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11纵阻击黄百韬失利(黄百韬自杀之讯传来)
中野11纵阻击黄百韬失利(黄百韬自杀之讯传来)可以说,黄百韬的反共立场是一贯的,是极为强硬的。而正是这一点,让他最终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皖南事变的血海深仇,他就是那个最大的刽子手,抗日除了浙赣会战干了点事,其余就是不停地和新四军摩擦……”此人出身杂牌,早年在北洋军阀部队里任排长、连长等职。其后,他投靠蒋介石参加北伐,逐级升任少将师长,被选调至陆军大学特别版第三期受训。黄百韬没有上过黄埔军校,自然也不是什么“天子门生”,因此他的地位一度相当尴尬。但不久后,黄百韬却走了“贵人运”。由于黄百韬具有优秀的参谋才能,因此得到了蒋介石嫡系大将顾祝同的任用。抗战爆发后,黄百韬作为顾祝同的作战参谋,曾在浙赣地区抗击日军,立下了不少战功。但黄百韬更为擅长的,却是反共打内战。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便是黄百韬的手笔。就如曾在黄百韬手下担任64军军长的刘镇湘曾在回忆录中写的那样:
1948年11月,粟裕包围了自己的宿敌——黄百韬兵团。原本粟裕以为3天之内就能拿下黄百韬,但他确实低估了这位国军悍将凶狠与残忍……
一、又臭又硬黄百韬1948年下半年,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国共两党聚集了百余万军人,展开了激烈而血腥的厮杀。
为了彻底歼灭国民党军主力,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将目标指向了黄百韬所带领的国民党第七兵团,大战一触即发。
黄百韬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少有的硬骨头。对于百战百胜的粟裕来说,黄百韬也绝不是一个容易拿下的对手。
此人出身杂牌,早年在北洋军阀部队里任排长、连长等职。其后,他投靠蒋介石参加北伐,逐级升任少将师长,被选调至陆军大学特别版第三期受训。
黄百韬没有上过黄埔军校,自然也不是什么“天子门生”,因此他的地位一度相当尴尬。但不久后,黄百韬却走了“贵人运”。由于黄百韬具有优秀的参谋才能,因此得到了蒋介石嫡系大将顾祝同的任用。
抗战爆发后,黄百韬作为顾祝同的作战参谋,曾在浙赣地区抗击日军,立下了不少战功。但黄百韬更为擅长的,却是反共打内战。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便是黄百韬的手笔。就如曾在黄百韬手下担任64军军长的刘镇湘曾在回忆录中写的那样:
“皖南事变的血海深仇,他就是那个最大的刽子手,抗日除了浙赣会战干了点事,其余就是不停地和新四军摩擦……”
可以说,黄百韬的反共立场是一贯的,是极为强硬的。而正是这一点,让他最终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从为人来看,黄百韬还是颇是个人物,他不贪不占,从不像其他国民党将领那样贪污腐败、喝兵血。作为军事主官,他赏罚分明,比较得兵心。正是这种比较刚直的性格,让他在军中相当孤立。当他就任第三战区参谋长时,黄百韬狠抓吏治,清理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平庸之辈,从而得罪了顾祝同的亲信。从此,顾祝同与黄百韬愈发疏远,而黄百韬的处境也变得愈发岌岌可危。
为了尽快摆脱这个又臭又硬的黄百韬,顾祝同趁25军军长调任的机会,将黄百韬安插到25军。既能安插私人,又能让黄百韬另谋高就,眼不见心不烦。
25军是一支以中央军为主体的 部队,并不像很多读者想象中那样,是一支杂牌部队。但从战斗力上来说,25军在中央军诸精锐兵团中并不能排上号。黄百韬到任后,他大刀阔斧地整顿军队、扩充人马,到了抗战结束时,25军已经成为一支装备有清一色日式武器的强大军队。
抗战军事改编之中,25军被改编为整编25师,并一跃成为苏北国民党军的主力。正因为如此,黄百韬也不可避免地与驻守在苏中地区的粟裕产生了冲突。
在战场上,黄百韬是一个程咬金式的将领,他打仗凶猛异常,从来不打滑头仗。这种横冲直撞的风格,曾给粟裕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苏中七战七捷中,粟裕与25师第一次交手,歼敌2000余人,自身则损失1000余人,是收获最小的一战。随后从1946年4月到12月,黄百韬连续攻城拔寨,先后攻占泰县、高邮、宝应、盐城、阜宁等城市。
到了12月6日,黄百韬先后配合74师、83师攻占了涟水、盐城,切断了山东根据地与华中根据地的联系。不得已之下,粟裕不得不在苏中七战七捷之后退进了山东。
1947年,黄百韬随国民党大部队攻入山东。在孟良崮战役中,74师陷入重围时,25师增援最为积极。如果能够攻占最后一道阵地天马岭,74师就能逃出生天。谁知当时华野四纵的一个营刚好经过,帮助1纵守住了阵地,才导致援救任务功亏一篑。
当年6月,在南麻临朐战役之中,黄百韬带领25师拼死作战,硬是将胡琏的11师从华野的重围中解救了出来。此战之后,华野元气大伤,沂蒙山根据地完全沦陷,使华野进入最困难、最黑暗的时期。随后黄百韬趁势横扫胶东,攻占了烟台,使我军损失大量作战物资。
1948年6月,在豫东战役中,黄百韬亲自带领坦克冲锋,突袭华野的后方。此战之中,黄百韬身受重伤却死战不退,他拼死猛冲猛打,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粟裕见我军已经疲惫至极,于是放弃了对25师的围攻,选择退出战场。
我军虽然在豫东战役获得了全胜,但没能彻底铲除黄百韬这颗毒瘤,也着实可惜。
因为这次的功劳,黄百韬终于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在南京,蒋介石亲自为黄百韬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可是国民党军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不久后,黄百韬被提升为第7兵团司令,统领62、 25 、63和100军四个军,坐拥12万大军。黄百韬由一介杂牌将领,变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一时间他的同僚们无不侧目。在黄百韬的升迁之路上,沾满了新四军、解放军以及人民的鲜血。然而当淮海战役爆发,就到了让黄百韬血债血偿的时候了。
二、血战碾庄圩1948年10月,粟裕命令华野主力突击兵团一、四、六、八、九纵分路南下,向盘踞在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扑来。此时的黄百韬,已经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因此在华野大军到来之前,黄百韬便已经撤离新安,向徐州方向靠拢。
在广大的淮海平原上,华野大军和黄百韬兵团展开了一场大赛跑。按照一般情况,黄百韬有能力逃出我军的围追堵截。但天算不如人算,驻守在台儿庄附近的第三绥靖区部队59军和77军,在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的带领起义了。原来,张克侠和何基沣是我军早已部下的地下党。而在这场决定国共命运的大战中,他们终于派上了用场。
随后华野山东兵团迅速越过59军和77军的防区,抄近道杀到了黄百韬兵团的前面。就这样,黄百韬兵团被华野大军重重包围,不得不于11月11日全军退往碾庄圩,做最后的抵抗。
黄百韬已经成为瓮中之鳖,无论是毛主席、中央军委,还是粟裕、华野司令部,其态度都是相当乐观的。按照以往的经验,黄百韬兵团是能够迅速拿下的。在此前的济南战役中,我军仅用8天时间就全歼拥有10万嫡系精锐的王耀武部队。
按照毛泽东和粟裕的乐观估计,11月14日应该可以全歼黄兵团。毕竟黄淮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无路可退。而且黄百韬手下除了25军外,均为“攻击精神差到极点”的杂牌军。
但当我军对碾庄圩发动进攻后,却发现这场战斗似乎并不好打。所谓碾庄圩,是由十几个村子组成的一片区域。这里的人民为了防洪,各个村子都把房子建在了一米来高的土台子上。为了防止黄淮平原到处横行的土匪,每个村庄都修筑了围墙。在围墙外,村民们还修筑了壕沟。
此战之前,李弥兵团曾在碾庄圩驻扎,并在此地修建了大量地堡和野战工事。每个村子都修了可以独立防守的支撑点。村与村之间有火力联系,兵力亦能相互运动、策应,构成环形防御体系。黄百韬剩余的9万大军聚成一堆,根本无法切割包围,必须逐村逐堡地争夺
不仅如此,25军和64军的老兵极多,他们架设的暗堡和火力点十分刁钻,有些甚至把机枪射击口紧贴着地面,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他们会故意放我军前行,然后在背后开火,给我军造成意想不到的伤亡。在这种火力点下,即使匍匐前进也无法避免伤亡。
反观我军,却无遮无拦,只能匍匐在毫无掩体的平地上,冒着敌军四面八方的强大火力进行冲锋。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各纵队都是一路急行军到达战场的。我军缺乏机械化装备,自然无法携带攻坚用的重武器。因此疲劳的华野战士只能依靠轻武器、手榴弹和炸药来组织攻击。因此碾庄圩战役,变得异常惨烈。
在村口的开阔地上,敌军直接摆下40多挺机枪,子弹就像瓢泼一样,我军根本无法近身。为了攻克敌军据守的房屋和堡垒,我军爆破小组必须冒着生命危险,逐屋逐屋地爆破。爆破之后,敌军往往全屋战死。因此在碾庄之战中,敌军死伤极多,但投降的却出奇地少。在残酷的拉锯战中,我军往往晚上攻占一座村庄,白天就会易手。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更可恶的是,黄百韬兵团竟然拿老百姓当挡箭牌,把机枪架在百姓的肩膀上。我军战士悲痛万分,痛苦地叫道:
“老乡们,快跑啊!我们掩护你们!不要给他们挡子弹了!”
连续几天攻击受挫后,粟裕面临的压力越打越大。
三、粟裕血压飙升到220首先是华野所遭受的巨大伤亡。11月14日,粟裕得到了碾庄圩攻击部队伤亡重大的报告。当时粟裕曾致电4纵司令员陶勇询问伤亡状况,然而陶勇却支支吾吾不敢说。在粟裕的一再质问之下,陶勇只好告诉实情,4纵已经伤亡了4300多人。
一个纵队虽然有2~3万人,但并非全部都是一线作战部队,有大量后勤人员、参谋单位、机关单位以及支援作战单位。真正冲锋陷阵的,大约只占全总队的一半。4纵伤亡4300多人,意味着前线士兵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都是作战骨干、老兵。
除了4纵之外,其他纵队的伤亡同样巨大。
虽说慈不掌兵,但烈士数量的不断增加,也让爱兵如子的粟裕痛苦不已。若干年后,粟裕和妻子谈起淮海战役,仍然激动不已。他说战役中他紧张过两次,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
“上至中央军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们,开始都对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后来我们碰了钉子,可又不敢向主席叫苦,只能豁出命来打。主席天天来电催问战况,我心里很着急,部队大的很苦……”
在这场战役中,粟裕可谓倾尽了他的脑力。看完伤亡报告后,粟裕的血高压一度飙升220,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数字。为了给自己的大脑降温,甚至连“健脑器”都不起作用,只好跑到司令部外,用冷水浇自己的头。淮海战役严重损害了粟裕的健康,也为他后来的病倒埋下了伏笔。
除了伤亡巨大之外,敌军的救援也让粟裕倍感忧心。众所周知,国民党各军派系林立、私心极重,友军被围,各军却往往不动如山、互不救援。然而在这一战中,邱清泉、李弥等将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拼命地向碾庄防线靠拢。
黄百韬的顽抗振奋了国民党军部的精神,何应钦拍着大腿高喊:“黄百韬真英雄也!”邱清泉和李弥也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阻援部队发起了潮水般的“立体攻势”。
粟裕见碾庄圩一会儿拿不下来,于是便将围歼黄百韬的任务交给了山东兵团的谭震林、王建安。而自己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邱清泉、李弥之上。在敌人的重压下,负责阻击的部队打得十分艰苦,光宋时轮纵队就在一天内挡住了敌人10多次集团冲锋。由于伤亡太大,阻援部队被迫后撤,国军部队缓慢向前推进,据杜聿明推测,大概只需一周的时间,国军就能到达碾庄附近。
黄淮平原,已经成为了一片血的海洋。但是战场的局势,却一步步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
作为粟裕的老搭档,谭震林没有让粟裕失望。15日,他果断下令全军停止进攻。一方面调整部署、组织火力,一方面赶紧扩充弹药,做好进攻准备。
为了减少伤亡,彻底歼灭对手。谭震林、王建安做出如下举措。
其一,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即先打较弱的44军、100军,再打强敌25军和64军;
其二,开战夜间对壕作业,隐蔽接敌。即各纵队利用晚上时间,将交通壕挖到距离敌人阵地前沿30~50米处,进攻时部队从交通壕跃起冲锋,最大程度减少进攻部队在无掩体空旷处的暴露时间。
其三,采取“即俘即补”的政策,即将国军俘虏补充进部队。有时候上午不入部队,下午就打仗,尽量弥补我军的损失。
其四,集中弹药,准备利用华野特种纵队的坦克和重炮,用重锤敲开碾庄圩这枚硬核桃。
11月16日,经过重新部署后,我军再次发动攻击。我军首先调集火炮猛轰敌44军的驻地。在两辆坦克的助战之下,44军全军覆没。
对于黄百韬来说,战况越来越危急。到了19日,我军已经将黄百韬兵团的余部压缩在碾庄圩一带狭小的区域内。此时的黄百韬已经完全疯狂了,因为他从顾祝同口中得知,邱清泉和李弥两大兵团在陇海路两侧被阻截,根本无法前进。顾祝同建议他赶紧突围,和邱、李会和。然而黄百韬却绝望地说:“我总对得起总长,牺牲就是了。”
如果能突围,黄百韬早就突出去了。但现实却是,我军已经用密布的交通壕将黄百韬彻底绞死,根本动弹不得。黄百韬对25军军长说:
“反正也是个完,最后不过一死,让黄埔同学看看,也好鼓励他们以后不要勾心斗角只图私利。”
为了表示自己要和我军死磕到底,他丧心病狂地枪决碾庄圩内的解放军俘虏。俗话说各为其主,但从拼死作战的角度来看,黄百韬还算是条汉子。但屠杀俘虏、屠杀同胞,却足以将他钉上战犯的耻辱柱。
四、黄百韬之死11月19日,粟裕见时机成熟,于是下达了总攻碾庄圩的命令。此时我军的特纵已经完全到位,而从大连建新兵工厂运来的炮弹更是堆积如山。在发动总攻前,粟裕坚定有力地对指战员们说:
“黄百韬是很凶恶的敌人,他是我们华野的死对头。他是皖南事变的凶手,我们多少先烈倒在了他的屠刀之下。他对山东、苏北人民也欠下了累累血债!同志们啊,千万死难烈士的仇恨等待着我们去洗雪。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心如刀绞,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歼灭了黄百韬,我们就是给淮海战役争取了主动权!”
当天22时,总攻开始,我军集中百余门重炮,对碾庄进行了猛烈轰击。半小时内就向敌人的头顶砸下了数千发重磅炸弹。此时的我军,早已不是那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了。在猛烈的炮击之下,碾庄圩浓烟滚滚,房倒屋塌。
随后我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呐喊着向敌军阵地发动了冲击。敌军所控制的阵地迅速缩小,黄百韬在我军炮弹的追赶下,在碾庄圩内抱头鼠窜。
11月21日21时,粟裕下达了最后围歼黄百韬的命令。穷途末路的黄百韬换上士兵服装,东躲西藏。在我军的围攻之下,黄百韬丧失了求生的勇气。他用右手从怀里掏出一支秀珍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这位罪行累累的国军悍将,就此结束了性命。他副官慌忙挖开了一个坑,胡乱将黄百韬埋了,然后趁夜色逃回了南京。
听说黄百韬毙命,还在等待杜聿明和黄百韬“胜利会师”的蒋介石崩溃了,他破口大骂:“此次战役,我东进兵团行动迟缓,坐视友军覆灭……亦我革命军人之奇耻大辱。”
后来,蒋介石派人盗出黄百韬的尸体,并进行了风光大葬。对黄百韬的遗孀,也进行了搞笑式的“优恤”——10万金圆券。仅仅几个月,这10万金圆券将变得一钱不值、形同废纸。
历时17天,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终于战胜了黄百韬兵团,毙伤敌军50500人,俘虏96000人,加上起义、投诚共计歼敌178000人。但这场胜利却是来之不易的,在整场战斗中,各参战纵队至少伤亡5000人,原有战斗人员所剩无几,元气大伤。不少连队只剩十余人,一般班排里每班只剩一个至多两个老兵,其他部队均由国民党军俘虏补充。华野35万大军,损失高达6万余。
在这场战斗中,粟裕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压力。黄百韬自杀的消息传来后,连续鏖战多日的粟裕一头栽倒在地,他太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