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航青岛大队机长王迪(山东航空厦门清洁队队长张秀文9年带出客舱清洁精英团队)

山航青岛大队机长王迪(山东航空厦门清洁队队长张秀文9年带出客舱清洁精英团队)当最后一班飞机划过地平线,缓缓降落到厦门机场时,张秀文带领着清洁队的队员们早已等候在机坪上。最后一位乘客下机后,她们开始客舱清洁工作,从晚上6点一直持续到次日早上8点,常年日夜颠倒就是张秀文和她队员的作息时间。她已经习惯了清洁队昼夜颠倒的轮班制,晚上工作、白天睡觉。9年前,山东航空厦门分公司要成立一支清洁队,总公司选派了一批骨干力量前来支援。作为队长,张秀文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凭借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客舱清洁的新路子。随着航班的增加,她的团队力量逐渐扩大,而她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9年前,23岁的山东姑娘张秀文来到厦门,她的肩上承担着山东航空公司寄予的厚望。她不辱使命,在厦门分公司开拓出一条客舱清洁新道路,如今她打造了一支40人的“客舱美容师”精英清洁团队。疫情防控期间,山航带领全体员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奋斗,而张秀文是清洁队的“带头大姐”,越是困难越是冲在第一线。她说,客舱清洁看似简单,却

山航青岛大队机长王迪(山东航空厦门清洁队队长张秀文9年带出客舱清洁精英团队)(1)

张秀文(左二)在现场为队员讲解清洁工作要领。

山航青岛大队机长王迪(山东航空厦门清洁队队长张秀文9年带出客舱清洁精英团队)(2)

张秀文(中)带领团队开展客舱消杀工作。

山航青岛大队机长王迪(山东航空厦门清洁队队长张秀文9年带出客舱清洁精英团队)(3)

张秀文与队员进行交接工作。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张玲玲见习记者李梓莹通讯员章文)张秀文觉得,“客舱美容师”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工作,正因为她和团队的努力,乘客有了舒心的体验,从而更加信赖山东航空,这正是她们努力的目标。

9年前,23岁的山东姑娘张秀文来到厦门,她的肩上承担着山东航空公司寄予的厚望。她不辱使命,在厦门分公司开拓出一条客舱清洁新道路,如今她打造了一支40人的“客舱美容师”精英清洁团队。

疫情防控期间,山航带领全体员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奋斗,而张秀文是清洁队的“带头大姐”,越是困难越是冲在第一线。她说,客舱清洁看似简单,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乘客的良好体验就是山航最好的口碑。

分工明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9年前,山东航空厦门分公司要成立一支清洁队,总公司选派了一批骨干力量前来支援。作为队长,张秀文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凭借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客舱清洁的新路子。随着航班的增加,她的团队力量逐渐扩大,而她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当最后一班飞机划过地平线,缓缓降落到厦门机场时,张秀文带领着清洁队的队员们早已等候在机坪上。最后一位乘客下机后,她们开始客舱清洁工作,从晚上6点一直持续到次日早上8点,常年日夜颠倒就是张秀文和她队员的作息时间。她已经习惯了清洁队昼夜颠倒的轮班制,晚上工作、白天睡觉。

平时正常运营时,一支12人的清洁队,清扫一架飞机需要1个小时左右,更换地毯等大型工作则需要3-6小时。一支队伍一天需要清洁18到22架飞机。如果遇到大面积的延误或者其他的突发情况,清洁队就必须加班,工作量则不固定,基本以航班动态为主。

清洁工作看似简单,却也大有学问,每一位新来的队员,张秀文都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机窗上的指纹、油脂,地毯上的食物残渣,小桌板和行李架等清理工作都有不同的方法,就连座椅口袋里读物资料的摆放都有顺序,更要注意藏在缝隙里的牙签或者瓜子皮,这些小东西很容易扎到手。她笑着说:“经验是被扎出来的。”

“我们按照厨房、客舱、桌椅、行李架等区域划分,实行包片工作制。”张秀文说,明确分工可以让队员们有序工作,而且包片后熟能生巧,可以保证工作又快又好。

正因这些细小的工作,才更体现出了她们的价值,40名队员,个个都是清洁能手。她还挑选了几名精干队员成立了督导组,作为清洁工作最后的把关人,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迎接大考科学防疫不松懈

疫情防控期间,山航厦门分公司制定了专项措施,所有员工进入园区必须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园区;所有执行出港任务的机组在航前准备时进行二次体温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快速处置;在机上配备红外测温仪,做到对乘机旅客进行快速高效的筛查。

为了尽可能地保障一线员工的健康安全,山航厦门分公司不仅在防疫措施上严查严控,还采购了大批口罩、消毒液、手套等,用最快速度做好了防疫物资储备。

在此期间,张秀文团队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还专门成立了消杀防疫小组。对于这场大考,她说,不怕是假的,但作为队长,她必须冲在第一个,还要为队员疏解压力。

1月26日,机上发现一名发热乘客,张秀文收到通知,需要对客舱全面消杀。这是张秀文初次接到抗疫任务,她带领3名队员进入了客舱,耐心细致地清洁消杀每一个角落。事后,她和队员们按照规定,在单位全身清洗换掉所有的衣物,自我隔离,张秀文一面自我调节紧张的情绪,一面安抚同样紧张的队员。直到确认发热乘客并不是确诊患者,她们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下。有了第一次的防疫消杀经验,张秀文愈发有了自信,在接下来的数次任务中,她总是主动请缨,在完成高标准清洁工作的同时,也做好自己和队员们的防护。

贴心服务用小事温暖乘客

做清洁工作时常能够捡到乘客遗落的物品,“真是五花八门啥东西都有,玩具、钱包、手机、电脑……”张秀文说,“捡东西、收东西”成了清洁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面对金钱的诱惑,她对队员们的要求是人品第一,“不拿乘客的一针一线”。不管是一个普通的水杯,还是贵重的钱包和手机等,她要求队员们一定要做到拾金不昧,将捡到的东西全数上交,并登记在册。她觉得,即便一件看似普通的物品,对乘客也许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一次,张秀文捡到了一部“老人机”,恰巧对方电话打进来,老人告诉张秀文,手机不值钱,但是里面的电话号码很重要,拜托她把手机和卡单独包装邮寄过去。按照规定,张秀文原本只要将手机归档,交给厦门机场处理就行了,但老人焦急的请求让她心软了,她破例为老人开了一次“绿灯”。她按照老人的要求,将手机快递到老人子女的地址,并跟踪快递信息,发现对方签收后再打电话确认,老人对她认真负责的态度连声感谢。

为了防止物品弄混,张秀文建立了“台账制度”,并精心设计了台账本,设置详细的登记内容,如日期、航班号、物品描述、交接人等。她说,与乘客有关的物品都不能马虎大意,她设计台账就是为了信息能够一目了然,有据可查,在小事上严要求落实处,才能体现山东航空的服务品质。

与丈夫孩子一年只能见六次

张秀文只身一人在厦门,家人都在济南老家。9年间,结婚生子,她完成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她害羞道,爱人在老家的高速公路单位上班,两人一年只能见六次面。婚后,她依然与爱人常年分居,她一两个月回去一次,而爱人一年才能带着孩子来看望她一次,他们俩上演了现实版的“牛郎织女”。

这9年里,张秀文只有怀孕生子休产假在老家过了一个团圆年,平时越到节假日航班越多,她也越忙,工作性质就注定她无法给予家人陪伴。

特别是对年幼的儿子来说,张秀文只是“手机里的妈妈”。因为休完产假她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如今孩子已经6岁了,她却没有长期陪伴过。毕竟血浓于水,每次休假回家,儿子还是很粘着她,这也让她倍感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