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多久去一次游乐场(守护成年人心中的游乐场)

你多久去一次游乐场(守护成年人心中的游乐场)日影《浅田家!》可能会有人觉得,都成年人了,还奢求什么轻松呢?成年人的生活哪有轻松可言?从早上一睁眼,就要开始挤地铁,白天要陪着笑脸谋生,晚上不知加班到几点,回家可能还要扯着嗓子辅导功课。有哪个片刻可以轻松下来?轻松下来又为了什么?更不要提作者所谓的“顽皮特质”了,这个词儿就是专门为不知愁滋味的孩子发明的。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无法做到淡定自若,哪怕表面上表现得波澜不惊,情绪上也会经历一些小波折。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真正的松弛,恐怕太难了。但要做到轻松一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意外,倒是可以学习的。正好最近看到一本书《学会轻松》(The Power of Living Lightly in a Serious World),这个书名还蛮让人感慨的,“轻松”这件事,本应该是生活的底色吧,但现在居然需要刻意学习。作者安东尼·迪本德(Anthony Debenedet)开篇就说到,坚守责任让成年人的生活变得

一家人计划好出门旅游,到了机场发现证件过期了,怎么办?

下了飞机发现行李拿不到,只能空手去酒店,怎么办?

最近微博上有个热帖讲述了一家人的如上经历,这家人全程没有歇斯底里、互相指责,只有淡定自若的“fine,OK”。这让“松弛感”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热词。

试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无法做到淡定自若,哪怕表面上表现得波澜不惊,情绪上也会经历一些小波折。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真正的松弛,恐怕太难了。但要做到轻松一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意外,倒是可以学习的。正好最近看到一本书《学会轻松》(The Power of Living Lightly in a Serious World),这个书名还蛮让人感慨的,“轻松”这件事,本应该是生活的底色吧,但现在居然需要刻意学习。

作者安东尼·迪本德(Anthony Debenedet)开篇就说到,坚守责任让成年人的生活变得严肃又紧张,完全无法像小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嬉戏,这种状态其实是需要改造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想办法保留个性中的顽皮特质,守护住我们内心中的游乐场。

你多久去一次游乐场(守护成年人心中的游乐场)(1)

具体要怎么做呢?在《学会轻松》中,作者总结了五个方面:想象力、社交能力、幽默、自发性和惊奇,其中想象力帮助我们重构和共情;社交能力抵制第一印象,依靠谦逊把我们的关系推向新高度;幽默加强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使我们得以穿过人生的沙漠;自发性增强了我们的心理灵活性,鼓励我们的慷慨之心;惊奇让生活的游乐园变得触手可及。

可能会有人觉得,都成年人了,还奢求什么轻松呢?成年人的生活哪有轻松可言?从早上一睁眼,就要开始挤地铁,白天要陪着笑脸谋生,晚上不知加班到几点,回家可能还要扯着嗓子辅导功课。有哪个片刻可以轻松下来?轻松下来又为了什么?更不要提作者所谓的“顽皮特质”了,这个词儿就是专门为不知愁滋味的孩子发明的。

你多久去一次游乐场(守护成年人心中的游乐场)(2)

日影《浅田家!》

书中所指的“轻松”和“顽皮特质”,说起来非常类似于心理学中“复原力”或“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所谓复原力或称为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更强的复原力可以帮我们更快地度过艰难时期,更少被挫折打倒和困扰,而强大的复原力既包括内在的保护因子,也包括外在的保护因子,内在的保护因子就包括积极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乐观、寻求新奇性、信任他人等人格特质,外在的保护因子指的是家人和朋友等社会支持力量。对照下来可以发现,作者所说的“顽皮特质”跟复原力是非常相似的,书中的很多例子讲的也是身处逆境中的人如何笑对人生。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轻松。因为人生从不轻松,痛苦随时随地,如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所讲:“要想真正地笑,你必须能够忍受痛苦并与之玩耍。”很多人在觉得生活辛苦的时候喜欢去看喜剧、看脱口秀,但真正的喜剧,内核一定是悲情的。活得轻松的人并非感受不到压力,而是他们更擅长找到压力之中的幽默之处,更善于隔着一段心理距离去观察那些痛苦。《脱口秀大会》曾经宣称“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讲说不好,但每个人都应该尝试去讲五分钟,讲脱口秀的方式,会让我们从一个更轻松、更幽默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困境、压力、挫折、痛苦。

你多久去一次游乐场(守护成年人心中的游乐场)(3)

脱口秀演员梁海源

后浪曾经出过一本书:《观察的艺术》,书中列举了131个锻炼观察力的方式,作者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普通人都学会欣赏平凡世界中的奇妙之处。这跟本书中提到的“惊奇”如出一辙:

顽皮的惊奇特质是关于一个人如何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关于他看到什么和体验到什么。这意味着你要敞开内心,去发现所有事物(无论大小)中微小的惊奇时刻,甚至是那些一开始看起来可能平淡无奇的时刻。当我们站在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色前时,很容易体验到惊奇。但只有当我们能够在没有宏伟壮观之物的情况下体验到惊奇时,我们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种能力。

成长的代价,让我们不仅增加了许多生活的重负,更少了许多孩童的好奇心。《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孩子的世界是新生的、新鲜的、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兴奋。不幸的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步入成年期之前,那种富有洞察力的视觉,那种能分辨出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事物的真实天性已经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如果我能影响到那个负责给所有孩子洗礼的善良仙女,我会请求她给世界上每个孩子都分发一种不可摧毁的惊奇感作为礼物。这种惊奇感将持续一生,是一剂永不衰竭的解毒剂,足以让我们应对之后岁月的无聊和希望的幻灭、对各种人造事物的乏味痴迷、对我们的力量源泉的疏离。

我们大可不必“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但却可以学着“永远轻松,永远笑对人生”。当松弛感对普通人显得太过奢侈时,我们至少可以试着用幽默、想象力、社交能力、自发性和惊奇,轻松面对生活中的一波三折和鸡飞狗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