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词名句经典赏析(3首内涵深刻的妙词)
哲理诗词名句经典赏析(3首内涵深刻的妙词)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遥望天空,碧空如洗,女主人公也想写写书信倾诉思念,可归来的大雁并未传来音信,她也就不知道往哪里寄书信了。最终只能在闺阁中日盼夜念,思念成河,尽管不知何处投寄书信,但女主人公还是滴泪研墨,执意书写,可见其相思之深。此词写闺妇的思念情状细致真切,落笔清妙而深婉含蓄,是晏几道作品中的一首妙词。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是晏几道写的一首以思妇为主要视角的,思念远方情人的词。
词中情境为深秋时节,开篇即写枫林似火、秋菊金黄,带着浓浓秋意的氛围而起,就不禁让人思念起了远方的游子,也就是女主人公的情人。
遥望天空,碧空如洗,女主人公也想写写书信倾诉思念,可归来的大雁并未传来音信,她也就不知道往哪里寄书信了。
最终只能在闺阁中日盼夜念,思念成河,尽管不知何处投寄书信,但女主人公还是滴泪研墨,执意书写,可见其相思之深。
此词写闺妇的思念情状细致真切,落笔清妙而深婉含蓄,是晏几道作品中的一首妙词。
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一生的仕途运很弱,但和一般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始终在争取功名,为考试而奋斗。
不过柳永每次失败了,总会大发牢骚。阻碍他仕途的,除了客观的社会因素外,还有一个主观因素,就是他的“浪荡恶名”。
柳永的性格,从这首词中可以窥见。写这首词时,柳永第一次进士科考落第,于是满腹牢骚,大抒感慨。
他说自己在金字题名的榜上,只是暂时失去了中状元的机会,说君王错失了自己这样一个有贤才的人,说自己没有好的机遇。
而后他又劝慰自己,随心所欲地游乐吧,忘却这些功名与痛苦,做一个风流才子,去风流巷子里探访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吧!
据说当初宋仁宗就是因为听到了这最后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吐槽说既然柳永去浅斟低唱了,那还要什么浮名,于是就这样冷落了他。
这首词知名度很高,它塑造了一个恃才放旷的封建士子形象,同时也让柳永的风评陷入争议当中。
不过书写怀才不遇的牢骚自古有之,也是个常见的话题了,柳永也是时乖运蹇,他确实为人狂傲自负了点,但词中的苦闷却也是真的,这种事后牢骚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解压吧。
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代词人蒋捷的这首词,用简简单单的话语就总结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看似言语简单,意思明了,实则意深难明。
蒋捷从三个不同年龄段听雨的情状来写。年少的时候,因为是狂放不羁的风流才俊,所以听雨的地点是在歌楼上,浪漫满怀,是不谙世事的富家公子。
中年的时候,已经经历世事,然而壮志未酬,孤身在天涯羁旅,所以是在他乡的小船上听雨,四顾茫然,不知所归,可见是经历了好一番现实的毒打的。
暮年的时候,双鬓已经发白,这会儿是在僧庐下听雨,处境萧索,孤寂冷清,看透万事成空,对一切已然无动于衷了。
蒋捷所营造出来的这三个年龄段的画面感很强,层层递进又互相对比,短短几句便能看透一个人的一生。而这样的人生,并不是特例,而是许多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从少年的意气风发、朝气热血,到中年的颠沛流离、壮志难酬,再到晚年凄冷孤独的心境与处境,如此人生遭遇,可以看到许多人的影子,其中当然也包括蒋捷。
蒋捷在南宋咸淳十年中进士,他身处于摇摇欲坠的朝代,怀抱着伟大宏图,希望能为国建功立业,结果还没有施展,南宋就灭亡了。
蒋捷拒绝为元朝招揽,只能隐退江湖,栖息于太湖,晚年安贫乐道,所以听雨在僧庐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首词的内涵很丰富,它是蒋捷一生的缩影,也是现实中人生种种际遇的抒写。这首词历来为人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发出了普遍人生的无奈感慨,满含着生命的惆怅,不由得让人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