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范宽溪山行旅图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范宽发展了北方山水画派,与关仝、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将其与关仝、李成并称为“三家鼎峙”。元代汤垕《画鉴》[8]认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董源、李成、范宽三人而已”,其中“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后人将董源、李成、范宽并称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范宽初学荆浩、李成,后觉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4]于是范宽深入自然山川,常年隐居于终南山、华山,观察体验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化,对景造意,写山真骨,终于自成一家。他画崇山峻岭,往往顶天立地、气势雄伟,用强劲有力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顶好作密林,水边常置大石巨岩,成功刻画出北方关陕一带“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善与山传神”。范宽作雪景亦妙。以范宽

【楔子】

960年1月31日,大年初一,东京汴梁,后周宰相范质风闻契丹、北汉联兵来袭,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征。第三日晨,汴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赵匡义率众将把一件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拥他为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大军回师汴梁,篡周建宋,史称“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1)

这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10年前,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被逼起兵,破汴梁,隐帝亡死。随后得报契丹来袭,郭威率军出征,951年1月30日晨,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区西南)被部将黄袍加身,篡汉建周,上演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当时,赵匡胤是郭威部将,参与了整部戏的设计和演出。10年后,他以“男一号”身份,照葫芦画瓢,上演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先“杯酒释兵权”,再“南征北伐”,灭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于976年崩逝。宋太宗赵匡义承其志,收吴越,灭北汉,结束了唐末黄巢之乱以来九十余年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混战的局面,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随即发动长达25年的宋辽战争,以图收复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因为,契丹得到今天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后,中原政权失去了抵御北方草原民族的天然屏障,契丹铁骑可以长驱直入黄河流域。1004年秋,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军南下,宋真宗也亲至澶州督战。宋军射杀辽大将萧挞[tà]凛后,萧太后派人罢兵言和。1005年1月,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辽提供军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8]。积极意义在于,宋用很小的代价,换来116年和平局面。消极意义在于,宋辽皇帝均安于享乐、忘战去兵,军队武备荒废,100年后,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间崛起,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但应予肯定的是,北宋的科技、文化、艺术得到了大发展。陈寅恪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科技上,发明改进了火药火器、指南针、雕版印刷术、纸张、瓷器等;史学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10],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文学上,有宋词和“唐宋八大家”;书法上,有“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和宋徽宗“瘦金体”[9];绘画上,北宋山水画代表了中国画的最高水平,有“北宋三大家”,李成《晴峦萧寺图》、范宽《溪山行旅图》、董源《潇湘图》,以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等。

以范宽为例。他出生那一年,郭威“黄袍加身”建立后周,当时,中原政权已相对稳定。10年后,赵匡胤也“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中国进入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朝代——大宋,此后赵氏兄弟南征北伐、统一中国,但中原始终未见刀兵。范宽与他同时代的中国人是幸运的,尤其澶渊之盟后,宋辽和平局面持续了116年,这在有文字记录以来的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没有了战争的摧残与困扰,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像范宽这样常年隐居终南山、华山的民间画家,还能时不时坐船沿渭河、黄河到达汴梁,卖掉几幅画,揣着钱到饭馆酒肆,呼朋唤友喝个大醉,然后坐船返回终南山,继续“对景造意”“写真山骨”,岂非乐哉?幸哉?然而,大他100岁的荆浩[7],就没他幸运。因为,荆浩(约850—911年)一生,历经唐末藩镇割据、黄巢之乱、五代初军阀混战的“大黑暗”时代,上千万人惨死,人们疲于保命和不被饿死,哪里顾得上艺术。荆浩有先见之明,提前举家迁居太行山洪谷,几十年间,靠山中几十亩田维持生计,虽作画上万张,却换不来几个钱,晚年回到老家沁水(今河南济源),穷困潦倒而终。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何许人?】

范宽(约950—约1032),又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性格宽厚,嗜酒洒脱。

范宽初学荆浩、李成,后觉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4]于是范宽深入自然山川,常年隐居于终南山、华山,观察体验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化,对景造意,写山真骨,终于自成一家。他画崇山峻岭,往往顶天立地、气势雄伟,用强劲有力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顶好作密林,水边常置大石巨岩,成功刻画出北方关陕一带“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善与山传神”。范宽作雪景亦妙。

范宽发展了北方山水画派,与关仝、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将其与关仝、李成并称为“三家鼎峙”。元代汤垕《画鉴》[8]认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董源、李成、范宽三人而已”,其中“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后人将董源、李成、范宽并称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

存世画作有:《溪山行旅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雪山萧寺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雪景寒林图》(天津博物馆藏);《临流独坐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

【画名、递藏与钤印】

《溪山行旅图》又名《谿山行旅图》,“溪”本作“谿”,是指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钤有鉴藏印22枚,题签1处。

北宋时,被书法家钱勰[xié]收藏,钱勰是吴越王钱镠[8]六世孙,官至户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明初朱元璋时期,被某位权臣得到,后被抄家归入明内府,右下角钤有抄家专用印“典礼纪察司印”(半印)[11]。后被董其昌收藏,并题签定名为“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图”。明末清初,陆续被周祚新梁清标收藏。后收入清内府,钤有乾隆帝弘历嘉庆帝颙琰、宣统帝溥仪的玺印。

明清时期的著录里,没有提到画家的款印。900多年来,人们一直以未见范宽署名、宋人印鉴字迹为憾,只能依据史料记载以及明代董其昌在画上的题跋,来推测这幅画的作者为范宽。然而在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有定数,1958年8月5日,李苦禅的弟子,时任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李霖灿[3],借助高倍放大镜,采用网格法搜索,在画面右下角的树叶之间发现了两个小字“范宽”。“忽然一道光线射过来,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的名款赫然呈现。”李霖灿在回忆录中将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刻化为了永恒。至此,《溪山行旅图》确定为范宽真迹,殆无疑义。从此之后,每当《溪山行旅图》展出时,人们总会在画前停留很久,循着树丛去寻找藏在画中的签款。

画上有两枚特殊的钤印“金粟山藏经纸”[8],位于上方诗堂处,朱文长方小印,不很明显。说明,范宽用的是一款非常特殊、非常名贵的画纸——金粟山藏经纸。浙江海盐县西南有一座金粟山,山下有座金粟寺,东吴孙权赤乌年间(238—251年),由西域僧人康僧会创建,是江南最早的佛寺。金粟寺制造了大量经纸,专用于书写经文,被称为“金粟山藏经纸”,是宋代特有的著名纸品,大约制造于北宋神宗熙宁至元丰年间(1068—1085年),纸坊在苏州承天寺。特点是纸张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不但书写效果尤佳,且历经千年沧桑,纸面仍黄艳硬韧、墨色如初、黝泽似漆,久存不朽,因此甚为珍贵。每纸长60厘米,每幅纸心钤盖“金粟山藏经纸”朱文长方小印,并绘朱丝栏行界。是用楮[chǔ]树皮加工而成,其内外加蜡加砑[yà]使之硬,黄药濡染而发黄,乃宋代造纸业由笺纸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创造之技法,与唐代的仅仅加腊使纸坚挺平滑、透明美观之法不同。2014年,嘉德春拍[6]上,一张北宋“金粟山藏经纸”以29.9万元成交。

【画作概要】

范宽溪山行旅图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2)

范宽《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绢本,浅设色,立轴,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北方夏季,人们在高山溪流间行旅的场景。

《溪山行旅图》采用全景式立轴构图,纵向布局,用水墨画出,以山水为主,飞瀑、潭水、山岗、巨石、树木、楼阁、旅人、骡马等为辅。画中,远景,巨峰迎面矗立,气势雄伟浑厚;山间飞瀑如练,云雾水气蒸腾。中景,山岗怪石兀立,青松古树遒劲,屋宇楼阁掩映,潭水溪流蜿蜒,小桥山径迤逦,商旅缘溪跋涉。近景,巨石横亘。

整幅画面,布局厚重简洁、层次丰富,高山飞瀑、巨石大树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壮阔,林中楼阁、商旅骡队表现出人类的渺小奋争,在静止的空间中营造出动感,使幽静寂寥的山林增添了勃勃生机,点明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范宽《溪山行旅图》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董其昌赞其为“宋画第一”。徐悲鸿更是推崇道:“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之一,另外两幅为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5]。

【构图布局】

总览全图,大体可分为三段景观:远景巨峰瀑布、中景山岗溪流、近景巨石横亘。

远景。一座巨峰堂堂矗立,雄浑凝重,壁立千仞,占据画幅大半,给人泰山压顶之势,夺人心魄。峰顶密林丛生,如君子峨冠,遥遥望去,林木显得非常渺小,反衬出巨峰被云霭锁腰的高峻巍然之貌。远山在巨峰阻挡下,已不可见。左侧一座小峰笔直侍立。右侧半山石隙间一股清泉涌出,几经盘桓,如一条白练直落千仞,中途遇凸石阻碍分成两绺溅落深谷水潭。山间深谷云雾弥漫、水气蒸腾。

中景。巨峰之下是一处水潭,潭中石块散布,潭水满溢而出,呈三叠瀑跌跌宕宕汇入奔流而下的溪水之中。叠瀑之上一座小桥横架,桥右小径隐没于山岗之后,涧桥左上端山径上有一个僧侣,头戴遮身大笠,挑着担子向小桥走来。水口左侧山坡倾斜,大石上生长着几株老树,虬曲挺劲,生机勃勃。水口之右一座山岗突起,左边石壁陡峭、凹凸,山脊向右下方倾斜,山上树木茂密丰盛,有挺拔的松树,更多的是虬曲的老树,远远看去,像极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巨灵神匍匐探头、张开血盆大口,似要饮尽潭中之水。山岗后方,密林之巅,露出一组屋宇楼阁的顶部,屋脊、飞檐、斗拱、柱子均依稀可见,严整肃穆,应是一处隐居、修行的幽静之所。[9]

山岗前方的山路上,一队商旅正从右向左行进。一人执鞭在前,包头巾,蓄胡须,袒胸露肩,回头张望,一人在后执鞭持扇,身背过顶肩架,中间四匹骡马驮着长形大袋的货物,艰难跋涉。大家注意,神奇的事情要发生了,顺着后面男子的位置,向右后十余米,树叶中间,竖写着两个小字“范宽”,这正是范宽的署名,1958年被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发现。[2]

近景。画面下方,山路旁,横亘着两块巨石,巨石如此之大,商队如此之小,一下子将画面的纵深距离拉远了,“平远”的感觉立刻呈现出来。[6]

【技法风格】

1、全景式高远构图,北派山水大师

范宽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传统,又于写生中得自然之境,自创写实雨点皴法,形成“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北方山水画风,与关仝、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被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本画构图简洁,远景是一高耸大山,中景为山岗叠瀑、商旅骡队,近景为下方巨石。通过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使庞大山体与渺小商旅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高远”、“平远”的空间效果,给人身临其境、震慑心扉的壮硕山水之妙。

2、写实图真

范宽重视写真,师法自然,这与荆浩《笔法记》倡导的“图真”、“传神”思想一脉相承。范宽早年师法荆浩、李成,后觉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范宽深入自然山川,常年隐居于终南山、华山,整日“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图画见闻志》),“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会”,且能“对景造意”、“写真山骨”,能使“真石老树,挺生笔下”(《宋朝名画评》[4])。

范宽是山水画写实的集大成者。他的画,多取材于家乡关陕一带的地质地貌,如山石坚硬、植被少,具有明确的逻辑思路,用笔严谨,同时又不完全模拟,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境界与自然景物内在精神气质的统一。他画崇山峻岭,往往顶天立地、气势雄伟;山石轮廓多方正、刚硬;用短线的“豆瓣皴”刻画山石,表现出山石历经风雨冲刷的质感;山顶好作密林,水边常置大石巨岩;树木多用夹叶法。成功刻画出北方关陕一带“山峦浑厚,势状雄强”、“寒林萧瑟”的特色和意境,被誉为“得山之骨”、“善与山传神”。

3、善用雨点皴,苍劲浑厚

范宽善用雨点皴刻画山石。画法是:先用粗笔重墨勾勒出山岩峻峭刻削的边沿,然后用坚劲沉雄的中锋短笔反复地垂直点凿,塑造出山石岩体的向背、皴纹和质感,因状如雨点,故名“雨点皴”,又因用笔方且硬又称“豆瓣皴”[6],常用于表现北方山峦苍劲浑厚的特点。

《溪山行旅图》中,皴笔以雨点皴为主,还有一些条子皴。皴笔在形态上有长短、大小、方圆的变化,在墨色上有干湿、虚实、浓淡的变化。皴擦时,一般从山石的暗部开始,沿着山石的结构延伸,笔到而体现,形转则笔随。蘸一笔墨,连续用笔,笔笔相生相应,画出来的一片皴笔自然形成由浓到淡、由实到虚的种种变化。错落递加、反复皴点,山石既朴厚凝重,又有透气感。

画树时,远景山顶密林,小树单组点成花状,水墨饱满,几个单组花形点攒簇成一小组,在几个小组之间加点又联接成一大组,画出来的丛树结构清晰、密而不乱。中景松树用点叶法,点叶以花形点的结构方式,沿着中枝进行点叶,聚散、疏密相宜。中景老树用夹叶法,先用重线勾勒枝干,然后用淡笔加皴,皴法与山石相同,只是用墨偏淡,勾勒树叶时,树冠外形严谨,内部叶片则用笔灵活,所谓外紧内松。

4、善用积墨法,如行夜山

范宽用墨浓重,主要是为了捕捉质感和变现重量,有时形成一种阴暗、沉重的效果。整幅面无论是山体抑或是密林,皆墨色凝重、浑厚,涌出一股强烈的雄壮逼人之气势,在这股气势面前,白天明亮的光线似平经它一压也变得黯淡了,给人以“如行夜山,黑中层层深厚”(黄宾虹)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

积墨法,是指山水画用墨由淡而浓、逐渐渍染的方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今迹】

柳公权范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田家咀香山风景区内。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与北宋画家范宽同为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后世将二人合称“柳范”[0]。

2011年10月,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举办“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特展,在书画主展厅正面陈列几张山水巨制,有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郭熙《早春图》等。

【参考文献】

[1]王伟生(东北师范大学);范宽《溪山行旅图》研究;硕士论文;2004年6月。

[2]刘国峰(陕西师范大学);范宽及作品研究;硕士论文;2016年4月。

[3]李霖灿(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名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2]

[4]邓磊(湖北大学);“澶渊之盟”浅议;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