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杨志发起初也很害怕,但毕竟当过兵,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他比别人稍微镇定一些,稍微稳定心神后,他又再次回到井里,这时他才发现,刚刚挖到的并不是什么“尸首”,而是一座石人像的头部。见真的挖到了“尸首”,下井的几人当场就吓蒙了,另外3人也顾不上别的了,拽着安全绳就往上爬。但随着旱情的越发严重,大家也就顾不得这些传说了,在村长的安排下,曾经当过兵的杨志发带着3个村民一同在这里打起了井。起初,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异常,3人挖得也非常的顺利,但当井打到地下6米左右的时候,异象就出现了。最先发现情况的是杨志发,他手里的铁锹好像突然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随着他逐渐地往下挖,一颗“人头”赫然出现。

1974年7月,持续的干旱正在席卷整个关中地区,由于一直没有雨水的浇灌,地里的庄稼都被烈日晒蔫了。

距离古都西安不远的咸阳市西杨村,更是这次大旱的重灾区,此时,村民已经在村子周围打了好几口井了,但打出来的除了干燥的沙土,丝毫见不到一丝水汽。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

此时,有村民提出,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去村子最低洼的“那个地方”打口井试试了,但其他村民一听都连连摇头,因为,“那个地方”是村民口耳相传的“乱葬岗”。

虽然不知道这个乱葬岗具体是什么年代形成的,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有没有埋过死人,但自打这些村民出生起,就听长辈说,这个地方经常有“阴兵”出没,非常的不吉利。

但随着旱情的越发严重,大家也就顾不得这些传说了,在村长的安排下,曾经当过兵的杨志发带着3个村民一同在这里打起了井。

起初,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异常,3人挖得也非常的顺利,但当井打到地下6米左右的时候,异象就出现了。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2)

最先发现情况的是杨志发,他手里的铁锹好像突然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随着他逐渐地往下挖,一颗“人头”赫然出现。

见真的挖到了“尸首”,下井的几人当场就吓蒙了,另外3人也顾不上别的了,拽着安全绳就往上爬。

杨志发起初也很害怕,但毕竟当过兵,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他比别人稍微镇定一些,稍微稳定心神后,他又再次回到井里,这时他才发现,刚刚挖到的并不是什么“尸首”,而是一座石人像的头部。

当时的杨志发还不知道,正是他这一铁锹,挖出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3)

而自兵马俑被发现以来,就一直以其恢弘磅礴的气势,写实逼真的造型和整齐划一的阵列震撼了一个又一个到此参观游客的心灵。

虽然这个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坑已足以让人心神激荡,但事实,它也仅仅只是辉煌浩大的“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而已。

根据现在已经探明的结果,像我们已经发现的兵马俑坑一样的陪葬坑和副陵还有很多,目前已经挖掘的陪葬坑仅仅只是整个皇陵的冰山一角。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生前耗尽民力,为自己修建的安眠之地。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4)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可不简单,在他的励精图治和大举征伐之下,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华夏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他在位期间,不仅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本版图,还先后统一了度量衡,实行了郡县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丰功伟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一直被誉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实际奠基人”。

而关于秦始皇陵的各种传说,更是自其建成之日起,就从来没有断绝过。

据说,当年为了修建陵墓,秦始皇征集了60万民夫日夜不停地挖掘和施工,地宫直接挖穿了“三泉”与冥界直接相连。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5)

在陵墓中,更是装满了秦始皇从六国王室搜刮来的奇珍异宝,就连价值连城的黄金制品,在陵墓中也只是最为稀松平常的东西。

为了彰显自己的千秋伟业,秦始皇更是将整个华夏的山川河流都通过“微缩景观”的方式装进了自己的陵寝,以便自己在死后仍然能够号令天下。

为了保持陵墓的万古光明,他派军队在东海渔猎,捕获了大量传说中的“鲛人”,并把这些活生生的“鲛人”直接炼制成了鱼膏,这些鱼膏一经明火点燃可以持续燃烧千年万载。

据说,整个秦始皇陵的地宫都是漂浮在数以百吨计的水银之上的,这些水银不仅能够保证始皇帝的棺椁能巡游“四海”,还能保证其尸身千年不腐败,为万世所瞻仰。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6)

而种种传说中最为神奇的,还是关于陵墓的防盗措施,据说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秦始皇不仅用了很多至今早已失传的“秘术”,劲弓暗弩、毒烟枭器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时代的久远,关于秦始皇陵的种种传说已经无从考证,但不管哪个时代,秦始皇陵都以其丰富的宝藏和神奇的传说吸引着一批有一批豪强盗贼蜂拥而至。

传说,当初“西楚霸王”项羽领军攻破咸阳后,一方面是出于对“暴秦”的巨大仇恨,一方面也是由于几十万大军一路征战人困马乏,粮草已然难以维系。

于是,就有谋士向项羽提议,不如挖开秦始皇的陵寝,盗取那些数不胜数的金玉宝货充作军饷。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7)

此时已被利欲熏心的项羽,于是派出10万大军,开始了对秦始皇陵第一次声势浩大的盗掘,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0万大军挖了整整1个月竟然一无所获,连地宫的一块砖都没有挖到。

后来,在一名精通风水的老者的帮助下,项羽好不容易寻到了地宫的蛛丝马迹,正当众人以为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殊不知厄运才刚刚开始。

最开始,是一些参与挖掘的军卒相继病倒,而且一传十十传百,神秘的疾病很快就感染并杀死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无一例外的死状恐怖。

而后,大军在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找到一处地宫的大门,但刚刚打开大门,就从里面射出了连绵不绝的箭雨,盗墓部队损失惨重。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8)

众人还没松口气,又从墓门中爬出了无数的毒虫鼠蚁,瞬间就追的众人四散奔逃,而且无论项羽使尽何种械数,就是无法真正进入到墓道中。

最后气急败坏的项羽,只能一把火烧毁了秦始皇陵地面上用于祭祀的全部建筑物,最终悻悻然地铩羽而归。

据史书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祸乱中国的羯族皇帝石虎,也曾打过秦始皇陵的主意,但他率军在骊山附近折腾了将近2个月,也是连地宫的门朝哪儿开都没有找到。

后世传说,由于石虎是少数民族,本身就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军士从皇陵附近挖出了几根陪葬的大铜柱,石虎就高兴的以为是得到了什么不得了但宝贝,也就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了,让秦始皇陵再次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9)

而在近代,受到军阀头子孙殿英大肆盗掘清代乾隆墓、慈禧太后墓获取财宝无数的巨大诱惑,盘亘在西安当地的大小军阀也自然蠢蠢欲动。

由于西安在古代曾作为“六朝古都”,附近的大小墓葬极多,自然就成为了军阀们大肆敛财扩充军饷竞相追逐的目标。

个别胆大包天的军阀头子自然也打起了秦始皇陵的主意,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陆陆续续有军阀带兵气势汹汹前往骊山附近盗墓,但尽管他们用上了枪炮炸药等现代武器,但仍然对始皇墓无能为力。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0)

而关于秦始皇陵墓,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官方传说。

据《汉书》和《资治通鉴》《水经注》等古书记载,大约在西汉的时候,骊山附近有一个小牧童,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为地主放羊维持生计。

这天,因为长时间饿肚子精力不济,他在放羊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睡着了,等他醒了过来才惊慌地发现,有几只羊跑丢了。

这对小牧童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本来家里就穷得揭不开锅,这下又丢了地主家的几只羊,他们家根本就赔不起,把他卖了也无济于事。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1)

于是,他只能先把剩下的羊赶回了羊圈,然后赶忙连夜打着火把去寻找走丢的那些羊,但找了好几个时辰都一无所获,就在小牧童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到远处的大山坡上好像传来到了羊的叫声。

小牧童赶紧上前查看,只见山坡的乱草中隐约有着一个深不见底的山洞,羊叫声就是从这个山洞里传出来的。

尽管有点害怕,但小牧童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他壮着胆子跳下了山洞,果然,走丢的羊都在这里,应该是在山坡吃草时失足掉下来的。

而等小牧童定下心神用火把照了一下四周,他瞬间就傻眼了,只见山洞里不仅空间异常的广阔,里面还装满了各种金玉宝石,在火把的照耀下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2)

完全傻眼的小牧童还以为自己在做梦,赶忙俯下身子去捡地上的宝贝,结果一不小心把火把掉在了地上,而地上全都是能够燃烧的膏油,几乎是一瞬间,整个山洞就燃烧了起来。

小牧童害怕急了,赶忙连滚带爬地出了山洞,大火烧了整整3天3夜。

据说这个小牧童误入的就是埋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而这座无比辉煌的地下宫殿也被一个小牧童一把火全部付之一炬了。

但其实,明眼人不难看出,虽然好多古籍中对这个小牧童的故事都有所记载,但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其实并不高。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3)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修建的时候深度至少在地下40-70米左右,而且在墓室地宫的穹顶上都覆盖了厚厚的封土,还用了当时的秘法,浇灌了一层类似现代水泥的物质。

一个小牧童,是不大可能通过一个山洞就直接进入墓室的,而且整个过程都是来自小牧童个人的描述,山洞内的具体情形以及是否真如小牧童所说,装满金玉宝货都是不可知的。

所以也有专家猜测,小牧童根本就没有真正地到过秦始皇陵的内部,只是因为贪睡弄丢了几只羊年,为了逃避地主家的责罚,这才编了这么一个故事企图蒙混过关,后来被好事者传开,才被这些史书古籍的作者收录到了书里。

故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会有一些疑惑,既然传说这么多,那么,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呢?而且,从兵马俑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时间,国家为什么一直不主动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呢?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4)

这个问题还真是说来话长了,关于是否要对秦始皇陵展开发掘的问题,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有过争论。

在我国建国初期,在考古学界曾经掀起过一股帝陵热,言下之意,就是对历代皇帝的陵墓进行发掘,这里面最为著名的,就是1957年在郭沫若主持下对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进行的发掘了。

当时,尽管已经有了一些现代工程技术的介入,但寻找定陵地宫入口仍然耗费了专业考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从定陵出土的大量文物后来都因为保存不当,出现了氧化腐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原本出土时颜色鲜艳的丝绸、绘画,在见到空气后几乎瞬间就腐朽了,让当时参与挖掘的考古工作者痛心不已。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5)

这一点,在兵马俑发掘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相同的情况,我们今天见到的兵马俑都是最普通的石料颜色,但实际上,在部分兵马俑刚刚被挖掘出土时,其实都是有色彩的,兵马俑的面部、身穿的铠甲都用了特殊的颜料上色,看上去远比现在更加栩栩如生。

但由于保存技术落后,这些色彩很快就随着兵马俑的出土氧化剥落了,更让人惋惜的是,这种氧化过程都是不可逆的,除非技术条件达到,否则只要文物被挖掘出来就会出现上述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就是后来我国明令禁止对古代帝王陵寝进行主动发掘的原因,这也同样是国家直至今日仍然选择让秦始皇陵保留现状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6)

但保持现状并不代表着毫无作为,其实,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尝试运用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全面的侦测和查勘,意图获得更多关于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帝陵的详细信息。

2002年,国家考古机构联合中科院利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卫星遥感侦测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扫描,随着扫描图形和照片的陆续出炉,关于秦始皇陵的更多细节也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

根据勘测,整个秦始皇陵光是地面上的封土堆就高达55米,根据地上封土堆的面积进行推测,这座陵墓长350米,宽345米,占地面积至少有12万平方米。

如果用足球场来衡量的话,这座地宫平面面积至少相当于17个足球场的大小,这种空前的规模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7)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工作人员先后围绕皇陵钻探了近5万多个观察小洞,通过土质检测得出的结果,光是覆盖在地宫穹顶的封土层就厚达5米。

更让人振奋的是,通过不间断的细致扫描,专家发现目前地宫各个墓室内的陪葬品都保存完好且摆放整齐,墓道的密封效果也依然完好,没有明显的渗水现象。

这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个结果——秦始皇陵应该还没有被盗,而且整体一直保存得非常完好。

但与此同时,遥感侦测的结果也向专家证明了,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根本不具备对秦始皇陵展开挖掘的可能。

因为,专家通过遥感技术发现,秦始皇陵地宫中存在着大量的流动液体,而这种流动液体基本可以肯定就是“水银”,后续在封土样本中也发现,这些封土的含汞量几乎是周围土壤的几十倍,也侧面印证了专家关于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的推测。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8)

要知道,水银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而且极具挥发性,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如果吸入大量水银挥发物很快就会毒发身亡。

因此,要顺利发掘秦始皇陵,如何处理和吸收这上百吨剧毒的水银物质就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而就目前的技术条件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其次,影响国家下决定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的,还有整个陵墓发掘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了。

要知道,如今的秦始皇陵已经不是什么荒郊野外了,兵马俑博物馆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全世界游客前来参观,通过文化旅游创造的经济价值甚至对整个西安来说都是影响巨大的。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19)

如果这时候贸然启动陵寝的发掘,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说,还会直接对当地的政府经济和百姓收入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可谓得不偿失。

而最后也最为直接的就是工程量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整个皇陵的封土堆面积之广、土量之大都是举世罕见的,就算有现代的挖掘设备作为辅助,其工程量也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有专家推算,就现有的工程机械水平,就算举全国之力进行挖掘也至少需要7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挖掘完毕,这还没有把庞大的地宫珍宝的出土和保存时间计算在内。

鉴于以上种种的原因和困难,尽管大家对于这座神秘地宫充满了想象力和无限的期待,但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现在都还没有到下定决心发掘的时候。

秦始皇陵开挖到什么程度了(谜团重重的秦始皇陵)(20)

而这座汇聚了中国古代工匠全部智慧和创造力的奇迹也将继续保持其神秘的面纱,直至我们有能力去保护它的那一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