忆完整的故事 也没有刻意琢磨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遇到不认识的字也会自动跳过去(而不是随身带本新华字典 一个个查) 但他有结合前后文“脑补”的能力 一点也不影响他愉快地读完 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也许 他只是喜欢插图里那件特别神气的兵器。可这有什么不好呢?

在妈妈看来 只是想借此锻炼孩子的复述表达能力 督促孩子不“浪费”每本书的阅读 似乎只有在复述或写下读后感后 才能使花费的这点时间得到落地有声的效果 令自己满意。殊不知 这种“任务式阅读”或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条件反射般的阴影:我一读书 妈妈就会让我写读后感 那我不读了。如果妈妈跳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会不会也觉得大人的做法其实很扫兴?

写读后感、引导式提问并非完全不可取 但关键是家长是否照顾到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假使你在公司外出旅游时和领导闲聊一些想法 而领导忽然要求你立马把这些想法写成工作计划交给他 你会不会很不爽?会不会暗暗觉得这次旅游真是糟透了?同理 你的孩子可能正是这么想的。

“你不要老看童话 多读读历史名著!”

一个好朋友曾告诉我 她那身为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教授的父亲 在她6岁那年 一把火烧掉了家里所有的童话书 郑重告诉她 真实的世界没有童话 不要再对世界抱有虚幻的想象。

这是一个时至今日仍令我不寒而栗的场景。也许这个父亲的例子是个极端 也许他只是想告诉女儿 社会是残酷的 要早点清醒才不易受骗。但是 像这样仗着自己的“年纪”、“辈分”、“阅历”、“学识” 或是秉着“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的观念就蛮横替孩子选择读什么和不读什么的家长 比比皆是。

总在书店里听到这样的对话:“你能不能多看看老师布置的名著?”“可是我想看×××……”“老看这些没营养、不入流的东西 对写作文有什么好处?”“可是同学都在看……”“买这套没看过的历史故事!那些书你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了 不要买了”“但是我就喜欢看那一类的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们的家长 怎么总对自己的孩子这么不放心?怕他们选“错”书 又担心他们跟不上学习进度 做不成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总逼着孩子看那些对课业有帮助的“好书” 态度强硬而专制。在这样的情况下 孩子对阅读这件事失去兴致 甚至打从心中反抗 也是必然的了。

台湾作家、译者、童书编辑、亲子阅读推广人余治莹认为 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是一门学问。孩子如果处处要听从父母的指令买书 也就失去了自主的机会 无法学到挑书的眼光。而对书籍的态度和眼光 正是需要日积月累地从小养成的。如果全由父母掌控 久而久之 孩子会养成依赖行为 长大后很少会主动到书店为自己选一本书看 反而容易视看书为畏途。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 家长武断地判定一些孩子爱看的书为“没营养”、“不入流” 试问你怎么知道?你看过吗?成年人往往会认为小孩选的书就必定小儿科 必定过于简单 读起来没难度才爱读 这时便会心生一股要故意调高难度 要取乎其上的决心 偏选那些经由成人的“法眼”检阅过 “大家都说好”的书 以达到不让孩子“偷懒”的鞭策性的目的。“偏向虎山行”的孩子 背后都是泪吧 这样的阅读还有什么积极意义?

“你去看书呀 你怎么不去看书?”

还有一种父母 不是苦于孩子只看某一类书 而是苦于孩子根本不爱看书。

很多家长会抱怨:宝宝从不主动碰书 买了很多 一眼也不瞧 就算软硬兼施甚至利诱他看 也是如坐针毡。要么专注力差 看不了两页就东摸摸玩具 西瞅瞅楼下;要么不能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今天看几页 明天有点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就扔到一边了。

拿这样的孩子没办法的家长 不相信自己养出的孩子竟然“不爱学习” 深感有辱颜面 于是便跟在孩子屁股后面 隔三差五就提醒:你现在去看看书吧?今天看书了没有?明天去书店吧?你怎么这么不喜欢看书呢?……

越是这样的“唐僧” 孩子只会越反感。

可是 这是孩子的错吗?回过头想想 在家时 家长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打游戏、玩ipad、煲电话粥、看韩剧……如果在孩子眼中 爸爸妈妈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抱着手中的设备刷刷刷 进进出出迎来送往不得安宁 孩子从哪里养成阅读的习惯?在他的身边 没有模仿的对象 没有一有空就坐下来读一会儿书的人 即便书房豪华 藏书巨多 对孩子而言 也只是一个了无生趣的空间 一堆没有意义的废纸。

如果 看到以上这些场景 你会感到羞赧 抱愧 或者会心一笑 或许孩子为什么不爱阅读这个问题 便已有解决的可能了。

亲子阅读的方法和建议(你真的知道怎么做么)(2)

阅读习惯养成的最佳方式: 亲子共同阅读

■新快报记者 李杨

阅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但它像长在灵魂里的一台机器 需要启动、激发 也需要培养。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 况且在自己身上适用的方法未必适用于孩子。想让孩子真诚地爱上阅读 父母的责任其实很简单 就是保护和陪伴:保护孩子天然的阅读力 陪伴孩子养成阅读的终生习惯。

好的绘本是有趣幽默的 孩子会从好书中听到自己的声音

与物质匮乏时代极有限的阅读材料不同 如今的家长不是发愁孩子没书读 而是书太多 不知读什么 怎么读。书店、网上书城、报纸、电视天天卖书推书 开列长长的书单 关于阅读的讲座一场接一场 却反而让家长面临选择困难症 总不能把所有介绍的好书都搬回家吧?

什么叫好的童书呢?首先得是孩子爱看、愿意反复看的书。

据了解 教育搜索平台智学汇从其20多万家长用户中选取了北京、广州、深圳三个城市的5000个用户 进行了调研。调查数据显示 在0至13岁的儿童中 81.28%每天都有课外阅读需求 而最受家长和孩子欢迎的图书品类排名第一的 则不约而同指向了绘本(35.19%的家长和37.04%的孩子选择了绘本作为最喜爱的书 远超排名第二的益智游戏类图书)。

台湾作家、译者、童书编辑、亲子阅读推广人余治莹在近期广州悠贝亲子图书馆主办的阅读工作坊和讲座中表示 好的绘本通常是有趣的、幽默的 孩子读起来会很开心 又能有所共情。“好的图画书不会严肃地教育孩子 而是与孩子交谈、交流。孩子自己会倾听到书中的见解 读出人物表情和人物之间的微妙 并从中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

好绘本对孩子的吸引 有时候是惊人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愿意反反复复读同一本书 或让爸爸妈妈不断重复昨天才讲过的故事。有时候 在阅读中收获最大的人 并不一定是读过很多很多书的人 反而可能是把一本书翻来覆去琢磨透的人。

拿捏不住选什么绘本 就从凯迪克获奖的经典作品中选吧

余治莹认为 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绘本 最好先从经典读起。

绘本其实是舶来品 进入中国的时间比欧美和日本要短得多。但世界各地列出的绘本书单 还是都离不开经典 比如《野兽国》、《小蓝和小黄》 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绘本?“就如同朗读经典唐诗一般。唐诗300首 是从上万首唐诗中精选出来的 成为经典 一定有其意义所在。而经典绘本 定是经过提炼的东西 让孩子透过文学和艺术 去理解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 植下语言的种子 留下快乐、美好的阅读经验。”

余治莹建议 还拿捏不住是否为孩子选绘本的 以及分辨不出何为经典绘本的家长 就从凯迪克获奖作品中选书吧!“凯迪克获奖作品的评选标准之一 就是须超越以往的作品形式。经历数十年的凯迪克大奖作品 应该是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

干货分享

绘本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多年绘本创作者和国外绘本的翻译引进者 余治莹对绘本这种多图少文的图书有特别的阅读心得。

听够1000本书再开始读

给孩子读多少本书才够?余治莹援引著名国际读写能力顾问梅·福克斯的建议说:在孩子自己学习阅读之前 最好先聆听1000本故事书。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夸张 但如果每天给孩子讲三本书——一本孩子喜欢的 一本孩子熟悉的 一本孩子没看过的 这个目标并不难达到。

没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 而且孩子往往有大人想象不到的耐心和领悟力。很多家长都会惊喜地分享同一个现象:才两三岁完全不识字的孩子 在经常边看边听父母讲一本书后 翻到任何一页几乎都能一字不落地复述平时听到的内容 就像真的认识字一样。这并不说明这些孩子都是天才 而是他们都得到了良好的“听书”教育 在一遍遍地讲述中 他们自有积累的阶段和领悟的时刻。

余治莹建议 家长在给孩子读绘本时 最好清清楚楚地朗读 引领孩子体会节奏。“这时候 不需要加词添句 也无须看图说话 让孩子完整地体会文字的优美及韵律感;也不必刻意用播音腔诵读 保持自然的声调即可。此外 在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感 依着书中的情节 或快或慢 行进有序。”

婴幼儿主要靠感官吸收信息 而阅读则是综合几种感官的学习。“跟孩子共读时 我们将他抱在怀里 让他感觉温暖与爱 然后一边让他看图 一边引导他跟着念 还可以拉着他的小手摸一摸书的材质(包括纸张、布料、塑料等) 当他们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念、用手指触摸的时候 脑中已将所接收到的信息 形成突触 快速连结。”

第一遍请把主控权留给孩子

有些父母与孩子共读时 喜欢直接看图说故事 自己演绎。这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能引发孩子的共鸣 不过却容易在第一时间抢了孩子自行读图探索的机会。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

孩子在第一次接触新故事时 是希望自己体会的。余治莹建议 在第一遍看图时 把“探险”的主控权留给孩子 不要发问 留给孩子反刍回味的时间。让他们再翻阅一遍 或喃喃自语 或指指图画 无论如何 让他们充分体验阅读后的快乐滋味。

鼓励孩子从听故事过渡到聊故事

曾经采访过一位13岁就写出20万字魔幻网络文学 并因此成为广州市作协最年轻成员的广州女孩杨琲儿和她的爸爸。这位爸爸在女儿很小的时候也给她看绘本 当他发现女儿很有天赋 第一次看到图就能讲出故事的意思时 他便开始有意识地和孩子玩起了角色扮演——“别人家是讲故事 我们家则是聊故事”。

就算是看老掉牙的《龟兔赛跑》 杨琲儿在爸爸的引导下也能饶有兴趣地进行故事新编。看完这个故事 爸爸当即问她 兔子除了因为睡懒觉失败 还可能因为什么而失败呢?她竟随口说出上十种令爸爸瞠目结舌的答案。比如 她说 龟兔赛跑必须经过一条河 但兔子不会游泳 所以输给了乌龟;或者 兔子在路边看到很多红萝卜 因为贪吃耽误了时间 就输了。再比如 看到故事里一只小狗在沙漠里悲惨地渴死 杨琲儿却认为:沙漠里没有电线杆 而小狗撒尿需要电线杆 就被尿给憋死了。

尽管答案幼稚可爱 不合常理 但孩子的想象力被爸爸的问话充分调动 爸爸也开放性地最大程度保护着孩子阅读的延伸 最终培养出一个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搞怪小作家。这颇有点“把薄书读厚 再把厚书读薄”的感觉。而这样的互动时刻 也是孩子心中不可磨灭的温情时刻。

亲子阅读中的陪伴、互动、感受爱 比内容本身重要得多

对于家长来说 你怎样 孩子便怎样。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当我们在谈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时候 我们谈论的也不止是一本两本书的内容本身。经过市场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经典童书 对孩子的影响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但家长如何对待阅读这件事 以及在孩子的阅读启蒙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却可能造就出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童书不是简单直白地告诉孩子要爱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爱 在充满安全感的心态中长大。”余治莹说。而你每天晚饭后在书房一角静静地打开书 或在每天睡前搂着孩子读几页故事的行为 本身就是在告诉孩子:阅读习惯最好的养成方式 便是我和你一起做这件事。

亲子阅读的方法和建议(你真的知道怎么做么)(3)

亲子阅读观察:孩子看的不是书 是心情 是爱

在教育线泡了好几年 因为儿子的缘故 我一直挺关注亲子阅读。说起来 以往不了解这个 不觉得有多重要 跑线后开始接触育儿专家和各类资讯 才幡然醒悟自己落后了太多。不过也没什么好沮丧 落后了赶紧追 手头反正有大把的资源可用。但追着追着 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领悟、实践、体验后 我的观念也渐渐改变:亲子阅读 真不是为了让孩子认多少字 增加多少知识量。虽然坚持下去 你一定能看到这些效果 但在我看来 孩子更在乎的是父母用心陪伴所传递出的爱 在亲子阅读的温馨时刻 他完全能感受到喜悦、平和、安定甚至备受鼓励的心情。所以我想说 爱孩子是一辈子的 亲子阅读也可以是一辈子的!

■新快报记者 宋导

观察 1

亲子阅读何时何地都行 营造温馨时光比训练阅读习惯更重要

无论跟专家采访还是跟家长聊天 很多人都提到过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譬如 亲子阅读每天应有20-30分钟 利用临睡前的时间 在睡房进行这项活动最好等等。这些确实是很理想的方法 但真正实践起来 也并非要恪守成规。

就像我之前采访的爱讲故事的书冉妈妈 她家到处都是书 连厨房都有 我完全可以想象 她和女儿在厨房里共同探讨美味食谱的可爱场面。还有正面管教课上 作为导师的果妈教我们在帐篷也就是暂停角里跟孩子读生气的故事 那种躲藏的兴奋感 绝对比规规矩矩坐在床上更吸引人。

于我而言 一个经常在夜里爬格子的人是很难坚持给儿子讲睡前故事的。怎么办?换个时间就行 要么在幼儿园放学回家后 要么在晚餐前后 要么周六日找个白天的时间 反正有点空闲 我就会跟儿子一起读绘本、讲故事。这倒不是为了督促儿子学习 只不过想把那些没法陪伴他的时间补回来。小家伙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温馨时刻 每当我开始讲故事 他就紧紧地依偎在我身边 时而抱抱 时而亲亲 虽然专注度不足 但他的那份喜悦和依赖却让我感同身受。特别记得有一次 他突然夸我:“妈妈 你的声音真清亮 真好听!”那一瞬间 我心里真比喝了蜜还要甜。

观察 2

一味读书实在有点枯燥 不妨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演故事

关于阅读 有太多太多好玩的说法。广州图书馆儿童与青少年阅读部主任王蓉曾经说 阅读未必要一味地读书 在手机电台或微信上听故事 在网上看视频、玩游戏等等 但凡是孩子喜闻乐见又能与阅读相关的方式方法 都可以不拘一格地用。她的观点 其实早已为不少人所认可。迈格森国际教育广州中心的英文绘本阅读会 就是采用表演故事的方法 授课老师许晴给所有到场的孩子都分配了“角色” 有的是狐狸 有的是蛇 有的是猫头鹰 在老师的“导演”下 孩子们无比开心地说着跳着 就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 全身心地投入到情节表演中。

这种表演 不单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还能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儿子所在的幼儿园班主任也爱玩“新鲜” 每周五 班上的所有孩子都要独自上台表演 讲故事就是其中的一项。为了让孩子们更快适应 老师每周四都会发一张看图说故事的纸 上面只有图画和大概的故事背景 具体情节怎么编完全看个人发挥。这时 通常就是儿子说一句我写一句 遇到语句不通顺、词语不恰当的地方适当提点一下 但还是充分尊重他的想象力。儿子很喜欢这样的“作业” 每次编故事都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有时候越编越长 根本收不住脚。这么锻炼了几周 儿子很坦然地上台当了一回“故事大王” 还得到了老师的奖励。

观察 3

选书一定要顾及孩子的喜好 暂时不爱读的书留着以后也能用上

育儿微信上 各种各样的书单推荐满天飞。估计很多家长跟我一样 转发也好 收藏也好 激动的时候也就那一会 过后没准就抛在脑后了 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便是如此。对此 王蓉主任的看法是 给孩子选书千万别只顾着家长的喜好 先让孩子挑几本 家长再挑几本 大家都有选择的权利 这样才公平 也不会损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书冉妈妈则建议 给孩子选书不一定要限于某个年龄段 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样的精品绘本 不仅三岁的孩子爱听 八九岁的孩子一样爱读 就连家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被感动得掉泪 可见一本好书的影响力是多么深远。

当然 阅读考验的不光是书的耐久力 还有家长的耐性。我在儿子三岁时买过一本捷克童书《好奇的小狗》 回家正儿八经地读给他听 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听过一次就扔在一边 我也没理。今年小家伙六岁多 前段时间突然在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饶有兴致地要我给他讲 我一看 竟然是《好奇的小狗》。这本书沉寂了3年有余 还是引起了儿子的注意 我心里暗暗庆幸 还好当初没乱扔书。而这本书里的第一个故事“调皮的小狗” 不是儿子听得最多的 却是他记得最牢的。他第一次在幼儿园独自讲故事 就是讲的这个。我非常地惊讶 但同时也领悟到 让孩子喜欢上某本书 未必一定要我们刻意去引导 有时候也需要耐心等待。他们暂时不感兴趣 不代表永远不感兴趣 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陪孩子读书 多给孩子买书 多带孩子逛书城、书店、图书馆 就算出门 也别忘了带上一两本孩子爱看的书。然后 终有一天 他会翻遍他的书架 把那些被遗忘了很久的书通通挖出来看 因为那里埋着很多未曾发掘的“宝藏”!

在美国 学校、图书馆、家庭一起协作 帮助儿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习惯 能够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全民素质。而如何对待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件事 更能折射出国家对未来主人公素质的负责任程度。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 与欧美日相比仍差得较远。本期封面专题 新快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几位在美国的中国教育者 借他们的视角 看看美国为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做出过怎样的努力。我们是否也该加把劲了?

■新快报记者 李杨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 就和去买菜一样 是生活习惯之一

■小圆豆子 美国弗吉尼亚幼教、专栏作家

美国的小学、幼儿园并没有所谓的“教材”、“课本”、“教案”等种种 这样的基础教育从表面看 多少给人一种“放羊”的感觉。但在我眼里 正是这样赋予老师和孩子高度自由的设定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孩子对书籍的美好感觉。

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除了一套市面上常见的分级阅读小册子用来判断每个孩子的阅读进展 老师至少每天精读两本主题类教学的图画书 泛读15-20分钟左右的长篇小说 而孩子们有至少30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最重要的 这些阅读时间 还都是在语音、单词拼写、写作等严格意义上的日常语文教学之外。

可见 在培养那些“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习惯上 美国人其实并不含糊。美国的图书售价并不友好 一本常见的十几页图画书 往往要十几、二十美元(平均约100元人民币) 相当于在美国中档饭馆的一盘主食。对普通家庭来说 要负担孩子巨大的阅读量并不轻松。所以 不管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 都有免费的图书馆供孩子们自由借阅。每周的课程安排中 也有固定的图书馆时间 教孩子学会利用这些无价的资源。

另外 免费的公立图书馆系统也是孩子们的宝库。不仅存书丰厚 每一个地级市下的各个城镇图书馆还实现了联网和网上预约 借阅非常便捷。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就和去买菜、采购一样 是很多家庭的生活习惯之一。随着电子阅读工具的普及 如今公立图书馆的网上系统还实现了电子书/有声书的免费借阅 即使是忙得焦头烂额的家庭主妇 也依然能轻松搞定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激励孩子们阅读的活动有很多 有图书馆定期举办的读书会、跳蚤书市(5美元就能买一打书) 学校和社区还经常举办假期读书竞赛等。当然 我认为最有效的 莫过于耳濡目染:街角咖啡厅里看书的学生 地铁上看书的通勤族们 阳台上眯着眼睛看书的老人们 无不是在告诉孩子阅读是一种多么棒的享受。而爸爸妈妈们 是不是更应首当其冲 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 放下手机、关掉电视 也试着回归一下自己久违的读书体验呢?

分级阅读 四年级的孩子也可能拥有八年级的阅读水平

■南桥 译者、专栏作家 在美国从事大学课程设计与开发

我的感觉是 美国学校、图书馆、家庭、企业是在一起协作 帮助儿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我女儿所在的学校 采用了“复兴阅读”公司开发的一个“加速阅读”项目。该项目将大量的图书分门别类 按照词汇量和难度 分成不同级别。这个级别的学名叫学力发展水平范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每个学生经过测试后 都有自己的ZPD。学生或许在同一年级 但测试后反映出来的学力不一样 老师就会推荐不同读物。

比如我女儿现在四年级 但是经测试 她的水平为8.5 亦即阅读水平相当于八年级入学后第五个月的水平。这样老师就不建议她读四年级的材料 而是选择8.0以上的材料。

与此同时 学校的不同读物 会分别根据学力发展水平分级。比如著名儿童小说《夏洛的网》 级别是4.4 即四年级第四个月的水平;《哈利·波特和魔法石》的级别则为5.5 为五年级第五个月的水平。

分级之后 图书馆也会对这些书分门别类 每个小学图书馆有两个图书馆员 分别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各自水平的图书。学校只负责督促学生阅读的量 检查他们阅读的效果 但是并不具体规定学生是看鲁益士的《纳尼亚》 还是看怀特的《夏洛的网》。这就让学生有了自己选择的空间。如果这套系统用在中国 恐怕就不会存在是看鲁迅还是看林语堂还是看梁实秋的争论 因为学生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 自己去挑。

学校如何知道学生真的读了呢?这个办法也简单 因为该项目对于每本书 都有相应的测试题 学生必须用电脑完成这些测试题 积累“加速阅读积分”。这些测试 分成词汇、理解、文学、研究几大块 里面又有各自的细分 比如理解部分包括字面理解、判断和阐释、总结和归纳、分析和评估等。对应了教育专家布鲁姆所谈的思维和学习的分类方法 相当精细和科学。

学期结束 所有学生完成了积分要求 学校会开一个“快速阅读”庆祝会 让学生吃冰淇淋庆贺。很多学生都盼着这一天 因此很起劲地阅读 攒分数。

美国“童子功”的第一招——批判性阅读

■黄全愈 博士 美国Miami大学亚洲、亚美研究学科主任

当我第一次看到印地安纳州佳里学区的K-12(天赋教育计划)语言艺术课的有关资料时 我的感觉就俩字——惊讶!

这是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语言艺术课的天赋教育计划 课程共有七个目标 而头两个目标是:发展批判性的阅读行为和发展批判性的倾听技巧。

“读什么”很重要 但“怎么读”更重要。因此 “童子功”的第一课就是:发展批判性的阅读行为 即不仅要求学生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 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 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死记硬背、人云亦云地阅读 那是末流功夫;能够批判性阅读才是硬功夫 才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

为了达到“发展批判性阅读行为”之目的 这个计划是循序渐进的:

三年级结束时 在诸多要求中有一条是“有效地参与文学讨论”。试想 没有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人云亦云地重复标准答案 何来“有效的讨论”?

六年级结束时 与批判性阅读行为直接有关的要求越来越多:“根据内容和形式 比较和对照所读过的作品” “根据原有的想法写随笔” “表现出熟练的分析、综合、评价技巧”等。没有批判性的阅读能力 要较好地执行上述任何一条 恐怕都难有作为。

八年级结束时 与批判性阅读行为直接有关的要求占了大多数:“分析、解说、评价所读的文学作品” “运用文学作品中的理论和核心问题进行辩论或专题讨论” “根据所读的作品进行有效地推理”等。

十二年级结束时 除了“掌握成人水准的词汇量”这一条与批判性阅读无关外 其余全都直接相关。如“分析和解说任何成人程度的文学作品” “根据对某个作者的数个作品与其他作者的作品的比较 写随笔评论” “在争论中熟练地使用推理、归纳、演绎、类比、假设、评价等技巧”等等。

从三年级到高中毕业 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在阅读、评价、辩论、争论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 一本朝下盖着。哈佛是想告诉她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 传播了真理 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 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的教育正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行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