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泊瑜伽总部(为什么同样是连锁)
瑜泊瑜伽总部(为什么同样是连锁)
为什么同样是连锁,瑜舍瑜伽能欠款数千万?
虎年一开年,瑜伽行业又有地震,这次的地点是上海,震级6级,在地震界属于强震,可以引起房屋倒塌的级别。2021年12月4日,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静园瑜伽”为何欠款上千万的文章,当时对静园瑜伽倒闭的震级判断是4.7级,刚够格破坏,但不至于房屋倒塌。
上海的这次强震,主角叫“瑜舍瑜伽”,一家主打私教套餐的传统老牌连锁瑜伽馆,他们主要开在小区里,三室一厅,以私教为主。成立于2009年,曾经在2016年获得过资本投资,之后对外宣称转型互联网,且疯狂开店扩张,最高时近200家门店,开店地区主要以上海为主。
最后一次小黑裙和瑜舍的高管和创始人有交集是在2021年6月北京国家会展中心的Chinafit大会上,两家共同领取了几个奖项,也上台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之后就开始陆续传出瑜舍欠薪,以及瑜舍高管出来创业等一系列的内幕消息,那时候隐约就知道瑜舍要出问题了。
今天就来列一下瑜舍瑜伽的三个模式问题:
首先,传统老牌连锁,成立到发展超过了十年,主打“预售模式”
之前在静园瑜伽的文章里,我已经普及过什么叫做“预售模式”,这里就不再多赘述了,大致的意思就是今天就把未来若干年的收入都先收进来,但今天就花掉了,剩下的时间都是负债经营,哪天收入进不来,哪天可能就资金链断裂了。通常先是发不出员工工资,再是拖延供应商账款,最后陆续闭店或者跑路。会员维权其实是没有用的,因为清算是先从员工利益和股东利益赔款,最后才轮到会员,通常如果到了闭店那一步,证明他们是没有能力再给会员退款的。
小黑裙自己其实也遇到过闭店的情况,开店就像是养小孩,偶尔遇到一个特别顽劣或者天生基因不够好的,只能选择关店。但小黑裙因为60%的收入都是零售小班课卡项,金额较低,而且都在当月可能就消耗完毕了,真正退款的金额通常都是当月收入的额度,不会有负债退款,所以都能在有效期内完成。而且每个馆主都有预交3万的保证金给总部,就算馆主没能力赔付,总部也会安排退款。除非遇到类似2020年底的优选馆的纠纷,牵涉到总部对加盟商的垫资和追偿,会有偶尔的延期,但总额也就几万,不会像瑜舍这样,动辄几千万退款额度,根本无力偿还。
其次,遇到了互联网机遇,无知者无畏,打算增加技术含量,转型为互联网瑜伽连锁
2017-2019是互联网大行其道的3年,我们小黑裙瑜伽也是这个时期的弄潮儿,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流量统一、工作效率提升、师资统一、店长减负,最终达到高效而低价的瑜伽平台功能,让人人更容易开店,更容易上课,也更容易赚钱。
小黑裙是互联网平台出身的一群创业者,即使这么一群人,折腾实体互联网也花费了好几千万的现金成本。而瑜舍瑜伽是一群传统预售红利和房地产红利的作俑者,他们以为投入几百万就能完成这项转型,结果发现近千万花下去跟打水漂一样,再想投入,前面预售团队不允许,你让我们把原本属于我们的40%的提成拿去给技术团队花?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局面,进退两难,直到预售团队再也卖不出去什么终身卡了,技术团队就该滚蛋了。
最后,聊聊一对一的课程模式(私教)和一对多的课程模式(小班课)
瑜舍80%的收入都来自于私教,跟小黑裙60%的收入来自小班课截然相反。他们为什么会更愿意卖私教?因为客户数少,但客单价和提成高(深藏的问题是一对一模式边际成本高,利润率低);而小班课相反,要照顾的客户数多,但客单价和提成低(深藏的问题是一对多模式边际成本逐渐降低,利润率高)。但我们都知道,一个馆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客户,且能让大家花更少的钱得到同样好的体验。聚焦私教收入的瑜舍,逐渐就将精力聚焦到了少数有钱的客户身上,忽略了更多大众客户的感受和体验,必然一日不如一日。但有意思的是,店长的提成和收入却越来越高。
真正的叫做,本体死了,但寄生者永生。这样的门店,怎么会不死呢?
祝所有的瑜伽馆的从业者们,不管是连锁品牌还是个体创业,一定要关注自身的能力,不要负债经营,不要让寄生者吸血,不要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互联网工具。如果一定要做,用开放的心态找到合作者,会是更有效的方法。
愿瑜伽课程成为大众都消费得起的消费品,而非奢侈品。
#生活有温度##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为何GDP目标设定为5.5%##放假比上班还累 春节假期要延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