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送别友人时的诗句(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
描写送别友人时的诗句(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2021年5月,52岁的莫文蔚唱了《这世界那么多人》: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 写在前面 -
…
2021年5月,52岁的莫文蔚唱了《这世界那么多人》: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
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
从《盛夏的果实》中那个忧伤无法自处的长腿丽人,沉淀成一个开始思考人生的歌者,我们听着听着也就长大了。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
蓦然回首,追忆来路,最让人伤感的还是那些从生命中走来,又逐渐走去的人。
有些人说了再见,就真的再也没见。
爱过也好,恨过也罢,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都不自主地学会了原谅。青春里,心口上那道青涩的疤痕,最终也都变成了岁月的烟尘。
多年以后,我们都能笑着讲出曾经的秘密,就像陈述别人故事一样。
可这世界有70亿人,终其一生,我们能遇见的也不过是3000多万,好多人都是一回眸,就擦肩而过了。
有时候上班在地铁口,会驻足刹那,望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或者暮晚时分,一个人走站天桥上,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会没来由觉得难过。
因为有些人我可能还没来得及遇见,就已经错过了,而他们都那么有趣,身上都有着特别的故事。
在古诗词里,最多的题材就是送别和怀人,其实古人也一样,都会为离别而莫名伤感。
许多人,真的是一个转身,就成了永远。
于这一点,我们和古人是有共情的,所以每次读古诗中的别离,心绪都会飞得很远,一直从豆蔻天香到如今的而立之年。
想来,也有许多人从我的故事里变成了结局,而我期待的未来,那个能相伴而终的人,他还没有来。
今天我们依旧读一首唐诗,来自于晚唐大诗人郑谷,让离愁别绪点亮夜色的温柔,一起陷入回忆里,干一杯酒,念念曾经渴望的永远。
- 诗文赏析 -
..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出自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唐末著名的诗人,僖宗时进士,人称郑都官。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号“芳林十哲”,诗风清新瑰丽,颇有逸致闲情,虽身在官场,却似方外之人。
这首诗是郑谷于扬州与友人话别时所作,双方各自飘蓬,如同李白和杜甫东鲁一别,也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别。当时李白写下了: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郑谷在诗中所表达的,大抵也是这样一种情感。
诗文大意为:
扬子江边,柳色正浓,春意盎然,酥风送暖,漫天飞扬的杨花,却在为离人而愁叹,至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风笛之声幽咽,为这暮色添了许多伤感,许多话语都哽咽,讲不出再见,你要去潇湘,而我将远赴西秦。
郑谷在这首诗里,并没有更多的渲染难舍之情,更多的是对离别这件事而感怀,理性会告诉他,这是人生不可避免之事。
可正是因为这种理性,才更触动人的心弦。
好像生命的本是,就是不断地迎来送往,之后的路该怎样走,全然是未知的,可能此生也没办法再见面了。
所以诗人写了“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是背道而驰的方向,意味着告别之后,两个人的人生就有了全新的变化,他日回乡起来,只有这晚霞和风笛声,在回忆里变得沉重。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用了两个“杨字”,分别为杨柳和杨花,这是诗人用心良苦的地方,表达的是“君愁我亦愁”之意境,回环往复,情感隽永。
由此可见,诗人对这一次别离,的确是愁绪满怀。
而让人心疼的是,离别已成定局,更多的忧伤在于双方未来各自的路途,诗人没有明言,却隐隐希望各自安好。
所以诗人写“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江边、离亭别宴、凄艳的晚霞,幽深的笛音,所要面对的是潇湘和西秦之路,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是时候挥手道别了。
而此时,笛音戛然而止,一曲《折杨柳》也到了尽头,再回眸,只剩下孤帆远影。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总是能让人无限遐远,回味悠长。
综合来说,郑谷这首《淮上与友人别》感情真挚,运笔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做作,是上佳之作,值得反复研磨。
其中意境,不同的时间来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 END -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