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蒋介石回去过故居吗(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解放后蒋介石回去过故居吗(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1932年冬,蒋介石调集50万人马,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这种火箭式的上升,在猛将如云的中共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年仅25岁的林彪就已经担任中央红军著名的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成为红军时期最年轻的高级将领。林彪从一个小小的排长,以其聪明才智和累累战功一路飙升,直至成为毛泽东麾下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著名将领。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元帅军衔仪式,毛泽东主席亲自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的威名,从此响彻华夏大地。
林彪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朱德和彭德怀,超过了年龄比他大、资历比他高的刘伯承、陈毅等同样是威名显赫的中共将领。
这其中的奥秘,我们或许可以从过往的历史中窥探一二。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年仅25岁的林彪就已经担任中央红军著名的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成为红军时期最年轻的高级将领。
林彪从一个小小的排长,以其聪明才智和累累战功一路飙升,直至成为毛泽东麾下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著名将领。
这种火箭式的上升,在猛将如云的中共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1932年冬,蒋介石调集50万人马,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
1933年2月初,敌中路军以10个师的兵力分三个纵队向南丰、广昌前进。
2月12日,红军进攻南丰,示形于敌。
急于救援的敌人,以第一纵队之52师、59师取道永丰、乐安向宜南部急进,整个左翼暴露在红军主力红一军团面前。
这种稍纵即逝的战机当即被目光极其敏锐的林彪捕捉到了。
林彪当机立断,决定集中数万优势兵力于黄陂以北地区,隐蔽接敌,然后从两翼包抄北上,打一个大规模的伏击战,一举歼灭冒进之敌。
27日拂晓前,参战的红军将士近5万人迅速展开,隐蔽在丛山密林中。
清晨,薄薄的雾气在密林里飘荡,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鸟鸣,使周围的群山显得愈加幽静。
8、9点钟左右,敌人大摇大摆地进入红军的火力射程之内。
首先过来的是敌52师,全师2个旅4个团毫无戒备地从林彪的眼皮底下走过。
参谋压低声音问:“打不打?”
不苟言笑的林彪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面无表情地说:“等辎重部队。”
他判断,敌人这种大部队行动不可能没有辎重部队。
革命圣地井冈山
果然不出所料,敌人的辎重部队开了过来。
”打吧?“参谋人员又请示。
“等护卫团”
林彪的回答还是那样的平静如常。
这样,等敌人全部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后,林彪才发出了总攻信号。
顿时,山谷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漫山遍野的红军战士向敌人发起了勇猛的攻击。
陷入重围的敌军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敌52师被全歼,无一漏网。
黄陂大捷后,为扩大战果,红一军团协同友邻部队,挟大胜之威攻击草台岗……
草台岗一战,红一军团又大获全胜,歼敌近4000人。
黄陂、草台岗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打的最大的一次伏击战。
此战充分显现出林彪在组织大兵团作战方面超出常人的卓越的指挥能力,从此,“常胜将军”的美名不胫而走。
蒋介石对第四次“围剿”的惨败深感耻辱。
蒋介石
他在给中路军总指挥陈诚的手谕中哀叹:“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蒋介石咬牙切齿地悬赏10万现大洋缉拿林彪的首级,并把林彪称为“战争的恶魔”。
而蒋介石的对手毛泽东,则从此把林彪视作他的心腹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