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哪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哪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再看具体的释义,庄子为什么主张“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呢?光是这一点就知道,我错了,很显然这两个说得不太可能是一个意思。直到后来到了城里读书,有图书馆,有电子阅览室,终于找到了这两个词的出处。原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庄子·外篇·胠箧》,是道家著作;而“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是儒家经典。
头一次看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个词,还是读小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人能回答我(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也说不明白)。
那时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搜索引擎,农村的我连《辞海》这样的工具书都没有见过,于是这个谜团就一直搁在心中。
后来,又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相似的词,“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同样搞不懂。
小小的脑袋里就在想:这两个词这么相似,应该是一个意思吧?
直到后来到了城里读书,有图书馆,有电子阅览室,终于找到了这两个词的出处。
原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庄子·外篇·胠箧》,是道家著作;
而“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是儒家经典。
光是这一点就知道,我错了,很显然这两个说得不太可能是一个意思。
再看具体的释义,庄子为什么主张“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呢?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圣人,这里的圣人又是谁?
我们可以看一看古代圣字的写法:聖
左上方一个“耳”字,代表的是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
右上方一个“口”字,代表的是宣扬道理,教化大众;
底下的一个“王”字,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广施仁德。
很显然,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圣人有很多种意思,但很多时候专指儒家的创始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
那《庄子》中的“圣人”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从所处的时代来看,孔子和庄子相差了100多年,庄子出生的时候,孔子早已经去世多年。
按道理来说,两个生命中没有交集的人,庄子应该不至于专门来针对孔子。
但仔细读过《庄子》之后,发现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在另一篇文中,同样提到了孔子和大盗,即《庄子》中的《杂篇·盗跖》。
《盗跖》主要讲的是孔子与盗跖的一次辩论,如果按现在的说法,似乎用“盗跖怼孔子”更恰当一些。
盗跖,是东周时期鲁国的一位大盗。盗,是身份职业;跖,是人名。
据说盗跖的手下有9000多兵卒,一时间横行天下,成为各诸侯国的心腹大患。
以教化天下为己任的孔子,与盗跖的哥哥柳下惠是好朋友(对,就是那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于是有一天孔子专程登门责问柳下惠:
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丘请为先生往说之。
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柳下惠啊,你是当世的名流,可你的弟弟却成了为害天下的大盗,你不能教好他,我都为你害臊!干脆,我孔丘亲自去帮你劝劝他吧。
柳下惠是个谦谦君子,他对此也是很无奈,一摊手说:我这个弟弟啊,我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他武力强悍而且思维活跃,却又性情多变脾气暴躁,骂人很难听,你还是不要去了。
但孔子不听,执意要去,马上让弟子颜回和子贡驾车,护送他去盗跖的营地。
师徒一行人到的时候,盗跖正在安排士卒休整,准备进食。
听手下通报之后非常生气,根本就不想见,还把孔子说得一无是处:
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哺之膳。』
虽然被羞辱了,但孔子依旧不放弃,再次让人通报进去,说他是柳下惠介绍来的。
果然,柳下惠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一次盗跖很快就同意了见孔子。
但是,依旧没给孔子好脸色,盗跖怒目而视,说:
(孔)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孔子自然不会被一个大盗的几句话吓到,面对杀气腾腾的盗跖,依旧侃侃而谈,还好好地夸了盗跖一通:我听说天下有三种品德,身躯魁梧,容貌美好,谁见了就喜欢,这是上德……只要具备其中一种就足以当个诸侯了,而将军你现在全部拥有,可是却背了一个大盗的名声,我真是为你感到惋惜啊!
然后,孔子又劝盗跖:如果听我的,我可以帮你游说列国,让大家一起帮你修筑一座延绵数百里的大城,立数十万户之邑,让你做一个强大的诸侯。大家停战休兵,教化众人,祭祀祖先。这是圣人的行为,也是天下人的愿望啊。
听起来非常不错,多么美好的一副蓝图啊!
可是盗跖一点也不为所动,又是一顿痛骂:孔丘,少给我画饼!我长得好,是父母给的,不用你来夸。难道你不夸,我就不知道吗?
这还不算完,盗跖虽然被人称为大盗,但很善于讲道理,他接着对孔子来了一番长篇大论,还引经据典,拿尧、舜、禹、汤、周武王、有巢氏、神农氏等例子来批驳孔子:
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说完了古人,盗跖又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孔子本人:现在你巧言令色,想要迷惑天下诸侯,谋求富贵荣华,实在没有比你更大的大盗了。可是为什么天下人不叫你“盗丘”,却叫我盗跖?
为了让孔子心服口服,盗跖又举了孔子的弟子子路的例子:
你用花言巧语说服了子路放下长剑,放下仇恨,心甘情愿拜你为师,天下人都说你孔丘能“止暴禁非”。
可是结果呢?
子路想要杀掉篡逆的卫国国君,不但没有成功,自己还被人剁成了肉酱,挂在卫国的东门上,这就是你的教化的失败。
你不是自称才智的学士、圣哲的人物吗?却两次被逐出鲁国,辗转卫国、齐国、陈国、蔡国之间,不能容身于天下。
你的学生子路遭受如此的祸患,你这位老师也没有办法在上流社会立足,你的那套主张难道还有任何可贵之处吗?
说到兴头上,盗跖似乎还嫌不过瘾,又继续以众人称道的贤士伯夷叔齐,忠臣的典范比干、伍子胥、介子推等人的悲惨结局为例,批驳孔子的学说。
最后,盗跖发表了自己的总结陈词:
丘之所以说我者,若告我以鬼事,则我不能知也;若告我以人事者,不过此矣,皆吾所闻知也。
……
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那么,面对盗跖如此滔滔不绝地演讲,孔子的反应是什么?
《庄子·杂篇·盗跖》原文是这样写的:
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
原本只是为了弄懂“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可是读过《庄子》之后,我却开始怀疑孔子,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孔子形象之间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啊。
在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看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所提倡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
庄子认为,如果人人都遵循“道”而生,那么天下必然会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状态,哪里还会有什么大盗?又哪里需要什么圣人来教化世人呢?
从这一点来说,似乎道家的学说更容易理解接受。
比如孝,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开始,“孝”成了朝廷用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连汉朝皇帝的谥号前面都要加一个孝字,比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
所谓“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从此朝野攀比成风,“举孝廉”一度成了入仕的捷径。
最终有人不堪重负,无法满足所谓孝道,而放弃了赡养:
既然我做不到人家那样“卧冰求鲤”、“鹿乳奉亲”、“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索性就不去尽孝了。
于是民间就有了无数的不孝子。
如果人人履行赡养的本分,不去分孝与不孝,也就不会有各种形式上的攀比,这不比全社会都推崇那极个别的模范“孝子”好得多?
再回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如果圣人是孔子,那么大盗就是盗跖了。
在庄子的理解中,或者说道家的学说中,圣人和大盗,都是人为区分差异的结果,没有差异就不存在圣人和大盗。
《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下文中有这样一句: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窃钩与窃国的差异是什么?
是前者可耻,还是后者更可耻?答案显而易见。
可是窃钩者被刑罚诛杀了,而窃国者却成了谈论仁义道德的诸侯啊!
这也是盗跖质问孔子,而孔子无言以对的一个问题:
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