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但这一个学生 虽是启蒙 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 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 我方能认得字 心里也明白 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甄宝玉)妙在只一个女学生 并两个伴读丫鬟。(林黛玉)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注意这“假充养子之意”。那也就是说,这种教养不仅是读书方面的,还很有可能包括礼仪、举止等各方面,在这种教养下,林黛玉的眼光绝对不等同于一般闺中女子。如果再从贾府请了个屡试不中的贾代儒做老师来看,林如海请了饱学之士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我们先不论贾雨村的人品如何),这位西席的档次无疑要比贾宝玉高得多。再看林黛玉读书的规格和甄宝玉读书的规格比较: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1)

很多人都觉得《红楼梦》塑造的是一个女性王国,而作者曹雪芹则是一个“重女轻男”的女权主义者。可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在林黛玉身上,我们隐约可以看到那么多作者关于男性人格的期望呢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2)

教育:”假充男子教养“

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养会对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从林黛玉的教育来看,似乎曹雪芹从一开始就努力想把她培养成那个时代最典型的文人士大夫。《红楼梦》里是这样写的——

今只有嫡妻贾氏 生得一女 乳名黛玉 年方五岁。夫妻无子 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 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 不过假充养子之意 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3)

注意这“假充养子之意”。那也就是说,这种教养不仅是读书方面的,还很有可能包括礼仪、举止等各方面,在这种教养下,林黛玉的眼光绝对不等同于一般闺中女子。

如果再从贾府请了个屡试不中的贾代儒做老师来看,林如海请了饱学之士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我们先不论贾雨村的人品如何),这位西席的档次无疑要比贾宝玉高得多。再看林黛玉读书的规格和甄宝玉读书的规格比较:

妙在只一个女学生 并两个伴读丫鬟。(林黛玉)

但这一个学生 虽是启蒙 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 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 我方能认得字 心里也明白 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甄宝玉)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4)

完全是一样的档次。妙在贾敏去世后,林如海还要黛玉“守制读书”,如此慎重其事,倒不像是为了“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在林如海的潜意识里,简直完全将林黛玉看作男孩子养了。这不能不对林黛玉的性格产生一定影响。

住所:”比上等书房还好“

林黛玉住的地方是潇湘馆,很容易让人想到的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5)

在颜色的选择上,她似乎也是不喜艳丽的红色,而钟情于绿色:

说笑一会 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 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 过了后来就不翠了. 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 这竹子已是绿的 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

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而最具权威性的判断来自同回刘姥姥的一句话: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 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 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6)

刘姥姥作为一名外来者,对于宝玉黛玉都不熟悉,所以说她的眼光是最客观了。而这种客观的眼光得出的就是——潇湘馆看上去像个书房,而且。比上等的书房还好。之前,作者对于薛宝钗“雪洞”一样的屋子有过详细的描写。之后,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时候,又借着她的醉眼详细描述了一番——

刘姥姥掀帘进去 抬头一看 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 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 锦笼纱罩 金彩珠光 连地下踩的砖 皆是碧绿凿花 竟越发把眼花了 找门出去 那里有门?

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照理说,从刘姥姥这么个村妪的眼光,首先感兴趣的应该是奢侈的装饰品,但她在林黛玉的屋子里看到的只是笔砚和书,可见林黛玉的屋子也没有什么别的装饰。后面她在宝玉房中问袭人“这是那个小姐的绣房 这样精致?”正好和前文对看,也从侧面印证了林黛玉的屋子没有这些女性化的装饰。

诗词:“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从林黛玉平时的作诗来看,也显示出男性化的特色。关于《葬花吟》与唐伯虎的《花下酌酒歌》的相似之处,很多学者都已经指出。研究《红楼梦》的大家俞平伯也认为,唐伯虎可能就是林黛玉的原型之一。

第18回中,写到——

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到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

第18回《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大展奇才”的雄心,以及将文章之事是为“抱负”的观念,与之后薛宝钗所持“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的事,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紧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药了。”的论调,可谓大相径庭。

这一回中,林黛玉给贾宝玉做抢手,创作的《杏帘在望》最后被元妃评为第一,可见是甚合贵妃娘娘口味的。特别是最后一联: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很有点关心民生的意思。再联系之前三首贾宝玉的作品来看,不难得出林黛玉的心胸和眼界都要比贾宝玉开阔得多。甚至和执着于“绿腊”还是“绿玉”的薛宝钗,也不可同日而语。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7)

从这首诗看,林黛玉未必完全不知仕途经济,只不过,她的热衷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她对于世事更多一种理想化的进取,而非是官场那种龌龊的蝇营狗苟。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8)

出生:可惜“仅”修得个女形

最后,如果我们要探索林黛玉性格中这种偏男性成分的由来,关于她出身的一句话倒是有些意思: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有绛珠草一株 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 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 复得雨露滋养 遂得脱却草胎木质 得换人形 仅修成个女体。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既然外形上是因为功力的关系,修成了个女体,那么精神世界呢?至少从这句话来看,这棵仙草还是希望能修成个男儿身的。

毕竟,曹雪芹也不能跳出他那个时代的局限。

曹雪芹是女权主义者吗(曹雪芹真的是女权主义者)(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