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我接着说:“死缠烂打那一套其实我也很反感,而且在我自己的认知里面,这东西不比咱们逛街看的那些消费品,今儿买不买的都无妨,买错了可能骂两句退了扔了总归是好处理的,保险这种东西很讲科学,买的时候决策谨慎一点才是对的,了解清楚了、想好了,再买。买了是真指望后面遇到事情它给赔钱管用的,一味地催着人买,但是该说清楚的都没说,买错了买岔了到出了事儿,理赔真的出问题以后,跟你做设计师为建筑图纸签字一样,行销人员也是会被回溯追责的。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从容一点好好沟通。这又不是什么一锤子买卖!”老哥点了点头:“那倒是,好好说其实我们也要买的,死缠烂打起来尴尬死了!神烦!”聊完了公众号的事儿,老哥开始感慨:“唉……看你这安安静静做自己自媒体写内容,也不见人就拽着说保险保险的样子,真好!跟我妈遇到的那种死缠烂打的业务员完全不一样,话说你可千万坚持住,好害怕你们这样本本分分做事情的,在竞争时候遇到那些不讲底线的,会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2)

前两天,原本只是晚上出门倒个垃圾的,结果跟邻居老哥差点撞个满怀,正准备道个歉就走,突然被他一把拽住,我还以为是怎么了呢,原来人家急吼吼的就是跑来找我求助的,他也出去倒个垃圾,结果没带钥匙,把自己给锁走廊回不去了不说,急需联系物业管家来开门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没带手机……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3)

帮他给物业管家发了信息,出去丢完垃圾回来,一边盯着手机看物业的回复,一边陪他在走廊等,顺带闲聊了几句。这哥们儿是建筑领域的设计师,既有着理工男身上那股憨厚朴实的劲儿,但是社交时也很开朗友善。

五月份羊城那波疫情期间作为被封锁楼栋里住得最近的邻居,没少互相做物资支持(非见面式的,全单元的邻居当时都会很默契的分享自己的物资,在群里沟通后会默默地错开时间,把消毒封包后的交换物资放到需要的邻居家门口,也是很温馨的一段回忆),算是有比较不错的邻里情谊的。

本来我打算安慰他一下物业应该很快会到的,结果人家倒是先很热心的关心起我新进入保险行业从业的事儿了,而且是认认真真跟我说起他读了我的公众号,并对内容、设计的一些感受和建议。我有点惊讶,但是也挺感动的,从业以来忙着过培训、做自媒体近乎是披星戴月的节奏,没怎么休息过,很封闭的一段时光。现在被突如其来的关心一下还是很开心的。

聊完了公众号的事儿,老哥开始感慨:“唉……看你这安安静静做自己自媒体写内容,也不见人就拽着说保险保险的样子,真好!跟我妈遇到的那种死缠烂打的业务员完全不一样,话说你可千万坚持住,好害怕你们这样本本分分做事情的,在竞争时候遇到那些不讲底线的,会吃大亏啊!”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时不知怎么接这话。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4)

想了想,说道:“以后,你妈妈遇到的那种死缠烂打型的业务员应该会越来越少的,监管还在进一步收紧呢!我们谈业务也应该遵循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规矩的呀,能给你讲清楚产品,讲清楚买法就是了,毕竟谁都是会需要配一些保险的,只是多少的问题。”

老哥点了点头:“那倒是,好好说其实我们也要买的,死缠烂打起来尴尬死了!神烦!”

我接着说:“死缠烂打那一套其实我也很反感,而且在我自己的认知里面,这东西不比咱们逛街看的那些消费品,今儿买不买的都无妨,买错了可能骂两句退了扔了总归是好处理的,保险这种东西很讲科学,买的时候决策谨慎一点才是对的,了解清楚了、想好了,再买。买了是真指望后面遇到事情它给赔钱管用的,一味地催着人买,但是该说清楚的都没说,买错了买岔了到出了事儿,理赔真的出问题以后,跟你做设计师为建筑图纸签字一样,行销人员也是会被回溯追责的。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从容一点好好沟通。这又不是什么一锤子买卖!”

老哥听完又点了点头,然后猛然抬头盯着我:“你说啥?不是一锤子买卖?你的意思是保险不是一波买好的吗?”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5)

我:“……???哈?一波买好?”

老哥:“对啊,你也说了,这不是消费品,那不是应该谨慎弄好了买一波,然后就等着被保障了呗?”

我也愣了一下:“谁告诉你的呀?保险虽然不是消费品,不会像逛街一样的,想起来了就随便看看买买的,但是也不太可能一波买完不用管了的。且不说什么信息变更保全之类的问题。唔……一般情况下,就算不做年度检视,那按照大概……5年左右的节奏,你的保险单方案大概率还是要变化变化的,可能会加加减减一点东西,大的修改倒是不一定。”

老哥听罢一脸诧异:“5年?这是不是有点太频繁了吧!”

我摇了摇头:“来,我们这样来想象一下哈!假设现在一个男生20出头,刚毕业工作,保险意识特别好,很认真科学地买了一点保险。那5年以后他总不能是刚毕业毛头小子小萌新的收入了吧?搞不好都成家了,你说他刚工作时候手里紧巴巴时候买的那点儿保障还好用吗?能够用吗?结婚了他的保险、他老婆的保险是不是要合在一起看一看,看是不是符合两口之家的情况?然后再过五年,三十而立了都,没准已经是当爸爸的人了,那恐怕不是他夫妻二人的保单的事儿了,还要考虑下一代了,孩子的保险又是一种新情况了吧?这怎么可能不跟着人生阶段的变化去对应的调整一下保险的配置呢?真要科学一点讲,当一个人收入、职业、家庭结构这里面,但凡一项有了变化,保险的配置都应该跟着有调整,有增有减的,对吧!”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6)

老哥愣了半天,然后点点头:“我嘞个去,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啊!这跟理财一个道理啊,过些时间换个阶段就要调吧调吧、动弹动弹的!”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7)

我叹了口气:“理财你们倒是很容易想到及时跟着热点信息多看看,相应的你的储蓄账户你也肯定会跟着动,可是跟这俩并行的保险其实也是相似的,要时常检查和根据现实变化作调整啊!年轻时候一个人可能收入低、不太在意,也没买多少保险产品。可到后面成了家,需求不一样、经济条件也不一样,保险的方案肯定要跟着做调整的呀!”

老哥一边点头一边说:“没错没错,有了老婆孩子,要对应的加上他们的,对吧?”

我点了点头,又摇摇头,说:“还不止是这样,你想想,成家以后是不是大概率还有债务变化,有贷款这些之前没有的问题。那之前买保险的时候,也许是只针对了一个人的保障来配算的产品,这会儿问题已经变成一家人的保障了,额度和产品恐怕都是要增加的,不是光给增加的人加几个保险产品这么简单。真出了什么事情,一定是应该在保险理赔金里能划出一些份额划出来,用来解决家庭的债务负担的,而且也应该是优先解决掉家庭的这些贷款债务,这才是合理的抗风险方案,对吧?那除了增加了人增加一些产品,对于家里已经有保险的人,是不是也肯定是应该跟着这套原则做一些保险配置的调整呢?至少,应该按照这个思路额外核对一次过去的保险方案有没有缺漏吧!”

老哥缓了几秒钟。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8)

然后摸着下巴感慨道:“我丢!完全没想过,这里面学问不少啊!”

我无奈的耸了耸肩膀:“所以,比起死缠烂打的去跟客户说你买啊买啊!还不如把这些讲清楚,而且其实这里面知识点还很多的,帮你搞明白了这些,你自然也会找到自己的购买需求的,完全没必要去做那些糟糕的老套推销的。不过……话说,你这对保障型产品还挺不熟悉的啊?保障额度是对照哪些情况去配算的,还有怎么变化怎么调整全都没意识啊?”

老哥也无奈的耸耸肩:“这谁想得到啊?我以为就是看保什么、赔多少,然后算算差不多就买了就完事儿了……”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9)

我顿时有点语塞,想了想,问他:“所以……看这情况,普通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还有报销型和给付型的区别这些……?”

老哥看起来更无奈了:“啊?医疗和重疾不是一类保险的吗?”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0)

我:“……嗯……得了,那你还是听我把两个问题都说一下吧。医疗险是跟你的国家医保差不多的,就是典型的报销型的理赔,主要管的是人在医院治疗这一块的花销问题,治病了花钱了拿着凭证去报,而且是先走国家医保报完了之后剩下的部分,再拿着凭证去找商业医疗险来报的。重疾险是有一个指定目录的,那里面的病,碰上了麻烦都很大。只有当人得了目录里罗列出来的病,并且有凭证能证明是得病的程度已经符合条款的规定,重疾保险才会给你赔付的,一次一大笔,这个是给付型的理赔。因为这些重病一般符合条件的情况时,可能人已经工作不了了,这些理赔金可不只是拿来治病的,还要弥补一个人工作不了失去的收入、还有治病时候杂七杂八多出来的花销的。这就不是报销式的,是条件符合了人家一经确认就会直接一笔赔付到位的。”

老哥似乎是很上道了:“然后可以用来弥补失业后的收入缺口、治疗费,还有……额……交通、营养费这些的?”

我:“嗯,具体用到哪儿其实完全看客户自己安排了,不过也有人比较极端,会把重疾理赔的钱挪去别的用途,但这都是个人选择,赔付完成后怎么用是完全看个人或者家庭的选择的。”

老哥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念叨起来:“我的天呐,我的保险还都是我妈买的,这有时间还得检查检查呢,找她都翻出来看看……”

我:“你倒也不必这么折腾,我给你推了个公众号,我们行业协会的,想查询你自己名下有哪些保单合同,去公众号的菜单栏认证一下就能都查到了。满屋子翻合同也是很费力费时的,你们想快速查直接用这个就行了。”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1)

老哥正想继续说啥,我把手机往他面前一推:“看,物业回复了,快去楼道口接人,物业那边过来给你开门啦!”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2)

老哥一边往楼道跑一边扭头喊我:“等下把你名片给我一份,还有,你后面记得把你写的专栏给弄个合集呀!”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3)

原本这只是繁忙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但是回味一下,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我的邻居老哥是对保险业并不排斥的人,甚至只要稍加点拨他就能很快理清这里面的很多入门逻辑。但哪怕是这样,却没人给他说过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他也不是很清楚保障产品究竟在保障什么,各品类之间是怎么组合搭建的。不排斥保险的人尚且如此,这么多年了,按理说保险是一个成熟行业,这么多的行销人员甚至都已经培养出了人们对这个领域的厌恶感了,结果稍一接触身边人,发现那么多人依然匮乏对保险的一些常识认知……身为从业者,不免是有点悲从中来。

一方面,有点恼怒,这么多年以来,这么多的“销售”,究竟都给人们留下了什么?终归还是提起来就还是先想到“死缠烂打”和“坑蒙拐骗”?那些少数从业者的急功近利,到底毁掉了多少兢兢业业从业人的长久坚持与守望?另一方面,还是要应该感谢许多勤恳正直的从业前辈和现在依旧在兢兢业业努力着的同业人员,至少身边越来越的人还是认可了保险,认可行业板块以及产品本身的职能价值,这离不开几十年来数代从业人在市场教育、服务等板块的努力;离不开现在越来越多在知识输出上笔耕不辍的保险人。不过看得出来,很多入门基础的理念、概念认知、选购方法依旧有待于更广泛的普及。

一个培训了三天的从业人员,理论上就应该可以比较轻松的理清和说明四大保障品类的基本特征、与区别,甚至掌握至少一种最基本的保障产品组合方案的配算原则,这些“入门信息”的难度并没有那么大。但是身边随便碰一碰,还是很多人连最起码的几个保障型保险大类具体的功用都不太分得清。突然觉得,撰写笔记的时候,心情更加地沉重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想,这大概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说明启动这个频道,写下这些笔记、专栏还是拥有它的价值,留下一点实用的东西,至少以后身边再有困惑于此的亲友,哪怕无暇帮助解惑沟通,把专栏的链接丢过去,万一就能消除一些误解,提供一些实用的参照或指引呢?

一个萌新也该有点小小的梦想,一点点朴实真诚的记录与分享其实真的是滴水入川,算不得啥。但万千的努力汇总终归是为了一个更加清朗的明天。我会继续坚持下去专栏的笔记,直到入门篇的完成,然后为这个小专栏找到新的主题或者进阶篇。

最后附上来自电影云图的一段小小台词吧,共勉每一分普普通通的小小努力: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4)

"Only as you gasp your dying breath shall you understand your life amounted to no more than one drop in a limitless ocean!"

"Yet what is any ocean but a multitude of drops?"

“只有当你奄奄一息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的生命不过是茫茫大海中的水滴一颗!”

“但是,若没有众多的水滴,又何来汪洋大海?”

(David-Cloud Atlas | 大卫·米切尔-《云图》)

——来点新知·来点共振——

这里是聿鲤小茶会的频道专栏《聿小鱼笔记》,我是常驻的执笔编辑聿小鱼,我们下周再见啦!

谈一谈对保险的理解(从一件小事到一点关于保险的小小看法)(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