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类联考考试时间规划(读MBA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mba管理类联考考试时间规划(读MBA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然而,好景不长。之后的那一周,许是心情超好,工作顺得一塌糊涂。经查,初试成绩有两百多分,且综合能力和英语二都远超历年分数线。心想,这准能上了!参加过提前面试,只要初试成绩高于国家分数线,便能被录取。
我是在2016年12月参加的全国研究生考试,经历过一次求知的颠沛流离。
虽然管理类联考谈不上多难,面对有限的录取名额,和只能填一个志愿的压力,能撑过考研的磨砺,实属不易。
犹记得在2017年2月,一听说放成绩了,顾不到手头上的活儿,立即奔到电脑前。
那时,网络卡得一塌糊涂,也可能是我太过紧张。
经查,初试成绩有两百多分,且综合能力和英语二都远超历年分数线。
心想,这准能上了!
参加过提前面试,只要初试成绩高于国家分数线,便能被录取。
之后的那一周,许是心情超好,工作顺得一塌糊涂。
然而,好景不长。
学校发出通知:无论是否参与过提前面试,都需要再进行一轮复试,且要加考政治。
当时的心情,相当复杂。
有那么一周,天天梦见被刷下来了。
焦虑,成疾。
……
都过去了。所幸最后还是妥妥地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现阶段,课程全部结束,已全身心准备论文开题。
报考之前,要想好为什么选择读MBA?入读后,认识不少新同学,你会经常问到或被问到这么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读MBA?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人脉。
谈及读MBA的价值,常见有三个类型:
1、近三年内有创业计划,来找找项目或者靠谱的团队。
每个院校的MBA学生类型略有区别,大致可分为名企中层管理者、创业者或金融从业者。
① 名企中层管理者:读MBA之后有晋升的可能性,或者是积累一定的人脉资源后,有足够的资本跳槽,又或者是加入创业团队。
② 创业者:掌握商学知识体系,积累人脉资源,寻找新的商机。
③ 金融从业者:找客户,或者为晋升做准备,说不准就遇到机会创业了。
2、成为卓越的职业经理人。
我属于这一类型,对管理学充满好感,志在成为卓越的职业经理人,毕业后进入大企业成就自我。
3、找资源,找客户,找财富。
这种类型十分常见,学生群体普遍年龄较大,多为金融从业者或销售岗位。他们的特点是一来就展现情商,聊天不忘带上观念和产品,往往能做到销售于无形。
TIPS:MBA学费不便宜,报读之前要清楚,你为什么选择读MBA?怎样才不浪费三年的在职研究生时光?你想得到什么?
不要单单回答:人脉。人脉资源不一定非要在MBA群体中获得,选择不对,你也很难遇上对口的人脉资源,谁也不知道谁最终会被录取。
以终为始。从你所处的阶段,和三年后想达到的高峰,这两个角度深思。
例如,小张29岁,毕业后是32岁,男性,从事互联网知名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两次晋升失败,与学历无关,却也有些迷茫。
显然,小张所处的阶段是事业上升期,但没有成功。原因不难获知,若与学历关系不大,那很大可能性是因为绩效不算突出,或者内部人脉不足支撑他的上升。
这个年纪,一般不会考虑读全日制研究生,若有必要,也是期望在毕业后进入顶尖的外资企业。
若只读非全日制MBA,多半是想在三年后跳槽,或者创业,或者内部晋升。
简单来说,是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这时,你会发现,人脉并没有在考虑范围内。
工作五年以上的人,早已把积累人脉看作日常。若真只是冲着人脉而来,这成本有够大。
联考MBA和免联考MBA的区别1、入读门槛:
联考MBA: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管理类联考),分数达到国家分数线,且通过报读院校的复试,录取后方可入读。
免联考MBA:报名后直接入读。
2、毕业证书:
联考MBA:双证,学院颁发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免联考MBA:单证,仅硕士学位证书。
3、在读形式:
联考MBA:师资主要来自院校,在校本部或地方分校就读。
免联考MBA:师资主要来自社会领袖人物,有海内外可选择,一般在酒店或校外某指定地点上课。
TIPS:报读免联考MBA,多数是冲人脉或创业项目而来。个人建议非资深人士,还是选择联考MBA较好。
如何应对管理类联考?决定参加管理类联考,心态放轻松,不用太在乎每年报考人数。
通常一堆人报考,到了考场发现只剩一半人,考完半场之后发现,人又少了一半。
坚持到底,才是硬道理。
1、掌握考试的秘诀:
考什么?一定要了解清楚考试规则。管理类联考分为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其中,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
不要被数学吓跑了。除了概率题以外,大部分是高中数学。
考来考去,不外乎那么些考点,掌握了自然是应对自如。
逻辑更不用操心,凭感觉做题很可能全错,掌握逻辑公式很可能全对。
写作也有范围和规律,不必太过担心考试难度。
2、历年真题必须做:
每年会出最新版本的历年真题集,有些还包括完整版解析,这两本真题集一定要做完,还要反复做题。
做题过程中,留意重复出现的题型。多做几次,你就能找到必考题型了。
3、模拟不可少:
初试题目不难,难在时间掌控上,很多人败在试卷做不完,到最后的写作部分只完成一半,那分数是高不了了。
TIPS:确实是短板的题型,就不要费劲了,果断放弃,但也要随便选一个答案。试卷不要留空白,怎么也蒙一蒙。
有把握做对的题目,千万别放过。
例如,我数学相对薄弱,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数学。我把历年真题集做完以后,找到一些能掌握的数学题型,反复练习。
考试时,遇到做不出来的数学题,果断放弃。把时间留给逻辑部分。
从策略上放弃一部分数学题,也要抓住逻辑部分才行。换言之,不想花太多精力去琢磨数学,就要多花点心思把逻辑题型都掌握住。
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全去挑题型来掌握。不是分数上线了就过关,而是要高分,至少不能太低,容易被淘汰。
如何选择院校?这时,真要看人脉了。每个院校都有它的特色,你的人脉圈子在哪里,尽量选择对口的院校。怎么选?分两步走。
所在地自然是要考虑的。
1、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脉?
例如,想要理工类的人脉资源,自然是找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
如果想要综合类型的优质人才,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等等。
TIPS:报考之前,记得要多了解几所院校,而且是要深入了解。
2、985、211
虽然不太想提这个问题,但还是有必要说说。院校是择优录取学生,学生也可以择优选择院校。因此,自然优先考虑985类型的院校。
TIPS:能拉开初试分数的通常在英语二科目,所以英语水平一般的考生,尽量选择211院校。当然,你是可以挑战自己。
读MBA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职MBA,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学习。但读完以后,甚感欣喜,离成为卓越的职业经理人就差一小步了。
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当你迈出这一步,你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Hi,大家好,感谢关注@美瑾之年。MBAer,读透职场这本书,走遍世界。关注我,和我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