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退休感悟(十日谈退休了)
接近退休感悟(十日谈退休了)回国之后,日子就由悠游变成了“只争朝夕”。趁着疫情消退的间歇,我将住了多年的居室进行一点以旧整旧的改造。列了一张大致的预算表,找装潢公司,逛家居市场,同工人或者项目监理交涉,忽然发现,原来在自我需求强烈的情况下,我也可以是爱岗敬业的。断断续续的一年里,阳台、小卫生间、墙纸、厨房门、灯饰、沙发和家具都换成了喜欢的样式,经历过各种奔波争吵修补,留下的都是真爱。在这个家里,目力所及,终于没有一样看不顺眼的物件了,而我,将在这个满目是欢喜的旧居所里开始我的新生活。想修习中国书画,想学一门乐器已经有许多年头,不敢轻易涉入是怕没有足够的时间。平常看多了似乎人人都能涂上两笔的画,我要学,就得像刘巧儿自己找婆家一样给自己找一个好老师。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发现了那家不起眼的开在小马路上的画室,老师长得像现代画家笔下的工笔人物,学员作品却充满古意。第一堂课,我就在这里认识了恽南田、陈洪绶。两年里,临了没骨花
记得当年母亲退休的时候,我还在上大三,有点蒙,不少同学的父母还在各自的领域精彩,我的母亲,就这样成为一个不被社会需要的老人了?当时的我觉得特别没面子,母亲自己似乎也很不甘心。
我呢,我在比母亲当年还年轻的年纪就自动退休了。这一次环境转换竟宛若无缝链接,全无需要调适的心理障碍。的确,碌碌无为的职业生涯虽然上不了台面,告别的时候倒可以省下了留恋、伤感与不舍。
退休未几,所有想做的事情还来不及列一个目录,疫情来了,原本计划一个月的异乡度假变成了半年的客居他乡。朋友的邮件打破了我的无聊与寂寞,平时看起来与文字并无交情的她居然在退休之后花了几年的时间,写了十几万字的回忆录,她想让我帮着整理修改成书。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有过几年的交集,在她的回忆里我发现居然有太多我近乎失忆的往事却是她的大喜或者大痛。她对平淡生活中每一个阶段的重视令人动容,人间烟火皆是诗,原来是真的。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重新梳理了结构修改了文字,朋友满意了,我对于文字的热情似乎重新被点燃了。于是,我有了给自己经历过的人与事做一个素描的计划,为了让这种回忆和记录能“高级”一点,我开始听各种写作课程,读书做笔记。有时,我会忍不住自问,如果年轻的我有现在这样自觉自愿的努力,会不会拥有另外一种职业人生呢?
回国之后,日子就由悠游变成了“只争朝夕”。趁着疫情消退的间歇,我将住了多年的居室进行一点以旧整旧的改造。列了一张大致的预算表,找装潢公司,逛家居市场,同工人或者项目监理交涉,忽然发现,原来在自我需求强烈的情况下,我也可以是爱岗敬业的。断断续续的一年里,阳台、小卫生间、墙纸、厨房门、灯饰、沙发和家具都换成了喜欢的样式,经历过各种奔波争吵修补,留下的都是真爱。在这个家里,目力所及,终于没有一样看不顺眼的物件了,而我,将在这个满目是欢喜的旧居所里开始我的新生活。
想修习中国书画,想学一门乐器已经有许多年头,不敢轻易涉入是怕没有足够的时间。平常看多了似乎人人都能涂上两笔的画,我要学,就得像刘巧儿自己找婆家一样给自己找一个好老师。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发现了那家不起眼的开在小马路上的画室,老师长得像现代画家笔下的工笔人物,学员作品却充满古意。第一堂课,我就在这里认识了恽南田、陈洪绶。两年里,临了没骨花鸟《写生珍禽图》,读懂了一点点唐的瑰丽、宋的精致,认识了不同年龄段的画友。我们常常各临各的,各说各的,刚刚还在给我们讲解《八十七神仙卷》的老师接了一个电话之后成了无奈的主妇,那种毫不掩饰的转换令人觉得可亲又怜惜,仿佛看到了中年的自己。阿姨们的课堂里,话题可以从《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王羲之、赵孟頫、文征明直接转换到儿子的班主任、祖母的养老院。这种又仙又家常的氛围常常让我想到伍迪·艾伦的电影……
想学的东西太多,想做的事情也不少,面对那一类“退休了,侬恹气吧”之类的问题,我没好意思说,这一生,我好像还从来没有如此充实过。内心里,依旧羡慕也佩服着劳模一般的上班族和被社会需要着而不言退休的老者。至于我,非常享受这样“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与喜欢的人交往”的简单日子。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年轻时的磕磕绊绊、中年时的身不由己,谁又甘心珍惜这样简单的幸福呢?(忻之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