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蝶镜花缘(镜花缘少年唐的奇幻漂流)
唐小蝶镜花缘(镜花缘少年唐的奇幻漂流)唐敖一行开船驶至君子国。君子国城门上写着 "惟善为宝" 四个大字,想来这个国家人人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可随便找几个路人问为什么要 "好让不争",他们却都说不懂不懂,细细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天性如此,并不是有意为之。这里的人买东西的时候,都攀比谦让,生怕对方少收了银两或者少拿了货物,买上一件小东西都需几番推让、旁人作保方能成交,效率也是醉人。如果有人给国王进献宝物,国王马上开始行为艺术焚烧宝物还判这个人有罪(感觉戏份很足啊)。最近闲来无事又翻《镜花缘》,感觉和小时候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小时候基本是看热闹),若干故事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恰逢此时骤雨过后闷热难当,只得哄哄自己不过镜花水月,闲听蝉鸣消夏凉,把《镜花缘》里几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也许画风确实不适合小朋友,木偶剧《镜花缘》只出了四集就不再播出。后来又有了一部《哈哈镜花缘》,画风要温暖可爱很多,不过,《镜花缘》的内
有一只唐朝的商船,进行了一次游历海外的漫长旅程,他们去过很多光怪陆离的国家,见过很多千奇百怪的人,发生了很多离奇曲折的故事。这一次奇幻漂流记,就是著名的中国古典神怪小说《镜花缘》。
《镜花缘》是一部由清朝人李汝珍著作的神怪冒险小说,全书共100回。小说想象力之丰富、构思之新奇,绝对不亚于当代的《哈利波特》。中国明清神怪小说代表,除了《西游记》之外,首数《镜花缘》和《封神演义》。《镜花缘》,镜中花水中月,不可以行迹求,虚幻缥缈难辨虚实是也。
在我还没有读过原著的儿童时代,曾看过《镜花缘》的木偶动画片,很遗憾的是,这部木偶片的画风偏冷,人物又过于写实,给从小就怕鬼的我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 木偶剧《镜花缘》的阴冷Cult画风,小时候可是拼着命在看 -
也许画风确实不适合小朋友,木偶剧《镜花缘》只出了四集就不再播出。后来又有了一部《哈哈镜花缘》,画风要温暖可爱很多,不过,《镜花缘》的内容终究不是一部适合小朋友看的儿童动画,《哈哈镜花缘》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共14集的动画片只播出了11集就被禁播,消失于14寸的电视机屏幕。
-《哈哈镜花缘》,是国产动画的的9.1高分经典 -
《镜花缘》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讲述唐朝文人唐敖一行人出海游历各国的奇妙经历;下半部分讲述百花仙子的托世(唐敖的女儿)和众花仙在武则天当朝期的所作所为。全书最有趣最奇妙的,也是动画片所改编的,是其上半部分。
最近闲来无事又翻《镜花缘》,感觉和小时候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小时候基本是看热闹),若干故事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恰逢此时骤雨过后闷热难当,只得哄哄自己不过镜花水月,闲听蝉鸣消夏凉,把《镜花缘》里几个很有意思的国家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唐敖一行开船驶至君子国。君子国城门上写着 "惟善为宝" 四个大字,想来这个国家人人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可随便找几个路人问为什么要 "好让不争",他们却都说不懂不懂,细细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天性如此,并不是有意为之。这里的人买东西的时候,都攀比谦让,生怕对方少收了银两或者少拿了货物,买上一件小东西都需几番推让、旁人作保方能成交,效率也是醉人。如果有人给国王进献宝物,国王马上开始行为艺术焚烧宝物还判这个人有罪(感觉戏份很足啊)。
君子国人吴之洋的一番话很有意思,他从缠足、祭祀、纳娶、设宴、算命全方面质疑了唐敖所受的 "礼仪" 教育,句句直击唐人所受 "礼" 之教育的伪善本质。虽说上来就进行批判有点那个啥,但人家毕竟是君子嘛,临行时还送了十担燕窝和倭瓜给唐敖一行人,可惜最后船上的唐人吃不出燕窝的美味反而争抢着吃光了倭瓜,让唐敖的妻舅捡了个便宜(原著说燕窝像粉丝的味道,感觉作者错过了什么)。
吃饭时勿看:无肠国无肠,顾名思义没有肠道。无肠国的人,凡是吃下去的食物,并不在肚皮里经过消化过程,吃完马上拉出来。所以无肠国的人吃饭前必须先找到厕所,吃饭时猥猥琐琐,背着别人悄悄吃。但即便这样吃了就拉,只腹中略微那一过,也能产生饱腹感(减肥的妹纸是不是梦寐以求)。
无肠国的人容易饥饿,食量颇大,所以无肠国里有钱的人家,便让自己家的下人把排出的食物又当做饭食吃掉("▔□▔),如此反复,吃了又拉,拉完洗洗再吃......直到饭翔难辨,才肯做点新的吃食,吝啬贪婪可见一斑。
吃饭的时候想想这个故事,对口舌之欲的贪恋会不会少一点?
吃土的无欲:无继国位于深目国和黑齿国交界的无继国,不分男女,当然也就没法生育,所以叫无继国。无继国的人死后120年就能复活,所以人数并不减少。无继国的人虽然知道能死而复生,却异常淡泊名利,他们认为人活一世不过如梦境一般,百年之久沧海桑田,死去活来少不得要重新奔命努力,不知不觉又到老年,这一切循环反复真是痴人执梦,所以他们称死去的人叫 "睡觉"。这简直和庄周梦蝶一样充满着哲学思考啊......估计是彻底想开了,无继国的人不吃谷物果实,以土代粮,认为土地和人的性格很接近(史上最早的吃土)。唐敖调侃道:若是被贪婪的无肠国的人知道了,怕是地皮也要刮干净吧!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永远长生不死,也许才是一场噩梦。
黑齿国的人通体漆黑,连牙齿都是黑色的,却是两道红眉一点红唇,更显得遍体似墨(其实挺符合现代审美)。唐敖一行以为黑齿国人相貌丑陋,便带着胭脂水粉上岸来以为能卖个好价钱,却不料黑齿国的人素来不喜欢打扮,却很喜欢读书,并且以博学为高贵,以肤浅为低贱。女人也不怕年龄大,而是细细读书待有见识时才愿成亲。黑齿国的人听说唐朝武则天称帝,纷纷要求买书参加女试大典。唐敖羞愧地说:世人只知纱帽底下有好诗,哪里晓得草野中又埋没了多少鸿儒。
唐朝的确有黑齿国人,位置大约在现在的朝鲜,还有一位黑齿常之成为了唐朝初期的燕国公。
日本的阿伊努族人和台湾的土著高山族,还有一部分至今保留着把牙齿涂黑的传统。
高级黑:小人国小人国里的人个个身材矮小,不过八、九寸余。也许是个子小的缘故,小人国的人寡情硗薄,每个人都说着反话。指甜为苦,指咸为淡,让人无从捉摸。小人国的城门很矮,唐敖一行需弯腰才得进入,街市也很窄。小人国的人走路的时候生怕有大鸟来啄食,一般都是三五成群,手拿器械防身,每个小人都说着反话,诡诈异常。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从很多书里看见过对小人的描述,他们从地里出来穿着和我们一样的衣服,个头都大约10厘米左右,声音虽小,但语言都一样。最神奇的是我妈妈也给我讲过她小时候在家里的四合院亲眼看见一个穿着长袍的小人从地里出来,带领一行人搬家,他们背着包袱牵着小孩,默默的走到另一个房间角落便再也不见了。宫崎骏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是讲述同样的故事。
- 宫崎骏《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慢性生化传染:两面国两面国的人每个人都带着 "浩然巾",把后脑勺遮住,只露一张正脸,遇见穿着体面的人便和颜悦色,满面谦逊;而遇见穿着粗陋之人则把头一转,陡然变了个样子,笑容全无,说话阴冷。而如果你马上换件绸衫,他则马上换上刚才那张和蔼之面(智商是硬伤)。两面人国打劫了唐敖一行人的商船,他们奋尽千辛万苦方得逃脱。后来得知,寻常人在两面国呆的时间一长,便也会生出两张脸来,渐渐的,性情也和那些两面国人无异了(细思极恐)。
把我吓尿的木偶动画就是《两面国》那一集,阴冷的色调、360°诡异旋转的头,青面獠牙配以突如其来的重音,简直集结恐怖片的所有元素。还记得我吓得目不转睛难以移动,对木偶这个玩具,从此有了心结。(后来发现木偶的确是恐怖片青睐的主角,比如《死寂》)
浩然巾传说是因为孟浩然曾经戴过,古代也很流行名人效应啊。
智商是硬伤:智佳国
智佳国的人,到了30岁所有头发胡须便都白了,看上去和耄耋老翁无异。智佳国的人,头脑极其聪明,天文、占卜、勾股、算法无一不精,生性又十分好强在意输赢,成天费尽心机,恶想苦思,每个人都憋着劲想要出人头地。不到三十,双鬓斑白,不到四十就年逾古稀,由于每天都处心积虑比拼智商,所以智佳国的人年纪轻轻就死掉了,并没有长寿之人。
妈的智障。
本是女儿郎,不是男娇娥:女儿国和《西游记》女儿国不同的是,《镜花缘》里面的女儿国有男人。
女儿国里女人穿靴带帽,男人拈花拢裙,简单来说就是女儿国里的女人和男人的角色互换,是 "女主外男主内"。
女儿国的男人怕自己长出胡须人老色衰,纷纷把自己的胡须拔掉涂上脂粉,唐敖他们看了还在悄悄讥笑,却不想唐敖的妻舅林之洋被女儿国的宫娥捉了去要作为女皇的贵妃,饱尝穿耳之苦,又被强行吊起来缠足(这部分用了大量文字描写缠足的痛苦和可怖),涂脂抹粉,最后终于拼尽全力勉强脱身。
女儿国是全书里最明显的女性平权意识部分,好感度 10086。
-《镜花缘》里面的女儿国场景,中间那位大叔你想开一点 -
《镜花缘》刊印于清朝的嘉庆年间。在同一个平行的时期,有一个英国人写出了和《镜花缘》类似的奇幻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里面也有小人国、大人国,可谓是同样的 "借讽喻以抒牢愁,谈祸福以寓劝惩"。小时候读《镜花缘》大致是个囫囵吞枣,并不懂得其中的寓意,现在再读,方才觉得《镜花缘》简直是一部对社会现象充满讽刺的 "高级黑"。如此明显的立意,也难怪两部动画片都匆匆夭折。
胡适先生在《<镜花缘>的引论》里面说过:"在中国女权史上占一个很光荣的位置的古典名著就是《镜花缘》,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汝珍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女人缠足穿耳的苦痛,刻画了大量女人喜好读书并且渴望能参加科举的原因,这在所有 "红颜祸水" 套路的志怪小说里实属难得。
《镜花缘》最精彩、最有核心价值的是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用了很多古韵古词,如果不是学训诂出生,多半都会看得云山雾罩不明就里,估计李汝珍特别喜好这些古韵平仄文字游戏,居然洋洋洒洒写了几十回。我看了很多次《镜花缘》,无奈才疏学浅,没有一次看完过下半部分(但是皮厚的我丝毫没有心理压力),如果有高手可以试着玩一下:
- 苏氏蕙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 -
我现在手上的这本《镜花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的,全书共480页,售价16元。这本李汝珍花了20年写的经典神怪小说,在现代的售价竟便宜得如一碗黄焖鸡米饭,显出一种莫名的落寞。
窗外蝉仍然叫得疯狂,仿佛知道夏天即将远去,天边雨云翻卷聚集,马上,就又是一场闷热的雨。我也想要来一次唐敖的奇幻漂流,见过那些变异的光怪陆离,也许就能泰然地在烟火里活下去吧。
也许,这一切,都和无继国一样,是一场一百二十年的漫长梦境呢。
谢谢观看。
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