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辛亥精神汇聚复兴力量(跨越辛亥百年传承武汉精神)
弘扬辛亥精神汇聚复兴力量(跨越辛亥百年传承武汉精神)这场社会实践,跨越辛亥百年,从历史旧址中,“敢为天下先”展厅、“复兴之光展厅”让人们切身实地、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年前的辛亥一代为中华之崛起所作出的贡献;再到《“甘”苦与共 陇鄂同心》楹联书法展的展列都让人感受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一直传播,一直被武汉人民传承着。通过这次新冠疫情,历史再一次证明: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纪念馆古今的连接,既有历史陈迹的展览,还有一个特殊的展厅是《“甘”苦与共 陇鄂同心》的抗疫主题楹联书法展览活动,馆里有很多学界人士为了致敬在疫情期间每一个为之而坚守的英雄,题写了很多诗词,书写了很多书法作品。其中有一首甘肃省楹联学会理事郭宝银所写的《武汉英雄城》令人印象深刻,“湖山此阵发,看劫去红羊,城栖黄鹤。家国每关心,属青春淬励,碧血激昂。”以此来致敬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这场社会实践,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与革命先辈
随着河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走百年复兴路如火如荼的进行,2020年8月6日,武汉个人小分队打卡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并在此处开展了以感知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主的社会实践。
旧址门前是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它就屹立在广场门前,像一座山一样守护着属于他的理想,属于他的民主共和。在武汉,有很多以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地方,比如中山公园,中山医院、还有他所提及的三民主义的三民路等等。在旧址门口,就可以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庄严与沉厚的历史积蕴。在历史书上见了无数次的图就跃然于眼前,给人一种跨时空打卡的感觉。
上图是在“复兴之光”展览厅里看到的一张图,是百年前辛亥革命同志会29标代表合影纪念的图片,百年前照片背景依稀还可见与现在几乎一样,可见旧址保存的还很完整。
在军政府正厅里面还完整保留了当时一些公务人员工作室时的场景,比如:军政处、外交部、民政部、军令部、会议室等很多的办公场所。进入军政府内部,更能真切的感受到当时军政府的官员办公的紧张且严谨的气氛。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纪念馆古今的连接,既有历史陈迹的展览,还有一个特殊的展厅是《“甘”苦与共 陇鄂同心》的抗疫主题楹联书法展览活动,馆里有很多学界人士为了致敬在疫情期间每一个为之而坚守的英雄,题写了很多诗词,书写了很多书法作品。其中有一首甘肃省楹联学会理事郭宝银所写的《武汉英雄城》令人印象深刻,“湖山此阵发,看劫去红羊,城栖黄鹤。家国每关心,属青春淬励,碧血激昂。”以此来致敬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这场社会实践,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与革命先辈们跨时空的交流。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百年前的故事与百年后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百年前,掀起武昌起义的臂带“白臂章”的革命战士为中华之崛起而奋起反抗,2020年一群臂带“红袖章”的基层党员干部们深入社区防控疫情。百年前将士们的《与妻书》与百年后抗疫医护人员《与夫书》同是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一百多年前,因为战事,也为了防止奸细间谍的混入,武汉封城,人们一律凭城门证进出城门;2020年,因为疫情,也为了疫情的大幅扩散,武汉封城,人们凭借健康码出入社区,两次封城都是为国为民。
这场社会实践,跨越辛亥百年,从历史旧址中,“敢为天下先”展厅、“复兴之光展厅”让人们切身实地、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年前的辛亥一代为中华之崛起所作出的贡献;再到《“甘”苦与共 陇鄂同心》楹联书法展的展列都让人感受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一直传播,一直被武汉人民传承着。通过这次新冠疫情,历史再一次证明: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