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论语中激励自己获得成功的句子(论语201人要表达自己)

论语中激励自己获得成功的句子(论语201人要表达自己)一个人时时刻刻保持空杯心态,不以经验论,总能在归零的状态下最可贵。如此,才能常做常新,保持觉知和清醒。逐渐地,就会进入一种路径依赖,经验主义,丧失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思考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决策的连贯性就形成了习惯,左右了命运,决定了生,也预示了死。那些夜以继日的拼命三郎,大概率会过劳而死;那些目无法纪寻衅滋事的人,大多遭遇横死。所以,要谨慎地做事,每做一件事都不仅仅是一件事这么简单,都在向着一种习惯思维和习惯行为添砖加瓦。

#颜读论语#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论语中激励自己获得成功的句子(论语201人要表达自己)(1)

上两节,我们探讨了生死一体的关系。实际上,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行动的意义。

所谓生活,就是一系列的行为行动的接力跑。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都要有个应对的举措。如何抉择,如何行动,就构成了怎样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决策的连贯性就形成了习惯,左右了命运,决定了生,也预示了死。

那些夜以继日的拼命三郎,大概率会过劳而死;那些目无法纪寻衅滋事的人,大多遭遇横死。

所以,要谨慎地做事,每做一件事都不仅仅是一件事这么简单,都在向着一种习惯思维和习惯行为添砖加瓦。

逐渐地,就会进入一种路径依赖,经验主义,丧失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思考力。

一个人时时刻刻保持空杯心态,不以经验论,总能在归零的状态下最可贵。如此,才能常做常新,保持觉知和清醒。

那么说话是不是也有如此效果呢?

说话,虽然不是行动,但说和做其事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对别人说的话,可能会左右一个人的行动,至少会有影响,枕边风的厉害就在于此。

所以,谨言慎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修养的关键要素。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鲁人为长府。鲁人是指以季氏为代表的的三家权势。长府就是国库,储备金银财宝的地方。

当年,鲁国国君鲁昭公一心要打倒季氏三家,重新执掌国政,实在是不想再做一个傀儡皇帝。这季氏三家的势力之大,是鲁昭公意想不到的,在没有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行动。

他坐镇在厂府之中,指挥手下向三家发起了挑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季氏三家联合抵抗,把鲁昭公赶到了齐国,做了一个流亡的君主。

季氏三家会不会把自己立为君主呢?还真没有,他们身在鲁国,基本的礼仪廉耻还是有的,篡权夺位让天下人为耻的事儿还是做不出来。于是,他们立了新君,自己还是垂帘听政。

在鲁哀公时代,三家想把厂府重新翻建。因为鲁国人一见到厂府,就会想起自己流亡外国的君主,对当今的统治不满意。厂府的存在,就是一个提醒和纪念,三家也担心现在的君主也像昭公一样据此抗击他们。

自古以来,国库都是最坚固的建筑,这个很好理解对吧,易守难攻。

一个国家最值钱的东西都在国库里,而最坚固的要想翻建,就更加不容易,光是拆了它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不用说再建一个更坚固的,就一定会劳民伤财。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闵子骞没有做官,但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平日里少言寡语,就是上节里说的訚訚如也。对于季氏三家的这个决定,一向少言寡语的闵子骞说话了。

仍旧贯,如之何?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好吗?何必改作?你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路人皆知,民众对你们的看法又不是推倒一个国库就能改变得了的,都是你们心虚而已。

翻建国库劳民伤财,节省一些为民众做些有益的事儿不好吗?或者,把权利还给国君,老老实实做一个忠信的臣子,也就不会担心国君会收拾你们了。

你们这种担心,借由翻建国库这件事,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闵子骞虽然平日里话很少,但他善于观察思考,能够看到问题的实质。

子曰:“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闵子骞的话传到了孔子耳朵里,孔子听了以后大家赞赏。夫人不言,这里的夫读第二声,是叹词,人,是指闵子骞。

说这小子平日里不说话,“言必有中”,一说话就能切中要害,说到最关键的地方。

人心不变,易物何益?一个满肚子坏水的人,穿得再好,门面装点得再高大上,也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是把厂府都拆掉了,季氏三家的恶名已经深入民心了。

孔子称赞闵子骞看问题能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平日里,糖水的话能不说就不说,废话谎话大话坏话都不说,要说就说有价值的话、对的话、重要的话,长此以往,就会是一个智慧稳重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核心就在于认知和思维,在于观念和思想。而这些都不是说的,而是在头脑中反复确立过的。

静下心来,多观察多聆听多思考多关联多探究,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更不要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闲言碎语上,这就是本节的教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