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四大塔(曾经消失的地标与记忆)
沈阳四大塔(曾经消失的地标与记忆)纪念碑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留影的地方。很多初次来沈阳的人,一下火车就会发现这座纪念碑很有特点,于是都会在这里按动快门,留下身影。即使沈阳人也愿意把外地人拉到这里看一看,拍拍照!! 因为下火车第一眼就望向沈阳广场那个标志性建筑--一座顶部是辆坦克的纪念碑,在出站口的一刹那有意无意地用目光去寻找那座记忆中熟悉的纪念碑的身影,那些长年工作在外地的人,过年返乡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第一眼会习惯性地看向这个纪念碑。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异国风格的纪念碑却成了今天我们城市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只是后来,关于这碑的真正意义记得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坦克碑却成了沈阳人心中真正的地标。 “坦克碑下见!” 凡是去沈阳站接站的人,都会跟来者扔下这么一句话。对方也是绝对不会走丢的。回到沈阳的人,看见坦克碑,会想着:我终于回来了。
在沈阳站前、中山广场、太原街,汇聚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它们是沈阳从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的见证,是近百年来沈阳历史的无声解说。下面要说的是沈阳站前的那座坦克碑,讲讲隐没于这些瓦舍勾栏间的非凡故事。
初到沈阳的外地人走出沈阳站,多半会误解沈阳站和站前欧式建筑都是俄国人修建的。其实俄国人在修建中东铁路后,没几年便在日俄战争中战败,中东铁路的南部(南满铁路)就被日本人占据。日本人从1906年开始,直到1945年宣布投降,一直管理该铁路(连同铁路附属地)近40年。沈阳市和平区的街道、建筑多数是由日本人规划、建设的。当时日本有一批留学欧洲的建筑专业人才来到沈阳,他们把“新风格”带到了当时的满铁附属地。为啥提这段历史呢?这是两个邻居在我们的国家里将近100多年里战争互相争夺的过程,这些建筑也是屈辱的见证。
但是在沈阳火车站东广场曾经矗立着一座纪念碑,因纪念碑顶安放着一辆铜铸坦克模型,老百姓叫它“坦克纪念碑”。坦克纪念碑不仅是沈阳的城市标志之一,它还承载和见证了许多沈阳人儿时的回忆和青春的岁月。纪念碑下,南来北往的人们川流不息,“南站坦克碑下不见不散”成了沈阳人约会、集合的首选地点。
在其矗立的61年中,“南站坦克碑下见”成为很多人接送亲朋好友相会的习惯约定。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异国风格的纪念碑却成了今天我们城市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只是后来,关于这碑的真正意义记得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坦克碑却成了沈阳人心中真正的地标。
“坦克碑下见!”
凡是去沈阳站接站的人,都会跟来者扔下这么一句话。对方也是绝对不会走丢的。回到沈阳的人,看见坦克碑,会想着:我终于回来了。
因为下火车第一眼就望向沈阳广场那个标志性建筑--一座顶部是辆坦克的纪念碑,在出站口的一刹那有意无意地用目光去寻找那座记忆中熟悉的纪念碑的身影,那些长年工作在外地的人,过年返乡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第一眼会习惯性地看向这个纪念碑。
纪念碑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留影的地方。很多初次来沈阳的人,一下火车就会发现这座纪念碑很有特点,于是都会在这里按动快门,留下身影。即使沈阳人也愿意把外地人拉到这里看一看,拍拍照!!
据沈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这座纪念碑的正式名称是“苏联后贝加尔坦克军将士纪念碑”,也叫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在解放沈阳战役中牺牲的苏军坦克部队将士而立。纪念碑于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批准为沈阳市重点保护文物。2006年6月,沈阳市政府将纪念碑搬迁到位于沈阳城北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
叙述来源于中国档案报: 1945年为纪念在光复沈阳战役中牺牲的苏军战士,有关方面决定在沈阳火车站广场建造一座纪念碑,以顶部悬置铜铸坦克模型的设计纪念苏军坦克部队阵亡将士。纪念碑由苏联国防部设计并投资,全名为“苏联后贝加尔坦克军将士纪念碑”。
纪念碑分碑顶、碑身、基座3部分,基座下面有一个深2米的墓穴。9月17日,纪念碑正式动工兴建。纪念碑里面安葬了10名苏军坦克部队战士的骨灰:阿乌强斯基少校、沃尔科夫少校、勃烈奇耶夫大尉,以及士兵顾德拉伊、格拉琴克、多洛托夫、斯波里安诺娃、谢列斯基、波达科夫、切尔涅茨基。
纪念碑由方柱形花岗岩条石砌成,通高24.27米,占地面积146.8平方米。纪念碑的碑顶上安放着一辆黄铜铸造的坦克模型,长3.9米、高3.6米,车身呈30度角上扬,炮口指向东方(日本方向),都是有寓意的。重13吨。碑身正面最上嵌镰刀斧头立体五角星,中嵌苏联国徽,下嵌“光荣属于伟大的苏军”俄语碑文。碑身左右侧下方嵌铅质镰刀斧头大勋徽,下嵌烈士姓名。
11月7日,数万人在沈阳站站前广场参加纪念十月革命胜利暨坦克纪念碑揭幕大会。这也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炫耀威力!打败了老对手日本!!14日,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与苏联军区司令部签属《苏军统率部所筑沈阳市内坦克战士纪念碑移让协定》,移让方苏联军区司令部代表、少将菲力雅司金和受让方沈阳市市长白希清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1969年2月底,纪念碑顶的坦克模型被吊装下来,移至沈阳市安装公司保存,3年后,坦克模型又被重新放到纪念碑顶。从建成到迁移,纪念碑共在沈阳火车站广场矗立了61年,经历了大小六次整修维护:第一次是1970年11月17日,崩毁后复建;第二次是1981年8月1日,设围栏保护;第三次是1988年7月16日,对碑面条石进行维修;第四次是1988年8月25日,采用“挂钩”技术保护碑体石条;第五次是1991年5月16日,采用方钢围圈保护碑身;第六次是1999年7月2日,对纪念碑进行清洗。
2003年形成的沈阳地铁规划将沈阳火车站确定为换乘站,需要对火车站广场进行改造扩建 。为此,沈阳市政府分别向国家文物局、辽宁省政府等部门及俄罗斯联邦驻沈阳领事馆递交和告知了坦克纪念碑拆迁方案,最终获得批准。2006年6月,沈阳市政府将坦克纪念碑搬迁到沈阳城北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
2010年8月24日,沈阳市政府在坦克纪念碑原址上新建了纪念卧雕。卧雕基座由花岗岩制成,中间是以苏联后贝加尔坦克军将士纪念碑为蓝本制成的浮雕,浮雕由黄铜制成,长3.80米、宽3.12米,重1.7吨,浮雕右侧和左侧分别用中文和俄文记录了坦克纪念碑建造和迁移的历史。这处纪念卧雕成了沈阳站一个新景点。
关于坦克碑的安置,碑移动到了烈士陵园。坦克碑挪走后,又在原址修了一座“新坦克碑”。不仔细看是找不到的。我们还是永远地失去了这个集合点。没有了坦克碑的记忆,而当年在坦克碑下玩耍的孩子,也已娶妻、生子、老去.....
如今,纪念碑早已迁至沈阳城北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而与之相关的记忆在沈阳人心中无法抹去,有多少沈阳人在它的身上见证了爱情,见证了离别,见证了曾经大沈阳的回忆,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