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三姐妹和一个书生(聊斋志异姐妹易嫁里的姐姐)
聊斋志异三姐妹和一个书生(聊斋志异姐妹易嫁里的姐姐)可是父母已经答应了,说出去的话是无法改变的。到了出嫁的那一天,老公把花轿停在门口,准备迎接新娘。可是大女儿怎么也不肯出嫁,又伤心又悲痛,哭得很厉害。老公在外面等了很久也不见新娘出来,非常着急。并且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他。老公一家人对他非常感激。可是张家的大女儿也感到很委屈,她非常看不起毛公,觉得他就是一个穷光蛋自己嫁给他太吃亏了。感觉非常丢脸,对父母亲的决定非常不满,当着他们的面说“就是死,也不会嫁给放牛娃”。姐姐拒绝嫁人,妹妹代替姐姐成为新娘
《姐妹易嫁》是聊斋中影响比较广泛的一篇故事,曾经被改编成吕剧,并且拍成电影。小说源自生活,历史上很可能存在原型人物。姐妹的看法和想法不同命运。也截然不同,故事大概说的是有一个小伙子名叫毛公,家里非常穷,他的父亲给大户人家放牛,有一次为躲避大雨,藏在了张姓大户人家废弃的墓穴里面避避雨,可是雨太大了,下个不停山洪爆发,把他父亲淹死了。
张姓大户人家非常的吃惊,原来这几天他一直在做梦,梦见有人对他说,不能占用毛家的墓地,都做过好几次梦了,他感觉这件事情很不吉利,就把他家人的坟迁走了。
不然倒霉的就是他家的人,他对毛公父亲遭遇不幸非常同情,对老公的母亲说,就把他丈夫在原地安葬吧。并且让毛公母亲把毛公领到家里。他可怜老公孤儿寡母,非常同情他,主动教他读书,认为他将来必有出息。
并且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他。老公一家人对他非常感激。可是张家的大女儿也感到很委屈,她非常看不起毛公,觉得他就是一个穷光蛋自己嫁给他太吃亏了。
感觉非常丢脸,对父母亲的决定非常不满,当着他们的面说“就是死,也不会嫁给放牛娃”。
姐姐拒绝嫁人,妹妹代替姐姐成为新娘
可是父母已经答应了,说出去的话是无法改变的。到了出嫁的那一天,老公把花轿停在门口,准备迎接新娘。可是大女儿怎么也不肯出嫁,又伤心又悲痛,哭得很厉害。老公在外面等了很久也不见新娘出来,非常着急。
准备回去了,岳父赶忙出来,说好话给毛公说,稍等一下,小女正在梳妆打扮,马上就好。父亲苦口婆心的劝大女儿,可是大女儿怎么都不肯答应,怎么说都不上轿,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连妹妹也忍不住了,好心好意的劝说姐姐。
姐姐不但不听从,反而对妹妹嘲讽的说“你怎么不嫁”?妹妹说“当初父亲没有叫我嫁给他,如果当时说我嫁给他,我一定会听从父母的劝告嫁给他的”。
父母怎么劝都不听,真的没有办法无计可施,就商量地问他二女儿愿意嫁给他吗?二女儿说“听从父母的安排,即使他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敢推辞”。
于是妹妹代替姐姐做了毛公的新娘,他们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只是老公发现老婆的鬓角有点秃,有点不高兴。老婆告诉她姐妹一家这件事,毛公感到非常感激,说以后一定好好待她。毛公不久参加乡试,他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想着以后富贵了就把老婆换掉。他去参加考试,去明个孙山,自己也感到非常丢人。冥冥之中,他有邪恶的想法,自然有不好的结果。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这么想了,三年之后他又参加考试,取得第一名。之后官运畅通,他的妻子原来头上秃的地方也长出了头发,毛公运气越来越好,最后做到宰相。不愿意嫁毛公的那个姐姐,最后嫁一个有钱的财主。可是丈夫整天吃喝玩乐,不干正事的。算是一个富二代,没多久就坐吃山空,家常也败光了,丈夫最后死了。而姐姐连饭都吃不上,她感到又羞愧又后悔,无脸见人,最后做了尼姑。
毛公做宰相荣归故里,姐姐羞愧极了,她不敢去见妹妹,打发她的弟弟,去妹妹的家里要钱。妹妹送给姐姐很多绫罗绸缎。姐姐看到了妹妹送的东西,非常的失望。这都不是钱,有什么用?又很气愤,叫她弟子送还回去。妹妹把布匹打开,里面藏着很多的银子。毛公随便抓起一把,叫姐姐的弟子带回去。
姐姐知道事情后后悔万分,她虽然做了尼姑,仍然没有改变贪财的想法。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金银财宝藏在布匹里面,她的贪心和自负使传看不见有价值的东西。她也消受不起荣华富贵。一心想嫁个有钱人,宁死不嫁毛公,目光短浅,看不到未来。
只贪图眼前的富贵,却把幸福拱手让人。是一个只认钱不认人,又愚蠢又虚荣的女子。造成今天这种结果,是姐姐自己造成的,世上没有后悔药,有什么鱼种什么果。
只想马上得到好处,不想奋斗。一心一意找有钱人或者富二代。在她们眼里,不问男人年龄,不问背景,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
抱着这种想法怎么可能有幸福呢?不论在什么年代了,什么社会。要找到首先是人而不是钱。人和人之间才能建立感情,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才可以看到希望,有钱就代表幸福,是天真的想法。
在现在这个烦躁的社会,别想一夜有钱,天上掉馅饼。或者一心一意想嫁个有钱人,看不起穷小子。探势力,太浅薄。这种人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即使幸福在他们面前,他们也看不到。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看不清自己,永远在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