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公洞是佛教圣地(张垣印记漫话云泉禅寺)

张公洞是佛教圣地(张垣印记漫话云泉禅寺)★旧庙院西侧山崖下,并排有冰、风、水三洞。冰洞,洞内滴水成冰,炎夏不融;风洞,洞内风声可闻;水洞深2米有余,常年岩水下滴,严冬不凝,其水清凉甘美。3个洞口各有对联一副,分别为“灵液供丹灶、清心照玉壶”“傍山冬日液、侧水夏天凝”“劈开双玉峡、云山一碧泉”。洞前古柳二株,盘抱而生。动北上方石壁隙间,原有一榆,据传系元末所生,有“元榆明流”之称。山顶有“万松亭”“矗霄亭”,烽火台等遗迹。2007年,云泉禅寺修扩建工程项目奠基开工。 云泉禅寺旧庙宇可分为三进院三台地,随山就势,高低错落,上下呼应。第二台地右侧依次是麟趾洞(也叫赐儿洞)、奶奶庙、观音殿等。麒麟送子、娘娘赐儿,也正是赐儿山名字的又来。据说,只要入庙礼拜,把红绳系在抱子奶娘塑像怀中的童子身上,即可得子。不求子者,上香礼拜,也会保佑子嗣平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来此登山焚香,祈求“赐儿”的人络绎不绝。★★

2010年9月11日,云泉禅寺修扩建工程竣工

张公洞是佛教圣地(张垣印记漫话云泉禅寺)(1)

在赐儿山的山腰间有一座寺院,名“云泉禅寺”,远望赐儿山,山峰奇丽,万木峥嵘,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云泉禅寺的开山祖师清月和尚(山西榆次人氏)云游至此,见此山风景甚佳,逐令弟子,驻锡修寺。因为赐儿山常常是白云缭绕,而且山中泉水清澈,长流不息,故名“云泉寺”,是取“白云深处有清泉”之意。这云在泉畔飞,泉在云中流的奇景,使云泉禅寺以此而闻名。嘉靖五年(1526年),圆玉和尚与大同总兵官江桓筹资重修。在原寺庙的基础上进行过扩建。近代常住僧人:妙然、隆参、越尘、寿冶、能证、道源等。历代香火旺盛,高僧辈出。1998年5月,经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佛教活动。2002年,云泉禅寺交由佛教人员管理使用。2005年云泉禅寺抢修维护工程全面开始。2007年,云泉禅寺修扩建工程项目奠基开工。

云泉禅寺旧庙宇可分为三进院三台地,随山就势,高低错落,上下呼应。第二台地右侧依次是麟趾洞(也叫赐儿洞)、奶奶庙、观音殿等。麒麟送子、娘娘赐儿,也正是赐儿山名字的又来。据说,只要入庙礼拜,把红绳系在抱子奶娘塑像怀中的童子身上,即可得子。不求子者,上香礼拜,也会保佑子嗣平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来此登山焚香,祈求“赐儿”的人络绎不绝。

张公洞是佛教圣地(张垣印记漫话云泉禅寺)(2)

旧庙院西侧山崖下,并排有冰、风、水三洞。冰洞,洞内滴水成冰,炎夏不融;风洞,洞内风声可闻;水洞深2米有余,常年岩水下滴,严冬不凝,其水清凉甘美。3个洞口各有对联一副,分别为“灵液供丹灶、清心照玉壶”“傍山冬日液、侧水夏天凝”“劈开双玉峡、云山一碧泉”。洞前古柳二株,盘抱而生。动北上方石壁隙间,原有一榆,据传系元末所生,有“元榆明流”之称。山顶有“万松亭”“矗霄亭”,烽火台等遗迹。2007年,云泉禅寺修扩建工程项目奠基开工。

张公洞是佛教圣地(张垣印记漫话云泉禅寺)(3)

1943年,察哈尔省张垣市(今河北省张家口)的赐儿山云泉寺住持越尘老和尚,将子孙庙改为十方道场,礼请道源法师出任第一住持。(是年当选察哈尔省佛教会理事长)开堂传戒,广弘正法,深受四众弟子钦敬赞叹。1949年3月道源长老50岁时经上海赴台后,1951年开基创建了基隆海会寺,1963年又兼任台北东山佛学院院长。1988年4月17日,道源长老在台湾海会寺舍报示寂,世寿八十九岁,戒腊六十六年。2008年9月26日,台湾基隆海会寺护送中兴本寺初祖道源老和尚舍利回归祖庭供奉并赠送云泉禅寺释迦牟尼佛佛骨舍利一枚。自此,掀开了张家口与台湾两岸佛教交流的新篇章。

感谢您关注方志张垣头条号和张垣方志微信号!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也可以把您想了解的题材发给我们,我们会尽量收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张家口历史和市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