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轼三个儿子哪个成就大(苏轼最喜欢的儿子)

苏轼三个儿子哪个成就大(苏轼最喜欢的儿子)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苏迨生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五月,生母为父亲的继室王闰之,初名叔寄,字仲豫,后更名为竺僧、昺、炳、鼎、迨。苏迨小时候脑袋很长,像长了犀牛角一样,也许是脑部有疾病,四岁了还不会走路。这可苦了当爹娘的,苏轼和妻子整天不是你背着,就是我抱着,别提有多烦了。

苏轼三个儿子哪个成就大(苏轼最喜欢的儿子)(1)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这是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赠上天竺辩才师》一诗中,记录了一段神奇的经历。

说的是他的次子——苏迨。

苏迨生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五月,生母为父亲的继室王闰之,初名叔寄,字仲豫,后更名为竺僧、昺、炳、鼎、迨。

苏迨小时候脑袋很长,像长了犀牛角一样,也许是脑部有疾病,四岁了还不会走路。

这可苦了当爹娘的,苏轼和妻子整天不是你背着,就是我抱着,别提有多烦了。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杭州天竺寺有个高僧,法名元净,俗名徐无象,亦称辩才法师、辩才和尚,长得像鹳鹄鸟一样,又高又瘦。

苏轼三个儿子哪个成就大(苏轼最喜欢的儿子)(2)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别看高僧长得瘦,却双目炯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元净法师乐善好施,还精通医术,经常为当地的百姓治疗疾病,在杭州城远近闻名。

苏轼结识元净法师之后,就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法师。

“于观音前剃落,权寄緇[zī僧人穿的黑衣] 褐”。

元净法师让苏轼把孩子背到寺庙,答应给孩子治病,但首先让孩子剃度为僧。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元净法师很为小苏迨摩顶(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就是摸摸头),这孩子很快就如小鹿一样奔跑。

这里说得很神奇,仅仅靠“摩顶”,显然有些夸张,应该是服用了一些药物。

苏迨痊愈之后,苏轼买得度牒(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一道,将苏迨赎身。

同时“剃度一人,仍告于观音前”,以此人为苏迨的替身。

并“舍绢一百匹”,造地藏菩萨像一尊供奉起来。

苏迨长大后,师从理学家张载,聪明睿智,博学多识,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文学才华。

他写的诗歌受到父亲苏轼的夸赞。

苏轼曾给朋友写信:“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苏轼三个儿子哪个成就大(苏轼最喜欢的儿子)(3)

​说自己的诗作和二儿子苏迨相比,明显老气横秋。

还赞美儿子苏迨的诗歌:“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苏迨也没有辜负老父亲的厚望,出仕后,历任承务郎、朝散郎、尚书驾部员外郎等官职。

元祐初年,苏迨迎娶了欧阳修第三子欧阳棐[fěi] 第六女欧阳氏为妻。

元祐八年(1093年),欧阳氏病逝,苏迨续娶欧阳氏的七妹为继室,生一子苏篑[kuì]。

靖康元年(1126年),苏迨病逝,享年五十七岁,留有文集《正蒙序》、《洛阳论议》等。

猜您喜欢: