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赏古联享乐智)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赏古联享乐智)了解实情的邻居,都为这个老翁,唏嘘不已。内有隐情?还是另有玄机?(一)相传明万历年间,杭州一老翁自撰一联,贴在自己家门上。“家拥万金不算富,命有五子还是孤。”乍一看,好家伙!家有万金,还不算富有?有五个儿子,难道还孤独吗?

对联是中国古之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门对、春贴、春联、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者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句。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结构相同,言简意深,富有趣味。

今日撷取三对含数字谜联,以飨众客。

(一)相传明万历年间,杭州一老翁自撰一联,贴在自己家门上。

“家拥万金不算富,命有五子还是孤。”

乍一看,好家伙!家有万金,还不算富有?有五个儿子,难道还孤独吗?

内有隐情?还是另有玄机?

了解实情的邻居,都为这个老翁,唏嘘不已。

其实上联中,这个“万金”并不是指真正的金钱,而是指老翁生了十个女儿。何解?

女孩雅号“千金”,十个女儿不就是“万金”吗?

俗称女婿为“半子(半个儿子)”,老翁十个女嫁了十个女婿,所以下联里,只能说有“五子”了。

古时风俗,女儿外嫁都不算家中人。十个女儿各自成家后,慢慢忽略了老父的存在,淡薄了往常对老父的探望和照顾。

年迈、孤独的老翁才发出自己,“拥万金不富,有五子还孤”的感叹来。

老翁挂楹联这个事情,传到了十个女儿、女婿的耳中以后,皆感觉羞愧不已。

因为他们平时只顾家小,忘记了“百行孝为先”的古训。

随后,十对女儿、女婿都争着要赡养老人。

老翁凭借这一幅对联,就让儿女们幡然醒悟,度过了美好的晚年,实乃大智慧。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赏古联享乐智)(1)

(二)清•乾隆五十岁寿诞,为了彰显皇恩浩荡,举行了“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

乾隆兴致高昂,以宴中最长者为题,出一上联:

“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

大才子纪晓岚对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看到这里,你能猜出“千叟宴”中间,年纪最长者是多少岁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60岁为一“花甲”;70岁为“古稀之年”。

“花甲重逢”,不就是两个“花甲(60)”,“三七岁月”比较好理解。

据此,上联的算式是:60×2 3×7=141(岁);

“古稀双庆”,也就是“古稀(70)”,“多一度春秋”也好理解。

据此,下联的算式是:70×2 1=141(岁)。

这样看来,老寿星竟有141岁,放在今天,也是罕见。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赏古联享乐智)(2)

(三)第三组含数字谜联,我认为值得多费些笔墨。

上联:“白首穷经,小伏生八岁。”

下联:“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联中含有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和传统寓意,略微解释一下,才能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名联。

白首穷经:出自唐•韩偓(音握)《赠易卜崔江处士》:“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意思是: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伏生:秦朝人,曾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时,冒杀头危险,将《尚书》藏在墙壁中。

刘邦定天下后,返回故里,发现壁藏《尚书》损失大半,仅剩二十八篇。后世《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传世于今天的《尚书》也皆出于他。

他90岁时被聘为汉文帝专讲《尚书》之师,成为汉初有名的经学家。

青云得路:是中国传统寓意图案。比喻高升官位,一帆风顺。是一副牧童骑牛放风筝图,意即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太公:就是指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太公。

80岁渭水遇周文王,并辅助文王、武王两代君主,推翻商纣统治,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

太公在中国古文化中一直享有很高声誉,儒、道、法、兵、纵横等诸家等,皆称其为本宗之主,有“百家宗师”之称。

而对联作者梁灏,那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人物。

他生于唐未,跨过五代十国,成名于北宋初期。

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有“白头状元”之称。

北宋初年,梁灏不顾年迈,依然参加科考,中了进士。殿试时,由于其文采独占鳌头,征服了考官,被钦点状元,全国上下无不称奇。

按律状元要授于官职,但被他婉拒,宋太祖赵匡胤特许他荣归故里,享状元俸禄。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梁灏也辞世而去,与皇帝同享天地之哀荣,亦是天颐。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赏古联享乐智)(3)

看完上述解释,我们就很容易知道,梁灏当状元时有多大年纪了。

联中说,他比周朝姜子牙出山时(80岁)大两岁,但比汉朝的伏生(90岁被聘为帝师)成名早八年,即:梁灏当状元时,已经82岁了,的的确确的“老来红”。

梁灏在联中敢比伏生与太公,也证明他是一个博览群书,勤学苦读之学者。

饭后茶余时,以放松的心情,看看我国古代先人们,充满智慧的对联,确实觉得饶有情趣,既欢乐又启迪智慧;既通俗易懂,而韵味无穷。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精彩史韵,后续不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