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高科技”解暑神器:长达50天的梅雨季过后又迎来了持续高温,你准备好了吗?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夏天的呢?在古墓发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土各种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历史的诉说者。让我们一同开启这份古人的度夏锦囊,跟随文物穿越时光的记忆,尽情感受古人的无尽智慧和精致生活。青铜冰鉴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记者 孙乐怡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1)

钱选《蔬果图》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2)

葛巾漉酒图

簪花仕女图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3)

宋代瓷枕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4)

青铜冰鉴

重量级夏代文物(开启古人的度夏锦囊)(5)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记者 孙乐怡

长达50天的梅雨季过后又迎来了持续高温,你准备好了吗?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夏天的呢?在古墓发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土各种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历史的诉说者。让我们一同开启这份古人的度夏锦囊,跟随文物穿越时光的记忆,尽情感受古人的无尽智慧和精致生活。

“高科技”解暑神器:

冰窖、冰鉴和冰饮

每每到了夏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空调与棒冰,古人也不例外。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学会了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成冷饮。《诗经》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其意思是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可见周朝人就知道了采冰、储冰。据《周礼》记载,为了保证王室成员在夏天降温的需求,周王室专门派人凿了一个地窖出来作为“冰窖”,由专门人员负责看管。这些“冰窖”的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 1.5米的半地下形式,容积为300多立方米。为了保证冰块的正常供应,王室专门设立了“冰政机构”,在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将天然冰块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储存起来。等冰块集满时,就用干草、粮食秸秆等东西压在上面,把洞口密封起来,待炎夏时取出以供皇家和贵族使用。

冰井,是用深井贮冰。汉唐古城往往都有这类设施。特别是邺城三台中的冰井台,不但用深井贮冰,还储备石炭,设有粟窖、盐窖,住在台上,不论冬夏,吃喝玩乐不用愁。唐朝末期,人们发现硝石可以制冰,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热,温度降低,水就会结成冰。学会制冰的方法以后,古人又开发研制出冰制成的饮品。明清时期,盛夏也会大量用冰。冰窖一般有官窖、府窖和民窖,《大清会典》记录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000块。

《周礼·天官·凌人》有云:“祭祀供冰鉴。”冰鉴,正是古代的“冰箱”,是用来盛冰的容器,既可以保存食品,又能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曾侯乙墓中,是国家一级文物。这只青铜冰鉴长宽皆约76厘米,高63.2厘米,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鉴口四角及四边中部分别有方形或曲尺形附饰,均用凸榫与口沿上相应的榫眼套接。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鉴内中部有方孔,鉴内之缶口颈即从方孔中露出,盖之四面各有一兽面衔环,以便启闭鉴盖。盖上浮雕变形蟠纹,鉴体上多浮雕蟠螭纹,下腹饰蕉叶纹。鉴体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这只青铜冰鉴铸造技艺极为精湛,失蜡、镶嵌、镂雕、浮雕工艺俱全,堪称战国青铜器的典范之作。

古人喜欢温酒而饮,而夏季时则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楚辞·大招》中说“清馨冻饮”,意思是清澄醇酽之酒冰镇之后宜于夏季饮用。青铜冰鉴除可降温冻饮之外,还可在鉴腹内加入热水,使缶内美酒迅速增温,成为适合冬天时饮用的温酒。从周朝的“冰鉴”,唐代的“冰井”,到明清的“冰桶”“冰窑”,古人降温纳凉的智慧实在令人折服。

皇家专业避暑方法:含凉殿、凉屋、挂帘子、搭凉棚

现代人靠空调房“续命”,古人的“凉屋”更是花样百出,极富格调,高温天里“小日子”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取一桶冰,凿孔置于地,凉风满屋”,这就是那个时候古人对“空调房”的描述。凉屋的建造通常都紧挨着水源,依靠屋外的机械工具“扇车”将水送到屋顶,再利用水流产生的动能使整个屋子降温。这样的避暑设施不仅低碳环保,还趣味盎然。

作为先秦时期最流行的“空调房”,窟室其实就是高阶版“地下室”。就史料分析,先秦时的窟室除了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还有人工冷源。当时高级窟室内会放置冰块,以达到降温、调温的目的。汉代的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级避暑用房。从《汉书》记载来看,清凉殿的制冷效果极佳,称“清室则中夏含霜”,以此形容房间温度低得如下过霜一般。

唐朝的宫廷建有专门用于夏天避暑的凉殿,叫做“含凉殿”。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到了宋代,除了皇宫之内,高官显贵们也纷纷建立起私家避暑“凉屋”,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现有人工降雨,古有人工纳凉。古代的帝王,历朝历代,每年夏季都会到行宫或避暑胜地去避暑。除此之外,宫中还有许多人工营造阴凉的方法。古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来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在屋檐前面悬挂帘子,既遮挡阳光还留出空隙保持室内通风。帘子何时挂何时收当时都有规定。帘子还有等级划分,最高级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的,饰有各种图案,等级低的是用苇箔编成的。道光帝所作《湘帘》诗说:“一桁垂银蒜,编成翠竹箩。篆烟留细处,草色看时多。月下纤无影,风前动有波。湘江遗趣在,夏永静如何。”更大一点的工程是搭凉棚,就是在宫殿顶上和院里搭个顶盖来遮蔽阳光。棚匠们用简单的圆木作为支架,搭好后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这种凉棚可卷可展,烈日当头的时候展开遮挡阳光,早晚时再收起来通风。

古代“时尚博主”:夏季穿搭、美食样样精通

古代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扇子起源于中国,最早出现在殷朝。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江西靖安李洲坳大墓中,就出土了“天下第一扇”以及“天下第一席”。而对于送来一夜清凉的神器“瓷枕”,古人毫不吝惜对它的赞美,“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那种舒服跃然纸上。

另外,夏天人们也会选择透气性、散热性较好的夏布制作衣裳。“富人披丝绸,穷人穿麻衣”,在炎热的天气解压避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衣服材质的甄选。古人穿衣看似“量多”,却也讲究一个“凉”字。魏晋之前,女子喜欢穿“无裆裤”,这样的裤子只有裤腿而没有裤裆。汉魏时,女人流行露臂穿半袖衫,这是一种前后对称的“半袖T恤”。唐朝的美女则更喜欢前卫打扮,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图中,唐代仕女身着无袖裹胸,外搭一个薄纱,既凉快又美观。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

在所有的材质中,薄如蝉翼的纱衣一直是夏季富贵人家的最爱单品。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直裾素纱襌衣,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件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类似汉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而袖口较宽。除衣领和袖口边缘用织锦做装饰外,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故出土遣册称之为素纱襌衣。它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而成,丝缕极细,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通身重量仅49克,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衣服。

宋代男子夏季有鹤氅、直裰。形制宽大,穿着透气,凉爽,面料是布、麻,还吸汗。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曾经在南京钟山定林寺与退隐的宰相王安石见面,王安石着仙风道骨的鹤氅,米芾着宽松洒脱的直裰。跟班随从,则着短褐。鹤氅、直裰、短褐,一年四季都可穿,只是春、夏、秋、冬四季的面料、厚薄有区别。

面对被汗水、雨水湿透的衣服,古人使用熏笼来熏衣烘干。熏龙一般用竹片制作而成,半球体,敞口,南北朝时常被称为“竹火笼”。明代陈洪绶所绘《斜倚薰笼图》轴,绢本设色,纵129.6厘米,横47.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画中,一少妇拥被懒懒地斜倚在细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上,笼下香炉既香且暖。

樱桃、西瓜和杨梅是夏季解暑美食。“昨日酪将熟,今朝樱可餐。紫莼休定价,黄鸟未衔残。甘滑已相美,齿牙仍尚完。应知消客热,远赠盎盈盘。”宋代诗人梅尧臣《并日得朱表臣酪及樱桃》诗中就称樱桃是解暑利器。南宋画家钱选所画的《蔬果图》,将开裂的西瓜画得惟妙惟肖。西瓜原产非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时,只有皇室成员以及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到了明清时期,百姓爱吃冰镇西瓜。有钱的人家多是到冰窖买些冰,放进特制的木箱,然后将西瓜置于碎冰之上,待西瓜通体清凉达到冰镇的效果再吃。

以上,皆为古代人的夏日精致生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