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希特勒很有野心,但也非常狡猾。1936年,他指挥他的军队越过莱茵河进入《凡尔赛条约》设置的非军事区莱茵兰,这是他首次在惴惴不安中用试探性的“越轨”来验证英法的态度,没有想到英法对此都保持了沉默,这更增加了希特勒进一步的野心。奉行绥靖政策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对希特勒仇视苏联布尔什维克的言论,表现出一厢情愿的由衷赞赏,他们认为将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东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不仅不去指责德国违反条约的行为,而开始为德国大规模发展军事实力大开绿灯。1933年,德国狂人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执政党,他发表的以国家和日耳曼民族名义向世界进行复仇论的演讲,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德国基层民众中间得到了绝大多数的支持,他承诺会重新带给德国复兴和辉煌,他终于攫取了德国的最高权力。事实证明,在后来的执政期间,他做到了振兴经济的承诺,但也同时在未来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巨大灾难。英国首

2009年7月,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举行全体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认为前苏联应该对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种族灭绝的罪行负责,理由是因为前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导致希特勒发动了战争,继而将灾难扩散到全人类。而真正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国家,正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法。说到这个问题,不能不提起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和二战之前的《慕尼黑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1)

欧洲地图

凡尔赛埋下了仇恨 慕尼黑燃爆了战争

1924年,当那个经历了一战并被毒气损害了眼睛的德国下士希特勒成为“囚徒”的时候,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这样写到:我们必须让6000万德国人对《凡尔赛条约》感到羞耻和深恶痛绝,我们必须拿起手中的武器,用自己的力量复仇和保卫国家。这个后来成为魔鬼的希特勒口中的《凡尔赛条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2)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正在签订凡尔赛条约

1914年7月,因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以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组成的同盟国与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等国组成的协约国进行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世界大战,战争持续到1917年,虽然俄国沙皇被推翻后布尔什维克政府宣布退出战争,但美国和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参战,胜利的天平依然向协约国倾斜。到了1918年,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先后投降,德国政府终于也在11月11日宣布了投降,一战结束。英法为首的战胜方开始了对同盟国的战争清算,在巴黎经历了6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签订了一份旨在彻底摧毁德国领土主权、政治生态、军事力量和经济基础的《凡尔赛条约》,这份条约: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放弃了所有海外殖民地的利益;军事力量只维持拥有100000陆军和10000吨以下海军舰艇力量,不能生产坦克、军舰和潜水艇,军官不能超过5000人,拆除所有被认为威胁的军事工事,永远取消总参谋部机构;赔偿因战争导致英法等国的所有损失,共计200亿金马克,鲁尔工业区等重工业全部交由英法管理。也就是说一份条约让德国整个国家彻底崩溃,英法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辣手摧花的手段,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3)

慕尼黑英、法、德、意四国首脑

1933年,德国狂人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执政党,他发表的以国家和日耳曼民族名义向世界进行复仇论的演讲,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德国基层民众中间得到了绝大多数的支持,他承诺会重新带给德国复兴和辉煌,他终于攫取了德国的最高权力。事实证明,在后来的执政期间,他做到了振兴经济的承诺,但也同时在未来给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巨大灾难。

希特勒很有野心,但也非常狡猾。1936年,他指挥他的军队越过莱茵河进入《凡尔赛条约》设置的非军事区莱茵兰,这是他首次在惴惴不安中用试探性的“越轨”来验证英法的态度,没有想到英法对此都保持了沉默,这更增加了希特勒进一步的野心。奉行绥靖政策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对希特勒仇视苏联布尔什维克的言论,表现出一厢情愿的由衷赞赏,他们认为将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东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不仅不去指责德国违反条约的行为,而开始为德国大规模发展军事实力大开绿灯。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4)

希特勒与他的纳粹警卫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开始将目光盯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地区,用希特勒的话说:我们要将那里350万日耳曼同胞解救出来。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依然抱有较高期望值的英法开始上演一出出卖盟友的“好戏”。

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和英法都签订有军事同盟互助条约,对德国提出的领土要求,捷克方面一直寄希望于自己的盟国能够依照互助条约来保护自己,而真正履行条约的苏联向捷克明确提出会给予军事援助,为此,苏联方面集结了60万军队、2400架飞机和700多辆坦克,随时在捷克提出要求时进入增援。而英法两国却向捷克传递的信息是:为了保证欧洲的安全和纠正凡尔赛强制性条约的错误,捷克斯洛伐克应该满足德国人的要求。1938年9月23日,在慕尼黑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共同签订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地区划归德国的《慕尼黑协定》,讽刺的是捷克代表竟然没有参加这次四方会谈,协定签订后由英法两国向正在隔壁房间等待的捷克代表传达了这一悲哀的消息,很明显捷克被英法“盟军”出卖了。希特勒要求捷克在六个小时之内回复德国的要求,为了避免战争,最终捷克屈服了来自各方的压力。然而捷克并没有迎来国家渴望的和平,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捷克斯洛伐克依旧没有逃脱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的悲剧。得知这一消息的斯大林感到非常愤怒但又无计可施,毕竟捷克没有向苏联提出支援的请求,苏联也不能不经允许就擅自闯进别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5)

正在等待消息的捷克代表

预感到德国的野心并不会得到满足的苏联,开始谋求与英法缔结互助同盟关系来共同抵抗法西斯德国可能发起的侵略战争,却被视布尔什维克为洪水猛兽的张伯伦坚决的拒绝了,从得到英、法、波、德四国有可能结成同盟的情报中斯大林陷入恐惧之中,危机正在向苏联袭来。

为延缓战争 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6)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斯大林从内心还是希望能与英法结成互助同盟关系,因此他让外交部再继续说服英国内阁对希特勒并不信任的其他官员,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远见在英国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比如海军大臣丘吉尔,他就认为苏联的提议非常及时和必要。为了搪塞国内非议,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同意派遣一个军事代表团前往苏联去“洽谈”有关结盟的相关事宜,临行前张伯伦明确告诉代表团:你们没有任何可以代表英国签字的权利,更不希望你们去苏联把耻辱带回英国。1939年8月14日,英法代表团一行人坐了一个星期的轮船到达苏联,这让斯大林对英法的诚意产生了怀疑,他相信如果是带着诚意他们一定会乘坐飞机的。果然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英法代表成员对结盟一事或顾左右而言他或是在细节中鸡蛋里挑骨头,完全没有一丝结盟的意向。而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秉承希特勒指示向苏联伸出橄榄枝,苏联决定接受德国释放的“善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7)

英国首相张伯伦

1939年8月23点日,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他刚踏上苏联的土地,英法代表团就接到了情报,在谈判桌上英国代表直接质疑苏联的诚意,苏方代表很严肃的说道:如果想显示彼此真正的诚意很容易,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字,你们可以吗?英法代表顿时哑口无言。当天下午五点,里宾特洛甫就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代表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8月24日,英法代表启程回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现场

拿到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后的希特勒终于可以“放心”的向波兰动手了。而在此前的一年里,波兰是最积极向德国频频示好的国家,他们认为与德国的友好关系,基于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对抗苏联。却不曾料到希特勒早已觊觎波兰良久,磨刀霍霍就等着与苏联的一纸协约尘埃落定,此刻对希特勒来说已是万事俱备。

波兰沦陷 法国投降 英法的纵容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939年9月1日,德国集结了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多门火炮和58个师闪击波兰,仅半个月波兰沦陷,政府流亡海外。远在西线已经向德国宣战的英法两国,却龟缩在马奇诺防线的暗堡里,上演了西线无战事的荒诞大剧。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到此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抨击,他曾经拿着希特勒信誓旦旦的一纸保证在机场激动万分发表演讲时的慷慨激昂荡然无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9)

进攻波兰的德军坦克

占领波兰后,希特勒向英法提出和平建议,遭到英法拒绝。双方却相安无事对峙了半年多,也真是天下奇闻。希特勒并没有真正想要和平,而是在经历了波兰之战,他的军队需要得到补充。英法既然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怎么能轻易放过呢。1940年5月10日,养精蓄锐的德国战争机器又开始发动起来,希特勒集结157个师、2700辆坦克和7500门大炮,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森林插入法国腹地,军力与装备都不逊色于德国的英法联军,被德军闪电攻击打的四散溃逃,不到一个半月,法国宣布投降。养虎为患,英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10)

进攻法国的德国军团

曾经有三次避免大战爆发的机会,硬是被英法两国的一己私利给生生断送。第一次是希特勒的军队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的时候,英法完全可以以军事实力对德国实施制裁,以当时双方实力对比,英法联军完全碾压德军;第二次是向捷克斯洛伐克非法提出领土要求的时候,英法完全可以联合苏联依照互助条约强硬回击,使其彻底断绝称霸欧洲的企图;第三次是当苏联提出缔结互助同盟关系时,从整个欧洲安全考虑,应该认识到缔结互助同盟完全可以震慑住希特勒狂妄自大的野心。正是由于英法顽固的意识形态对立的错误认知和怀有“祸水东移”的险恶用心,给全人类带来了无比沉重的灾难,说到底引发这场战争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英法两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11)

这是法国投降后希特勒到巴黎视察的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76年了,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怀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指责前苏联需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和种族灭绝罪行负责,真是颠倒黑白。在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之前的1936年到1938年的两年时间里,纳粹德国的武装力量进入了莱茵兰;吞并了奥地利;非法攫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地区,那个时候的英法两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他们做了什么?当苏联向英法提出建立抵御希特勒法西斯联盟阵线时,他们又做了什么?当战争爆发后的苏联,牵制了德国法西斯60%的军事力量,缓解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大战场战争压力的时候,他们不应该觉得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吗?苏联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2660万人牺牲的代价,欧洲合作组织是看不到还是不想看?如果追究原罪,真正应该负责的国家正是德国和采取绥靖政策的英法两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何时参战(英法才是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罪魁祸首)(12)

欧洲合作组织会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