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1)

屠呦呦者,中国唯一荣获诺贝尔医学奖之女科学家也。

庚午年冬( 1930年12月30日 ),屠呦呦生于浙江宁波。其时家中已有兄妹四人,呦呦最幼,又是独女,故深得父母之宠爱。

其父屠濂规,喜研中医,后为其舅引荐以入银行供职。其母姚仲千,生于书香门第。其外祖父姚咏白曾任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教授,其舅姚庆三亦是著名经济学家。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2)

屠呦呦之家学渊源,由此可见一斑。屠濂规为爱女所起“呦呦”一名,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中有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二字为其一生相伴之名,而“蒿”字又为其一生钻研之药,得名于此,扬名亦于此,不亦奇哉?!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3)

屠呦呦自孩提始,即酷爱阅读。其家楼顶有一阁间,既为父亲书房,亦是屠呦呦之儿时乐园。每每父亲埋首于书房工作,屠呦呦便静坐一旁翻阅父亲收藏之中医药书籍。因书中配有诸多插画,小小屠呦呦看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屠呦呦于医药学之最早启蒙恐始于此。

屠呦呦,五岁入幼儿园,六岁读初小,十一岁读高小,十三岁读初中,十五岁转学至宁波私立甬江女中。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4)

十六岁,因染肺结核被迫休学。两年后,病情好转即以同等学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部就读。此次患病之痛苦,医药之神奇,加上幼时之医药启蒙,促使屠呦呦对医药学产生浓厚兴趣。

三年高中顺利毕业,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药学系,主修生药学专业。大学四年,屠呦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产生极大极浓之兴趣。

据屠呦呦昔日师生透露,少年时期之屠呦呦并非学霸,及至高中其学业成绩亦仅列中上,唯生物成绩较好。由此可知,年少时所培养之兴趣乃屠呦呦之最好老师,而坚韧不拔之志方为屠呦呦终成大器之关键。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5)

1955年,屠呦呦(25岁)大学毕业,入中医研究院,做中药研究。此时,越南正与美国开战,许多越南士兵为蚊虫叮咬,患疟疾,行动不便,战力严重受损。越南总理求救于中国,盼能解其困。

1969年,屠呦呦(39岁)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身份加入“523”军事科研项目,此项目之任务为研制抗疟药。屠呦呦与同事查阅大量药方,找出诸多抗疟中草药或方剂,编写《抗疟单验方集》,对200余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失败380余次,不断总结改进提取方法。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6)

1971年,屠呦呦(41岁)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降低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所得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抑制率均达到100%。

1975年,屠呦呦(45岁)终弄清青蒿素之分子结构。同年,越战毕,523项目随之毕。三年后,相关部门认定青蒿素之研制成功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之集体荣誉。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7)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于北京召开国际青蒿素会议,屠呦呦(51岁)上台作报告。自此,青蒿素为天下知。

1990年,瑞士诺华公司以青蒿素为基础,制成复方药物,成为疟疾标准治疗方案,并推至全球。据世卫组织统计,自2000年起,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37%;疟疾患者死亡率下降60%,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为青蒿素疗法避免死亡。

2007年,美国两博士受邀来中国参加疟疾学术讨论会,会间问:“青蒿素之发现者为谁?” 众人面面相觑,会场鸦雀无声。其后两博士四处搜寻与青蒿素发现有关之原始文件,终获真相。

此时屠呦呦方才浮出水面。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8)

2011年,屠呦呦(81岁)获美国拉斯克奖,此奖为美国最具声望之生物医学奖,亦是诺贝尔奖之“风向标”。

2015年,屠呦呦(85岁)终获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之华人科学家,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之中国本土科学家。

描写屠呦呦的诗经(如何用诗经来取名)(9)

最后,分享下屠呦呦先生于诺贝尔颁奖礼上之获奖感言:

“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孔子曰:“观其言,察其行,知其底,方识其人。”

屠呦呦先生,将毕生精力奉献于医药事业,看淡个人荣辱得失,而心系人类健康安危。

虽淡泊,却精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