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个65岁的退休老人。他退休前的生活千篇一律,自己感觉索然无味,每天早起睁开眼后,就是吃饭、看报、发呆、睡觉。一 迷茫时,更应该前行书中的哈罗德一辈子过得平淡如白开水,但是,自从上路,他的故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我们跟随着哈罗德的视角,一起感受他经历的人和事。这些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人生之不同,在于每个人的选择。有的人选择了平坦的大路,有的人选择了幽深难测的小路。不上路永远不知道风景是什么。选择的路不同,注定了风景不同。

来自:群书闪耀

50岁那年,剧作家蕾秋·乔伊斯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一个人的朝圣》。作品一经出版就爆火,风靡三四十个国家,全球销量近五百万册。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1)

乔伊斯也凭借此书,获得当年英国图书奖“年度作家”。

小说讲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头哈罗德,因为收到患癌老友的一封信,开启了徒步87天,长达627英里的朝圣之旅。

书中的哈罗德一辈子过得平淡如白开水,但是,自从上路,他的故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我们跟随着哈罗德的视角,一起感受他经历的人和事。这些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人生之不同,在于每个人的选择。有的人选择了平坦的大路,有的人选择了幽深难测的小路。不上路永远不知道风景是什么。

选择的路不同,注定了风景不同。

一 迷茫时,更应该前行

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个65岁的退休老人。他退休前的生活千篇一律,自己感觉索然无味,每天早起睁开眼后,就是吃饭、看报、发呆、睡觉。

他不喜欢社交,几乎不出家门,是个资深宅男。家里也是冷冷清清的,妻子莫琳两人也没什么话可说。

这种日复一日,无聊透顶的日子,让他在晚年陷入迷茫。无聊的日子,正如西西弗斯推的石头,虽然单调,但是也有压力,时间长了,也足以让人崩溃。

之所以到今天有一个冷漠无爱的家庭,也是哈罗德自己造成的。

曾经,他和莫琳也非常相爱,年轻的莫琳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一无所有的他,后来两人还有了一个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可是长大后的儿子,也出现了问题。但是哈罗德对此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他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儿子因为抑郁症在家中自杀。从此,家庭陷入悲痛之中,从最初莫琳对哈罗德的怨恨,到后来两个人十几年的冷淡。哈罗德在家庭中,再也找不到温暖和热情。

他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到了退休。再后来,他几乎大门不出,断绝了社交。只等待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2)

本以为他会这样麻木地走完一生,一辈子,就这样算了。

一封来信,却让哈罗德的生活起了波澜。

信是以前的老友奎妮寄来的,她得了癌症。

哈罗德拿着回信走向街角的邮筒,信明明已经放到黑幽幽的投信口,他却止步不前,为自己回信上软弱无力的话语感到羞愧。

这时,遇见的一个女孩,看见他六神无主的样子,说: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这句话点醒了哈罗德,他决定徒步600多英里去看望奎妮,期待用这种虔诚的方式,为她祈祷。

他知道自己不再年轻,也毫无远行的经验,甚至不得不面对身体的病痛和孤独的煎熬,但是他想:“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只要一步接着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

人生道路漫长,总有迷茫的时候。最怕的是停下不走,因为只要前进,就有可能找到出路。

当你走过这段时光,回头再看,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强大,生命早有了抵御绝望的力量。

正如书里所说:“那种伤痛,就像在平地发现一个大坑,一开始你总是忘记有个坑,不断的掉进去。过一段时间它还在那里,但你已经学会绕过它了。”

二 遗憾,也是人生的礼物

没有谁的过去是没有遗憾的。哈罗德也是如此。哈罗德喝醉酒,打碎了老板的母亲留下的遗物。哈罗德是懦弱的,最终是奎妮为他背了黑锅,因此被辞退了。

哈罗德是一直站在身后。他是那么懦弱,自始至终没有勇气站出来承担责任,因为愧疚,他甚至没有勇气对奎妮说声对不起。这是久违了的抱歉,所以哈罗德必须跋涉千里,为的是跟奎妮亲口说出这句迟到了几十年的对不起。

对一个老人来说,徒步旅行并不那么简单,道路上也不总是晴空万里,风雨交加的夜晚也是有的,停下来避雨,雨停了踏着泥泞的道路继续上路。哈罗德也有几次迷路,兜兜转转,走了不少冤枉路。

不是每个人都像阿甘那么能跑,年迈的哈罗德很快就腿脚肿胀,鞋子磨破,如果不休息,已经寸步难行,而且因为泥泞中摔跤,他身体也受了伤。终于,他被好心的路人送到了玛蒂娜医生那里。

玛蒂娜刀子嘴豆腐心。玛蒂娜跟康复期的哈罗德交谈中才又一次揭开了哈罗德的伤疤。哈罗德回忆往日自己的冷漠,任由儿子一步步滑向绝望的深远,他痛苦不已。最悲催的往往是明知已错,但是没有了改错的机会。

玛蒂娜理解哈罗德。她也打开心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为了爱情来到这个偏僻之地,男友却跟别人走了。玛蒂娜一直等待,直到今天,她希望有一天,看着她的爱人踩着五彩祥云回来找她。

看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起来爽朗的大笑,背后也许藏着的是更多的心酸与艰难。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失败,于是一直强撑着坚强。

无论承认与否,那些曾经的遗憾和执念,都一去不复返。如果不前行,它们就永存心底,成为惩罚自己的理由。

我们习惯了退缩。正如哈罗德所说:“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从前的步伐。”

就这样,哈罗德风尘仆仆到达的时候,奎妮还是奄奄一息,很快走向了死亡。哈罗德这次反而释然了,因为他已经走完这朝圣之旅,已经兑现了对奎妮的承诺。

现实是残酷的,努力,仍然被命运辜负。许多奔赴也是徒劳,许多渴望注定与自己擦身而过。

但是,除了遗憾,我们也有收获,那是人生馈赠的礼物。

三 时间,会给你答案

旅行之前,哈罗德仿佛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事事独善其身,不知如何去表达爱,也惧怕承担责任。

儿子小时候不幸溺水,他害怕没法成功救孩子,竟然蹲下来解鞋带,试图逃避面对,等待别人施救。

莫琳当初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他,但他却鲜少对她的心思有所体察。

丧子后,莫琳对他的愤怒与失望达到极致,他却把心封闭起来,不仅逃避参加葬礼,还买醉麻痹自己。

他晚年一无所有,不是没有道理。

旅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点点回忆中忏悔,接着又在忏悔中正视自己的问题。

哈罗德从小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母亲离家出走,而父亲开始带不同女人回家。

在他16岁那年,父亲甚至扔给他一件大衣,把他赶出了家门。

童年的阴影,让他这么多年都在和不幸较劲,带给家人们诸多忽略与伤害。

这一路走来,过去的一幕幕在脑海中上演,在警醒着他,要去直面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路途中,年轻的追随者维尔夫让哈罗德想到自己的儿子,哈罗德不知不觉地关心照顾他,甚至在对方害怕时温柔安抚,以此来弥补心中对儿子的缺位。

和失去孩子的女人交谈时,让哈罗德理解了莫琳对自己的怨恨,也体会到爱的缺失带来的痛苦。

他不再做一个“透明人”,而是尝试和妻子沟通,打开彼此的心结。

这场旅行同样改变的,还有莫琳。

失去儿子后,她终日悲伤不能自已,对生活失去热情,也对丈夫关上心门。

哈罗德走后的日子里,莫琳重新怀念和丈夫的爱,开始反思自己曾因溺爱儿子,对丈夫带来的误解。

悲剧来临时,自己又把所有罪责都转移到丈夫身上,以减轻懊悔。

原来,她以前对丈夫的责骂不满,都源于自己的错误判断。

故事的结尾,两人兜兜转转,重新靠近对方,找到久违的悸动,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3)

人生每一段经历都有存在的意义,我们总要在经历一些事,才会意识到什么最重要。

有些煎熬,是为了加速你的进步;有些困境,是为了让你领悟生活的道理;

有些遗憾,是为了让你看清当下的幸福;有些离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正如泰戈尔所说: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不必为无法挽回失望,也不必无能为力着急,只管走好剩下的路,时间会给你答案。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4)

四 此刻上路,永不会晚

回顾这场平凡却深刻的徒步之旅,对哈罗德来说,虽然走过很多弯路,也有过想放弃的瞬间,但他没有再退缩,只是不停地向前走。

走着走着,他的心逐渐开阔,走到最后忽而发现,他要走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朝圣,也是自己长久以来裹足不前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程,我们走向前的每一步,何尝不是在向生命朝圣?

想到达的地方,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经过磨砺更加成熟的自我;

所遇到的阻碍,与其说是考验,不如当作包装成伤痛的礼物。

很多人都因恐惧望而却步,或因杂念留在了半路,所以感受不到扎实的成长,也无法看到努力的回馈。

不如像汪国真写的那样: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仅哈罗德,我们每个人都在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村阿姨,终于把最后一个孙子带大了,然后安心地开车上路。从来都看不起她的丈夫冷眼旁观她的出走,说:混不下去的时候,会回来的。

她就这样两手空空地上路,一边前行,一边打工赚钱吃饭、加油,把自己梦想中要去看的地方全部看了个遍,然后到韩国,到泰国,一路上,风景越来越开阔,阿姨也越来越开心。她把自己的旅行发布到平台上,网友佩服她的勇气,支持她继续前行。

阿姨说:我为别人活了一辈子,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了。

一个人的朝圣,一路前行,一切的阴霾,一切的困惑,随之而解。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5)

真正的朝圣是看到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朝圣与自己和解)(6)

文章来自公众号:群书闪耀。欢迎阅读原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