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历史地名(有趣的朝阳地名)
辽宁朝阳历史地名(有趣的朝阳地名)在清朝中叶后期,清政府开放“关外”,大量移民涌入,汉族移民很快就占了多数,地名很快被汉化,因而朝阳地名移民特色很强。在历史上朝阳就属于“关外”,各个王朝在此多有行政建制,因靠近中原,汉文化影响强烈。但由于少数民族在这里存在的时间较长,汉语地名几被淹没。另一个历史层次是蒙古族统治时代的蒙古地名,清楚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从“西大营子”可以看出清代蒙古族归顺满清后建立蒙古“八旗”制度的影子;从“七星扎兰营子、章京营子”等地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制设置情况。还有带“皋”字的地名,反映的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特征。从“解放、胜利”等地名中又可以发现“文化大革命”的迹象。
有趣的朝阳地名,你知道由来吗!
历史悠久朝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因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历代统治者和地方割据势力所重视,地名也因之而丰富多样。历史上朝阳属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冲突的缓冲地带,所以地名中至今尚留有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会的痕迹。特别是从元代开始,蒙古族在朝阳地区聚居、开发;清代中叶又有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形成朝阳汉语地名和蒙语地名相互交织的特点。建国后,本地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满回等民族基本被汉化,其地名也被汉化,蒙语地名在文字中已不存在,但在语言中还清晰可辨。
朝阳地名的第一特点是蒙汉交织。在朝阳地名中,蒙语地名与汉语地名各占50%左右,现在蒙古族地名已被彻底汉化,其书写形式完全用汉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蒙古族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地名除直接来源于蒙语的外,还有很多地名是以蒙语地名为方向、方位参照起名的。在蒙语地名汉化的过程中,也有其不同的
特点:一是蒙语地名被直接音译,如“他拉皋、白音波罗、波罗赤”等 三是半音译半意译结合在一起的地名,如“上桃花吐、西扎兰营子、根德营子”。在蒙语地名汉化的过程中,有些地名特别是音译地名已失去了本意,但在一些汉化的蒙语地名中带有“皋”的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蒙语的含义是“水泽、湿地”的意思。 朝阳地名的第二特点是反映的历史层次比较清。从各种不同的地名中各个朝代的痕迹清晰可辨。比如“惠州、太发州”这个地名就是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反映了当时在本地的行政建制
另一个历史层次是蒙古族统治时代的蒙古地名,清楚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从“西大营子”可以看出清代蒙古族归顺满清后建立蒙古“八旗”制度的影子;
从“七星扎兰营子、章京营子”等地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制设置情况。还有带“皋”字的地名,反映的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特征。
从“解放、胜利”等地名中又可以发现“文化大革命”的迹象。
朝阳地名的第三个特点是移民色彩。在历史上朝阳就属于“关外”,各个王朝在此多有行政建制,因靠近中原,汉文化影响强烈。但由于少数民族在这里存在的时间较长,汉语地名几被淹没。
在清朝中叶后期,清政府开放“关外”,大量移民涌入,汉族移民很快就占了多数,地名很快被汉化,因而朝阳地名移民特色很强。
一是一些地名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情况,如“娄家窝铺、李家窑”等反映了当时移民简陋的生活条件和艰辛的生活。
二是“边杖子、王杖子”等一些地名可以看出移民之初,移民以架木杖子据地生活的情景
三是从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俗地名较多的特点来看,当时移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多为一些关内无地农民。
四是朝阳地名中称为“村、庄、屯”的地名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的地名群,从中可以轻易地看出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移民把自己家乡的地名命名习惯带到了朝阳。
朝阳地名的第四个特点是以本地特点命名。一是地名以地理自然实体命名的较多,由于境内多山,沟壑纵横,村以下名称多以“沟、湾、山、坡”命名
“ 孙家湾 ”
二是现存的地名多以先存的蒙古地名为中心地名参照命名,反映出移民的时间性;
三是蒙古地名多以行政建制和官名命名;
四是现在的城市地名多以朝阳古代曾用名来命名,如“燕都、柳城、营州”等,反映出了朝阳作为一个文化历史名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