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身边的好家风故事吧(我有一件传家宝)
一起学习身边的好家风故事吧(我有一件传家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67岁的潘得孝用这句话作为开头,介绍着自己的传家宝——远洋渔轮船长适任证书及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他所说的“至千里”,指的是去过太平洋、印度洋与大西洋。而何以至千里?传家宝印证着他曾经的多重身份:普通船员、二副、大副、近海船长、远洋船长。“老物件”:远洋渔轮船长适任证书及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海耕20多年 踏实干事“风”从海上吹回家传家宝档案主人:67岁的潘得孝,曾任远洋船长
1996年,潘得孝率领船队横渡太平洋。
从5口之家变成了8口之家,用了26年的冰箱也退休了。
开篇语
老照片、纪念章、温情家书、厚重家谱……您家中是否有几件旧物被视为“传家宝”,代表家庭的记忆、家教的见证、家风的传承。小物件能述大故事,小切口能见大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为此,南方都市报发起“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面向广东全省征集承载一代人精神或一个时代良好家风的物件,7月25日截止。南方都市报通过专栏,记录这些无价的“传家宝”。
海耕20多年 踏实干事“风”从海上吹回家
传家宝档案
主人:67岁的潘得孝,曾任远洋船长
“老物件”:远洋渔轮船长适任证书及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67岁的潘得孝用这句话作为开头,介绍着自己的传家宝——远洋渔轮船长适任证书及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他所说的“至千里”,指的是去过太平洋、印度洋与大西洋。而何以至千里?传家宝印证着他曾经的多重身份:普通船员、二副、大副、近海船长、远洋船长。
潘得孝的这些传家宝现由女儿潘淑凤保管。潘淑凤回忆道,父亲初次远洋时,自己年仅8岁,在她眼里就是个两年见一面的“陌生人”。“爸爸只有休整时才回广州,一般就待几个月。家里多了个‘陌生人’,我还得叫他‘爸爸’。一开始会感到奇怪,但因为年纪小,我也很快就和他熟悉起来了。”潘得孝海耕20多年,年轻时能陪伴妻儿的时间不长,但潘淑凤始终记得父亲的一句告诫: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喊口号,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去做好。
踏实干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人,不会被岁月辜负。
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和远洋渔轮船长的适任证书。证书上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钢笔字迹,留存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最年轻的船长 扬帆远征大海
潘得孝踏实干事的作风与这段航海经历密切相关。起初只有小学学历的潘得孝,因为大海改变了命运,也因此吃过很多苦头。
时间轴拨回至20世纪70年代,作为知青在海南上山下乡的潘得孝一边干农活一边买书自学,后被所在生产大队推荐到广东省水产学校就读海洋捕捞专业。1976年,潘得孝迎来了中等专业技术院校复学后第二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季,从中专毕业,属海南保送的知青学员。
遵循“从哪来到哪去”的原则,潘得孝被分配到地处海南岛西海岸之滨的国营南海水产公司,成为一名“战天斗海”的大海捕鱼人,从普通船员做起,开启了二十多年的海耕生涯。
300吨钢壳渔轮是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现代化底拖网渔轮,海上作业时长十五天左右,与潘得孝同期毕业分配的几位同学全都被安排登上此类渔轮工作。“海上无风三尺浪,大风来时浪滔天”,潘得孝向南都记者回忆道,第一个出海航次便让他领略了大海的威力。在风浪的作用下,船舶大幅摇摆,人无法在船上站立和行走,几个大浪下来,浑身散了架似的。但几个航次后,他慢慢适应了,遇到五级风浪也能抗住。工作之余,他会向大副学习网具制作、修补技术,向船长学习测天体定位技术和航海,从理论进入实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时年32岁的潘得孝考取同等吨位的近海船长适任证书,并被聘任为船长,开始独立指挥船舶航行和捕鱼,他是单位最年轻的船长,也是历年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国家倡导发展远洋渔业后,潘得孝又考取了500吨以下级远洋渔轮船长适任证书,作为船队后备船长,兼任“粤远渔1号”船大副。
最踏实的爸爸 积跬步至千里
在潘淑凤的印象里,很多人提到航海都会说是“追逐星辰大海”。但对父亲而言,他更乐于向他人分享自己普通却充实的每一天。
“1990年,我曾到达几内亚湾,这里是天然的良好渔场,我将在这里初次尝试悬臂底拖网作业,即一船拖两张网。开始时出了一些事故,我在摸索中前进,慢慢地终于理顺上手。日捕章鱼,夜捕大虾,产量节节上升。”潘得孝曾这么记录自己的航海经历。
从知青到船长,潘得孝的每一步都行稳致远,20多年海耕的经历让他在女儿面前树立起了踏实干事、自强不息的父亲形象。
“从我上学起,爸爸就从未要求我必须达到什么远大目标。他会引导我给每一学科设置一个短期目标,明确下一次考试达到的程度。一门学科、一个阶段,逐一突破。得益于此,我的整个学习生涯都走得比较顺畅。这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真正含义。”如今从事税务相关工作的潘淑凤,在单位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税务工作先进个人”。
“现在,踏实干事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潘淑凤说,这样的家风家训已传到下一代。在教育儿女时,潘淑凤不会只盯着考试分数,而会细致地检查当天的学习进度,并对症辅导。
如今,潘得孝工作生涯中具有里程意义的这些证书被他们一家视作“传家宝”。潘淑凤告诉南都记者,她希望借“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分享父亲的航海经历,告诉年轻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人,不会被岁月辜负。
老冰箱服务26年 见证一家人生活越来越甜蜜
传家宝档案
主人:“90后”公务员成铭
“老物件”:冰箱
成铭是一名“90后”,家中有一台几乎与他同龄的冰箱,已为家庭默默服务26年,至今仍可正常使用,被成铭视作“传家宝”。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冰箱早已成为百姓家中的寻常物件。“现在的东西更新换代很快,不像以前那么追求耐用。”成铭感慨,老冰箱记录了旧时光,也“保鲜”着成铭家庭勤于耕耘、勤俭节约的好家风。
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一台冰箱持续服务家庭26年,陪伴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家,承载了一家人共同改变生活的珍贵记忆。
老冰箱默默守护终成“亲人”
作为一名“90后”,老家在山西的成铭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成铭小时候,父母用攒了三年的积蓄给家里添置了一台冰箱,约1700元,“那个年代,10块钱能割3斤猪肉了。”他说,“当时在我们那儿,家庭普及的是冰柜,可以上下开门的立式冰箱还是稀罕物。”
冰箱为成铭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甜蜜。山西的夏季干燥,正午时分酷热难耐,冰镇的饮料、雪糕成为消暑好物。成铭记得,上学那会儿,午休后从家里捧着一瓶冰冰凉凉的冰红茶回学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冰箱里的零食并不能轻易得到,父母只会在他考到好成绩时给冰箱“补货”,他才能享受这份快乐。
当年的孩童慢慢长成青年,冰箱一直陪伴着成铭。高考后,他从两千公里外的山西来到广东,大学毕业后便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家乡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成铭说。
如今,家乡房子搬迁过,家具也跟着换了几轮,但那台冰箱始终在那儿,似乎是一位默默相伴的“亲人”,见证了成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成铭哥哥成家后有了小孩,老冰箱也慢慢“变矮”了,容量“变小”了。今年4月,老冰箱退居二线,大容量的十字对开门冰箱“接班”。成铭一家将老冰箱清洗干净送到外婆家,让它继续发挥作用。
“为人民服务”是成家行动原则
上大学时,成铭积极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现在党龄已有7年。“这是受到家庭的影响”,他谈道,爷爷和父亲均是党员,爷爷的兄弟还曾担任周恩来的警卫员。
成长道路上,家人是成铭最好的榜样。2013年,成铭的父亲决定放下经营多年的钢铁生意,回到老家担任村干部,服务父老乡亲。成铭说,“我爸跟我们说,钱是挣不完的,能满足家庭开支就好,是时候回老家为乡亲做点事。”成铭父亲用行动诠释了他的选择,脚踏实地为群众谋福利,如修路、帮助贫困村民等。追随父亲的脚步,成铭毕业后选择进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做一名人民公仆。
在成铭家中,“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祖孙三代的行动原则。“既然我父亲都能以身作则,我也要为我未来的孩子做好榜样。”成铭说,他也要将不求物质、但求有所贡献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祖辈的故事,他会记在心中,以后要给后辈讲,老照片和老物件,他会好好保存,以后还要给后辈看。
老冰箱留下了二十多年的美好时光,成铭一家始终用心爱护,勤于清洁,希望能延长冰箱的寿命。
“这台老冰箱一直在默默为我们家庭付出,就像我爸教育我们,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成铭说,老冰箱凝聚了一家人共同耕耘的回忆,努力经营好自家生活,同时为人民、为国家有所贡献。沐浴在此般淳朴的家风中成长,成铭和家人携手,朝着幸福的方向继续前进。
作画逾百幅“表白”苏轼传承苏氏好家风
传家宝档案
主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画家林凯龙
“老物件”:苏轼主题画作逾百幅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画家林凯龙对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敬仰溢于言表,倾慕其诗词,并跃然于画作之上。“我想通过我的笔墨,把苏轼身上旷达潇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出来”,林凯龙告诉南都记者,从早年开始画苏轼,至今已积累一两百幅画作。
与苏轼诗词同样有口皆碑的,还有苏氏家风家传——读书正业、孝慈仁爱、为政清廉,缔造了“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文化传奇。日前,南都面向全省公开发起“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挖掘背后的家风故事。林凯龙将带着《不辞长作岭南人》等得意画作,讲述他画笔下的“偶像苏轼”。
苏轼旷达、博学,很欣赏其在逆境中能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多年来自己画的各种风格的苏轼主题画作。
画作注重神情、场景和境界三重表达
“很多人都非常崇拜苏轼,我也不例外。”林凯龙从不掩饰这份情怀,在他眼中,苏轼旷达、博学,“特别是在逆境中能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林凯龙多年研读苏轼诗文,探究其思想体系,还通过系统考察苏轼的出生地和寓迹,加深对他人生跌宕起伏的理解。他告诉南都记者,“我画苏轼时更注重神情、场景和境界三者的表达,不太拘泥于一个具体形象。主要想体现苏东坡旷达潇洒、不拘一格的人格魅力,从画里传达苏轼的观点和看法。”
林凯龙画笔下的苏轼年岁有别、形象各异,有的踽踽独步、执杖而行,有的披云戴月、垂钓水滨,也有的炉壶自携、饮酒啜茗。无论在什么环境,画中苏轼的眉宇举止间总流露怡然自得之态。
作画时,林凯龙会先沉浸于苏轼的诗文中,力图将自己想象成苏轼的化身去感受当时他的所处环境,灵感来时再挥毫作画。
期待以创新展览传承苏氏好家风
在多年对苏轼的探究中,林凯龙能明显感受到,苏氏三父子是“同道中人”,志同道合才能彼此影响与成就。“苏氏家风一是重文,父亲苏洵重视文化传承,并将这一思想传给儿子们,父子三人都走在弘扬中华文化的道路上;二是重视人格教育,苏轼的人生观一直是坚守初心,只要自认为是对的便会不计得失地坚持做下去。”
林凯龙认为,苏氏家风也在广东得以延续,从他在广东惠州为官期间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便能看出,给当地留下了深远影响。惠州西湖因苏轼得名,也因苏轼而扬名。经他诗文传扬,惠州西湖实现了从“民生工程”到“风景名胜”再到“文化遗存”的升华。
听闻此次“喜迎二十大 传承好家风”——广东省家庭家教家风展正紧张征集展品,林凯龙对于此次展览有着诸多期待,“这是一场文化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和弘扬。举办传承好家风的专题展,对于文化传播和社会进步有很大意义。”他希望能打造一个影响力大、受众范围广、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将苏氏好家风传承,让大众都能领悟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钱泳君 周晓丹 特约撰稿 竹子 受访者供图
征集方式
参与对象:广东省内家庭
征集范围:征集各种能体现家风家训传承等物件,如书信、手札、书籍、画作、证件、奖状、纪念章等等。
参与方式:
2.参与者需在信息登记页面补充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解说,简述传家宝背后的故事,内容需符合事实、条理清晰以及展现正能量。
征集奖励:参与者均可获得纪念证书或者礼品。
咨询方式:如您对征集活动有任何疑问咨询,请联系
南方都市报 房琬 16620040813 夏嘉雯 1560222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